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面子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面子文化的产生与儒家传统文化、耻感文化、社会取向的文化以及中国是人情社会有极大的关系."面子"的符号象征功能、社会交换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不仅调节了中国人的相互交往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辨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当代妇女学学者来说,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西学东渐”中,随“新女性主义”一同进入研究视野的。社会性别概念辨析起来可有四重内涵:1.社会性别作为文化要素,用来指称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两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2.社会性别作为关系体系,强调性别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3.社会性别作为分析范畴,是从性别的角度对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发现、辨析和阐释的工具。4.社会性别作为研究领域,既有其它任何一个学科不可替代的理论内涵,同时又与传统人文学科有着互为依存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德全英 《西域研究》2013,(1):107-114,142
拉铁摩尔以长城为标志,对中国历史边疆(满洲、蒙古、新疆、西藏)展开历史地理比较研究.以草原、绿洲、农业等人文地理概念为范畴,对中国北方边疆区域地理生产方式、经济政治交往的相互性因素进行宏观考察.提出中国历史是草原社会与农业社会的两种秩序相互循环的历史理论.拉铁摩尔的研究恰好反映出,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历史关系.这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法理.20世纪中叶起,中国进入东部(海洋)与西部(陆地)区域间的新地理循环,以构建中国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儒道两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心理框架和价值系统,相互颉颃,相互刺激,相互吸收,汇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儒道对立互补之比较,海内外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的人虽多有言及,却语焉未详.本文试图就此展开一些议论.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与日常生活中思想意识和娱乐体育取向的积淀,是人类区别于物的本质特征;文化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各种不同的划分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先进文化一旦被族群或国家认同,便会成为国家、民族的盛大节日,发生巨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持续地恒定地推动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不断发展;要想使一种文化获得各民族的认同,就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持久而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所谓儒释道三教归一,亦称三教合流,系指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儒家、道家、佛教之观念系统间相互利用、相互渗透的过程.笔者拟从比较动态学的视角审视其合流各阶段的特质及社会机制,以把握这一流向的实质.儒释道三教归一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三教合流的起始阶段.笔者认为,在这一历史时期作为社会思潮之主流的乃是道家文化之独特表现形态的“清谈”、“玄学”.在玄谈之风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方建筑的简要回顾,阐明法式建筑的概念①,分析思考法式建筑在云南的地理分布、形式、特点、现状,重点探讨以法式建筑为栽体和代表的近现代西方文化进入云南,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云南本土文化发生碰撞、交流和相互融合的原因,以及这种文化交流对于云南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新疆各民族、兵团与地方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沟通、并融合的过程.整合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资源,必须发展文化生产力,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权益的和谐,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实践,已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在实事求是原则的引导下,建构起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实践基点上相互贯通的文化意义系统。人们对实事求是原则的理论解说和用以改造社会的操作运用,已经积淀为客观化的思想文化观念。实事求是以其适应中国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要素的结构性矛盾、社会运行要件的功能性矛盾及社会运行机制的失调性矛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对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对法律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加以深入的考察,充分汲取传统中国调处社会矛盾的宝贵法律文化资源,并借鉴人类历史上及当代西方国家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律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相互协调、多管齐下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包括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其中,以法律规范为核心的制度规范体系处于中心地位.当代中国社会矛盾法律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关键在于加强法律意识形态、法律制度、司法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志愿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中国志愿精神的培育受着特定环境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都是影响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环境是根本,政治环境是保障,文化环境是动力。当前,优化中国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充分利用各项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将志愿精神培育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之中,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及文化建设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欧阳剑波 《天府新论》2008,14(1):111-113
文化就是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发挥原有文化的内在精神,通过异质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互动过程,不断生成新的文化,以滋养本土文化,维护自身文化的根基,从而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现时代开放国际环境下,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在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抛弃其弊端,弘扬其优势,是我们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向,塑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唐代东西方文化之间持续既久、此长彼消、相互吸收交嘈又相互排斥抵捂的大转型运动,它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内在格局,也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唐人好“新”,这些从西方吹来的胡风胡韵不断考验着中国人的耳朵,从听众的听觉意识已经渗透到作曲家的创作表达,可以说是一次文化的心灵涤荡.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百年来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整合的自觉选择.因此,根据文化传播的特殊规律,既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时性结构中考察其时代发生的客观规律性,又要在马克思主义形态的共时性结构中追问其民族生成的内在必然性,同时还要探究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现实可能性.面对当代世界文明和各种文化的相互融汇,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影响一国贸易的重要因素.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与 日本两国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而日本文化则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独有文化.以探寻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出口的影响为目的,基于中国和日本2002-2016年SITC三位数编码出口数据建立引力模型,采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文化差异阻碍对外贸易的主流观点下,中国文化差异的阻碍作用小于日本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的民心相通之路,日本应积极响应以降低文化差异的出口阻碍效应;而中国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中国学术文化领域存在着三大哲学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这是三种各有其自身特点而又相互关联的哲学体系。这三者之间相互矛盾、冲突而又相互渗透融合是20世纪、乃至下一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内涵。因此正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学术文化的繁荣昌盛,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至关重要。笔者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中国哲学界的“大三角”。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中国文化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近代广东社会文化的历史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国文化从整体上说是具有高度同质性的文化,但由于中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因而各个民族各个区域的文化又相对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色鲜明、且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突出影响的区域文化,当首推广东文化.明代以前,广东“文化常后于中原”①;到了清代,广东文化已渐能与中原、吴、楚文化比肩;而在近现代史上,由于广东文化植根于多样而开放的环境、且属于相对未曾“专化”的文化类型,因而具有容纳外来文化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若干机制,形成兼融古今、涵摄中外、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慧波 《兰州学刊》2010,(3):222-224
“社会”是以共同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文化是各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这些象征与规范中包含着宗教信仰、相互感情、亲戚纽带以及参加组织的众人所承认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生活是活动者对过去的回溯、未来的前瞻与当前的现实之间的融会。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塑造着人,支配着人的生活。它们在社会这个有机体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9.
东干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都受到苏联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二者在汉字拼音化、言文一致、文学的大众化与民族化等问题上相互契合,可互为参照,比对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探讨了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作用.认为外来的佛教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传入所进行的成功交融,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的相交互融中,中国佛教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仍然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佛教的人生哲学可以给人以思想启迪,佛教的文学艺术可以给人以精神享受,中国佛教的圆融和谐精神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