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谈“对妇女暴力”的概念和界定刘复光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暴力,是巩固发展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需要,也是维护妇女人权、提高妇女地位的需要。为此应当逐步完善关于消除对妇女暴力的专门性、预防性和行政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执法监督体系,实现妇女人权保障的全面法...  相似文献   

2.
性别透镜中的家庭暴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基于性别不平等的战争 狭义的家庭暴力主要指发生在夫妻之间的暴力事件。由于这种暴力90%以上都是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它深刻地反映出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因此习惯上将这一类家庭暴力称为家庭内的性战。这这场战争中,男性使用强制性手段对女性实施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1993年,联合国大会在《联合国关于消除对妇女施暴的宣言》中,把针对妇女的暴力定义为“任何基于性别的,导致或可能导致妇女身体、性、精神伤害或痛苦的暴力行为,其中包括这种行为的威胁。对自由的压制或任意的剥夺,无论它们是发生在公共生活中还…  相似文献   

3.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发展是指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发展,即人口自然的再生产和人口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女性教育水平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都起着直接的重大的作用出发,对妇女教育和妇女教育政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伊拉克妇女遭受的来自男性亲密伴侣和/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暴力,特别是身体和情感暴力,并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这种暴力在伊拉克非常普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伊拉克妇女中随机抽样,询问她们所遭受的各种性别暴力。我们还对100名男性进行了调查,听取他们的看法、态度,以及可能对妇女施暴的原因。考虑到伊拉克目前的军事和政治局势,这类研究的难度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发展是指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发展,即人口自然的再生产和人口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女性教育水平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都起着直接的重大的作用出发,对妇女教育和妇女教育政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毅平 《东岳论丛》2004,25(1):191-195
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导向。男女平等是继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之后的又一基本国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颁布实施 ,对于推动妇女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与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相比较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我国的妇女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 ,应当建立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保障机制 ,以此确保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 ,促进妇女和妇女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蒋美华 《中州学刊》2006,(1):112-116
暴力侵害是妇女维权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目前主要有拐卖妇女、性骚扰妇女和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三大暴力侵害妇女权益问题,这三大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已深深渗入每个男女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之中的既有事实,并与所涉主体的自身素质相关。为预防和消除暴力侵害妇女现象,全社会应树立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国家应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力度,解决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积压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竞争焦虑问题等,帮助妇女远离暴力侵害。  相似文献   

8.
西方女性主义者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例证,认为国家的社会政治以及法律制度维护乃至纵容家庭暴力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分立于批判法学的女性主义法学提出国家法律不但没有起到禁止暴力、保护妇女的作用,反而给社会公众传递了不良信息,使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行为合法化了。在理论根源上,女性主义法学认为正是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世界观,以及公共、私人领域的划分将妇女置于被统治、受压迫的地位。对"妇女问题"的关注、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弱势群体的表达权、追求个体正义的实现是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占美国人口多数的妇女对20世纪美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解放和知识革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妇女的发展问题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主要表现在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政治倾向及女性主义思潮对美国社会意识的影响等方面.美国社会的发展包含着各族妇女共同创造的结晶;美国妇女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但她们与社会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移民妇女特别是黑人妇女在传统与现代中没有特定的界线,但不应忽视其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行动宣言》(1995)及其类似文件如维也纳人权会议(1993)和人口和发展国际会议(1994)的有关文件都采取了重要步骤,以确保承认我们所说的身体权利。其积极的权利涉及性表达、生育选择以及享受医疗健康,消极的权利包括免于暴力、折磨和虐待。但10年后,在阿布格莱卜、关塔那摩和古吉拉特邦发生的对男性身体的侵犯似乎是嘲弄了北京宣言的某些基本前提:女性是身体暴力的主要受害者而非施暴者,因此妇女是或应该是身体完好权的受益者。在“反恐战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武力和种族冲突中针对男性实施的种族歧视的、性的、同性恋厌恶症的暴力行为的阴影之下,本文将重新考察这些前提。本文将特别关注伊克拉战争,考察它如何以新的和旧的手段实施这些暴力。作者的目的不是否定女权主义观点,而是挑战那种认为唯有妇女享有性权利的观点,并就争取身体权利的各种社会运动之间的新的、更广泛的联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人口激增带来的危机 危机一:耕地问题。 我国以占世界2%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1.8%的人口,人均耕地1.4亩,在世界5000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为倒数第3位。仅高于孟加拉和日本,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网络暴力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网络暴力的概念内涵;系统梳理了网络暴力的基本类型,指出主体认知虚化、网上法制意识淡薄、特定心理动机异化、外在监管滞后、技术进步与心智发展不同步、网上生存便利与公共话语平台缺失、现实文化环境的侵润是当前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始于二战后的国际发展援助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现化代进程的同时,却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妇女的日益贫困。在女性主义学者构建的社会性别分析语境下,妇女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发展援助的中心议题之一。随着减贫、可持续发展、善治及社会性别平等成为国际发展援助的优先目标,女性主义对发展援助与妇女参与减贫、可持续发展及公共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发展援助的有效性,而且也是对发展援助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精神暴力什么样? 精神暴力是家庭暴力的形式之一。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间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或虐待行为,除对身体的暴力外,还包括精神暴力和性暴力。其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和儿童。 精神暴力是通过暗示性的威胁、言语攻击、无端挑剔、委过于人、冷漠轻蔑、性生活的控制等,让对方的精神生活不能正常进行、始终处于恐惧中。精神暴力正悄悄地走进很多家庭,给这些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痛苦的阴影,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就是精神暴力。 42岁的周女士最近感到非常痛苦——丈夫把他的女秘书带回家,并当着她的面进了卧室。那一天女儿哭着说:“爸爸跟这个阿姨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是我同学的爸爸看到后告诉我的。”当周  相似文献   

15.
暴力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普遍现象,但长期以来,暴力研究一直处于社会学的边缘地带。作为社会理论家,埃利亚斯独辟蹊径地提出暴力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据核心位置。他认为,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通过国家对暴力的垄断、自我约束以及羞耻、厌恶和信任等情感的生成,逐渐形成控制攻击性情感与暴力行为的习性。虽然埃利亚斯开启了将暴力置于宏观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量的先河,但其暴力思想没有意识到暴力亦是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和群体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无法直面暴力的现代性本质。  相似文献   

16.
陈丽晶 《理论界》2003,(6):124-125
近年来,家庭暴力引发的犯罪日益增多,其中婚姻暴力案件占较大比例,且以丈夫对妻子的伤害为主,女性受害者占婚姻暴力受害者的90~95%。在美国,每年有400万妇女被她们熟知的男子施以暴力;在法国,根据1990年法国妇女权利秘书处的调查,挨打妻子的人数达200多万,相当于20岁至60岁的法国妇女总数的13.3%;在俄罗斯这个数字更是高达300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67%的农村妇女和56%的城市妇女受过虐待;在智利的圣地亚哥,80%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性别的暴力,特别是性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战争武器,成为当代武装冲突中的鲜明特征之一。本文关注的是武装冲突中的女性保护问题,以及女性在冲突解决和和平缔造过程中的中心作用。作者描述了妇女及少女在战争和冲突状况下的经历,分析了女性在参与冲突之后的和平缔造时遇到的限制,还剖析了联合国通过安理会第1325号决议在和平创建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网络公共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迥异于西方国家的两面性特征,即一方面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自由言说的平台,通过公共舆论监督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的运作;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为网络暴力等侵权行为及不实或过激言论的滋长提供了温床和土壤。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参照,我们可以勘定造成中国网络公共领域之两面性的根源:它的积极向面源于公众、高效沟通媒介与公共舆论的基本形成;而消极向面则源于理性反思、深度交流和批判性建言的相对缺乏。要处理好这种两面性,建构国家、社会和个人间良性互动的网络公共领域,应做到:进一步完善作为网络公共领域培育基础的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切实加强政府对公共舆论的引导和管理;不断提高公众素质,树立积极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建立健全政府和网民的长效沟通机制,彰显网络公共领域批判功能的建设性维度。  相似文献   

19.
1 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有一个发展转变的过程,50年代至70年代初,推行人口兴旺政策,这一阶段,少数民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由1952年的5.29提高到1970年的6.57,从60年代中期起,少数民族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由过去的低增长状况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类型。1971—1981年少数民族进入酝酿开展计划生育阶段,1977年9月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上所作的《关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的报告》中指出:“在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有利于发展人口的政策,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也应积极宣传、普及妇幼卫生、节育科学知识,对子女多、间隔密,有节育要求的夫妇给予指导和帮助。”自1982年之后,在少数民族中正式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  相似文献   

20.
家庭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 ,极大地侵犯妇女的合法权益 ,严重地侵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对此 ,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