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虚假语用预设: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假语用预设是一种把非言语交际双方知识共有场中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的语言现象.它常常带给我们不少幽默和睿智的色彩.本文作者从语篇信息流、话语意图、语句焦点和语用含糊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例析,发现虚假语用预设与打破常规信息结构、误解话语意图、转移语句焦点和存在语用含糊现象有密切关系,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的交际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语篇的角度探讨预设在超句结构中的功能.认为,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与语篇的连贯性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话语连贯,语用预设遵循着从左到右信息递增的原则和经济原则;语用预设决定着话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预设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语义和语用两种方法。预设作为一种隐含义,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现象。预设与语用策略旨在通过语境动态地把握语用预设与语用策略的关系。交际者可以通过利用预设的共同性、恰当性和可取消性等特性来表达隐含意义实施语用策略,以达到其交际目的;也可以根据预设通过语音、词汇、句法等手段来突出信息中心以改变信息结构实施语用策略。同时,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不同角度而产生的预设失误也会影响到语用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推论,其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以情景喜剧《老友记》中隐喻话语为语料,分析了隐喻话语中的语用预设信息的获取、语用预设的特征以及语用预设在隐喻话语中的功能;阐述了语用预设是如何保证含有隐喻话语的交际顺利进行;探讨了语用预设是如何参与隐喻话语含意的推导并产生歧义、幽默等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预设不仅是语义、语用层面的语言现象,更是依靠语境和话语参与者对对方的心理、认知状态的相互假定,而被掌握并运用到话语的理解与生成之中去的一种修辞现象。肯尼斯·博克的认同说和五位一体理论可有效地阐释语用预设是一种修辞现象。  相似文献   

6.
大量针对喜剧剧本的语用学研究从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等方面对其幽默性进行解释。从语用预设角度探究其幽默性的研究反而较少。本文重新考查了语用预设的特征,并以此出发,从说话人、听话人两方面就《说相声》语言幽默性展开详尽解读,试图找到触发其语言幽默的语用预设因素。分析发现,因可取消性而致人物认知冲突并因此触发幽默乃《说相声》语言幽默性的主要构建手段。  相似文献   

7.
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形式。TED 演讲者往往“破坏性”地利用常规预设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的特点,借用语用预设的触发机制,不断设置“预设陷阱”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实现话语控制、增强说服力、表达言外之意以及制造幽默效果,从而增添演讲魅力。  相似文献   

8.
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交际双方共有知识的一种假设。写作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写作过程是一个作者和读者的特殊互动过程,必然会受语用预设的影响。本文通过语用预设的理论,结合语篇和信息结构理论,初步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对外宣传语英译过程中语用失效的现象,提出语用等效是对外宣传翻译工作者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同时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具体的语用策略:增添或浓缩语用预设信息、遵循译语礼貌原则、语用功能“仿拟”、语用“整合”、交际背景与表达的适度性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的研究是基于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双向研究,研究了发话人的初始语用预设(PIP),并且着力于探讨了PPP在传到受话者时的两种变体:可识别的语用预设(IPP)和不可识别的语用预设(UPP)。同时文章还分别讨论了这两种预设的语用效果,PPP产生的原因及UPP向IPP转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