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历来有“近代文学就是男作家的天下”的说法,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妇女作家只是处于文学界的外围,她们以模仿在文学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男作家为主,而在表现手法上却无大的突破。但最近几十年来日本社会的变化,为妇女提供了很多施展才能的机会。二次大战后,大批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特别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妇女作家在日本文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她们的许多作品跃出了女流之领域。她们的作品不但因数量多而引人注目,而且也以其质量高得到社会的承认。日本近代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大量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具有优雅的古典美的女性在…  相似文献   

2.
孟晓云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优秀毕业生,又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女硕士。系统良好的专业教育和知识结构,聪颖的天资和勤奋的实践,使她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有特色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几年间她以几十篇报告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现和宣扬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①同时,这些作品也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作家的风采。孟晓云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徐迟是我国当代有突出成就和广泛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富有鲜明的诗人气质,以抒写潇洒雄放的建设乐章和大气磅薄的“科学诗篇”见长。以独特的气质,为我国报告文学的创作吹进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并为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们并不想用“忧患意识”来完全覆盖新时期十年的报告文学,但需要强调的是:从刘宾雁《人妖之间》起,报告文学作家忧患意识的觉醒和报告文学作品忧患精神的复现,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深化的标志之一。报告文学与小说、诗歌一道,将中国文学中断断续续的忧患意识延伸且深化下来。如人们所指出的那样,忧患意识也是一种传统。从屈原到鲁迅,贯穿着忧患意识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一个作家的创作道路,在文学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当代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也是这样闯进报告文学天地里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学习写作,是从写短篇小说开始的。可是,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只写了一篇小说。整理所写的报告文学,却能积成这样一本集子。”(《她有多少孩子·后记》)再加上未收在集内的,以及去年发表的《请爱他》《手眼神通》《科学与爱情》《李谷一与<乡恋>》(与邓加荣合作)《痴情》等,约有近三十万字了。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一些作品如《高山和平原》、  相似文献   

6.
虽然女作家们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并不刻意彰显“女性写作”的色彩,但她们的作品还是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女性写作的特色。以第一人称叙事、散文化的倾向和非叙事话语的适度言说等,构成了新时期女作家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曾作为文学体裁中的"轻骑兵",并形成"短、平、快"的特点.时过境迁,大部头的报告文学越来越厚重,大有成为文体"重器"的势头.辽宁报告文学作家刘国强的《罗布泊新歌》和《燕赵脊梁》两部大部头作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也尝试着将小说的创作手法、技巧融入其中,特别是在行文的结构上形成了新的报告文学体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报告文学领域,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英是拥有众多读者和广泛影响的作家.或许是因为职业的原因,黄宗英惯用电影艺术家的眼光观察生活,以抒写颇具电影特点的"人物特写"见长;尤其是她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批报告文学作品,一扫当时报告文学过分政治化而艺术性稍嫌逊色的积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9.
<正> 就题材方面来说,黄宗英新时期的报告文学较之她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你追我赶》、《特别的姑娘》、《小丫扛大旗》等)有了根本的变化,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的“音色、音量、音域都有所变化。”(参见(《黄宗英报告文学选》代序,以下引言,凡不注明出处者皆引自此篇。)作为作家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小丫扛大旗》等虽然也写得真实感人,富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但由于“大跃进”这个时代大气候的影响和作者认识上的局限,作品主要还只是歌颂了农村青年一代改天换地的豪迈志气和她们的不怕累不怕苦的顽强奋斗精神,因而对生活更加深刻复杂的内容和本质内函揭示得不够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她“踏遍大江南北,结缘四宇八方”,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历史反思,使黄宗英找到了她的新的描写对象——长期以来倍受“左”的摧残,“四人帮”专政时期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但仍然矢志不移,献身祖国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并且跟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那种“砸”后余生,壮志犹砺,不顾累累伤痕,执着地攀登科技巅峰的精神,他们的那种象虔诚的“朝佛者”  相似文献   

10.
周建新(1963-),男,满族,辽宁兴城人,一级作家,现供职于辽宁省作家协会。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长篇小说《老滩》等8部,长篇报告文学3部。在《当代》《十月》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栽。《大户人家》获第四届东北文学奖和第三届曹雪芹文学奖提名奖;短篇小说《收获》获入围第三届鲁迅文  相似文献   

11.
纵观报告文学之发展史,几乎所有报告文学作家及其评论家,无不认为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本质特征。这足以表明真实性对于报告文学的成败与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对于如何理解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以及在写作中如何体现真实性的问题,始终是报告文学争论的焦点,迄今仍有分歧。有人主张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允许作者“适当虚构”或“略有虚构”,认为这种“有限虚构”是出于艺术加工的需要而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接连兵败,以此为题材形成了大量的报告文学。这些作品针对政府主导型的体育管理模式、竞技体育为核心的体育体制、支配体育行为的非体育观念等体育问题表达强烈的改革意识。文章认为体育体制问题的集中显现、“问题报告文学”大潮的猛烈推动、新一代体育报告文学作家队伍的集体崛起、国外批判性报告文学的大量译介是此类报告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报告文学空前繁荣、长足进展的重要时期,广大作家和新闻记者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纷纷拿起报告文学这个战斗武器,旋风般地追踪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描摹伟大的战争风云,记录激变的时代音响,创作出不少报告文学作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骆宾基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他原名张璞君,东北人,一九三六年流亡上海,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之战爆发后,先参加上海市“青年防护团”  相似文献   

14.
影视剧作品较之文学作品更受受众的喜爱,其实许多影视剧都是由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并且很多影视剧编剧与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同一人。纵观当代影视剧作家,其中女性作家占了不小的比例。本文选择时下两位皖籍著名的女作家---六六和严歌苓女士的文学作品及该作品的剧本进行研究,旨在从她们的作品中找出共同点,以总结她们的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调查》不啻是对新世纪报告文学的拯救,而且还从全面深刻地反映“三农”问题,作品的批判精神与作家的战士品格以及运用多种文体的表现形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深刻度等方面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摘要]报告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家创作无疑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进而在文本场域中进行表达,最后完成文本的主体建构。这个过程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意识形态的视域下,突破静态的、表层的文本分析,追寻作家、文本、语言、读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奠基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理论为出发点,以症候式阅读为基本方法,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奖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报告文学进行评析,并以此观照少数民族作家的主体建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是第一部反映执行落实"大学生村官"这个"国家战略"的长篇报告文学佳作,也是傅宁军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以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捕捉能力,展现了"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价值和作为报告文学创作题材的艺术价值。对于报告题材的深度开掘、报告对象的人文关怀、文体意识的自觉回归三个方面的特征,成为这部作品独特的审美诉求。这成就了《大学生"村官"》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了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从捷克的基希,美国的约翰·里德、埃德加·斯诺,到我国的瞿秋白、夏衍、刘白羽,魏巍、徐迟、穆青、黄宗英、陈祖芬……我们看到,这些中外报告文学名家普遍具有一种特殊的修养,那就是敏锐的眼光,记者的工作方式,作家的文学修养,以及坚持真理、坚持报告文学真实性原则的道德修养。一句话,他们具备记者和作家的双重本领。今天,重新认识和加强报告文学作者自身的修养,对于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推动报告文学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以来的灾害报告文学中,创作者往往善于通过描摹险境中生命个体的不同状态,去呈现生命的长度、温度与容量。具体来说,读者在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超乎寻常的生命奇迹,这无疑会刷新人们对于“生命长度”的认知。但是“惜命”绝不等同于“偷生”,所以作家们也纷纷鞭挞了由灾害所映射出的人性之恶。与之构成对比的则是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牺牲奉献者,他们用破家为国的行为向人们展现了“生命的温度”,而这种“生命的温度”还体现在人们对逝者的伦理关怀上。除此之外,一些作品也借由对待特殊人群乃至万物众生的态度显示出了对生命十足的尊重,并由此扩展了灾害报告文学的“生命容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包蕴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成了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作品的有机部分,也是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民族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民,因而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它表现在知识分子题材、体育题材、有关记叙“两弹一星”的作品、改革题材中,甚至问题报告文学作为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作为爱国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也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