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化空间与日常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树华 《东方论坛》2009,(4):121-126
城市的文化空间同气候、地理、经济、政治等条件一样,对于城市成长及其风格形成,以及其在区域文化中的地位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产物,还是一种创造力量,形塑了城市的风格和社会生活。民国时期的青岛,海水浴场、影戏院、跳舞厅等大众娱乐场所以及观象台、水族馆等海洋科学活动空间,得到了充分拓展,渐渐渗透到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构筑起了一个多元、宽松有序、充满生机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一方面维持着城市精神生活的平衡和多元的生活形态,一方面创造着城市的季节性、摩登性和海洋性风格,并带来了一种鲜明的注重个人体验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特质。  相似文献   

2.
把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作为城市的研究目标,并非是研究城市的各种公共空间,而是选择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为重要的空间。本文以传统城市文化最有力表现的公共空间之一—茶—馆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这一微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历史考察,以进一步探究社会转型期间南京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市民文化的兴起 ,是清末社会文化系统演变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城市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 ,公共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商业性文化产品繁荣一时。具有开放性和批判意识的市民文化相对独立的品格 ,使它与传统文化系统表现出背离的倾向 ,并成为清末公众舆论空间初步兴起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公共环境雕塑与城市文化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公共环境雕塑对市民休闲娱乐空间的美化,对城市文化个性的塑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空间、城市文化上讲,旅游城市地铁站公共艺术的主体和接受者是城市公民和旅游者,反映他们的文化和艺术追求是旅游城市地铁站公共艺术的"城域性"的基本界限;另外,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差异性是旅游城市地铁站公共艺术的"城域性"的概念核心.把握它是形成城市特色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形成旅游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力.只有全面把握概念的意义,才能使旅游城市地铁站公共艺术具有更强的识别性,满足旅游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个性特色即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休闲文化是其中最能彰显文化个性的部分。青岛文化的内涵是以古齐文化为主脉,在欧陆文化碰撞交融下形成的;山海和谐的自然风光,市民广泛参与的节庆活动,帆船之都、影视之城、音乐之岛的人文特性构成了青岛的休闲文化特色。休闲文化资源是青岛城市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艺术由于其广泛、开放地存放于城市公共空闻,用其生动鲜明具像可视的艺术形态,铭刻、叙述、表现着城市的故事、历史文脉、市民风情、社会理想,代表着城市大众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它是城市文化和个性的重要栽体和传播媒体.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气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世纪晚期的英国自治城市中,市政当局和市民都积极举办基督圣体节。基督圣体节除了能够调剂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外,还具有提升城市荣誉、稳定城市内部的等级秩序并缓和社会矛盾等社会功效。它折射出当时市民的社会心理和城市生活的社会风貌,是中世纪晚期英国城市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虚拟城市就是人类利用虚拟技术构建的最具规模的虚拟现实 ,主要指谓塞博空间和塞博时间中的城市 ,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化城市。它能为现实城市创造更多的新空间 ,包括新的工业园、科技园、电子产业基地。在虚拟城市中 ,由于电子通信系统的发展 ,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许多质的改变。它将推动未来巨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给人类创造更多、更美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对大连星海广场艺术空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它体现了城市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大连星海广场是大连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作者通过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相结合的形式对其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对星海广场的使用现状进行评价,对广场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手法给予肯定,同时发现使用设施不到位等不足。通过分析星海广场规划设计的得与失为同类广场设计提出讲求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设施体现人性化等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自觉视角看,受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影响,乡村公共空间呈现出一系列文化不自觉的表征:公共空间强势植入、城市文化霸权、主体偏向和公共性缺失等。重建乡村公共空间需要以"内生"代替"植入",以"乡土文化"代替"城市文化",以"主体均衡"代替"主体偏向",以"公共性重建"代替"公共性缺失",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符合乡村社会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越来越受学术界与大众关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二者的融合既有“工具技术”层面的融合,也有“内容价值”层面的融合。从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出发,结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前沿成果和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诉求,探索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与内在契合性,捕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新媒体艺术的更新意涵,寻找城市公共空间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和创新之道。研究认为,加强宏观设计、开展系统研究、艺术化处理二者融合关键问题等策略是加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共艺术建构和生产城市的公共文化和美学空间,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传达城市的文化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城市雕塑或公共艺术随着北京城市文化发展定位的转变,实现了从单一性向多样化的文化和美学转变,构建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但在数量尤其是质量上,北京的公共艺术与全国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具有世界影响力文化中心城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未来的公共艺术在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应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除设计思维、观念、方法与手段本身的不断演绎变化,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始终与之同频共振。不同时期,作为介入景观的公共艺术的介入程度、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论文对百年来公共艺术在西方城市景观中的角色演绎,揭示出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后,从塑造城市空间审美的重要力量转向生态美学的发展。同时在这一进程中,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物理空间走向精神场域的构建,成为当今城市景观最具鲜活的视觉文本,从而进一步认识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社区向来被视为一个地域性的日常生活共同体。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逐步深入以及都市社会运动的兴起,城市社区除了作为日常生活的共同体以外,一方面被建构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另一方面被赋予治理单元、市民空间以及日常生活共同体的三重性。在城市社会加速转型的当前,城市社区的发展呈现深度危机,其合法组织的身份面临挑战,市民空间发育遭遇瓶颈,日常生活共同体的公共性阙如。城市社区治理意味着在国家权力向社区持续渗透的背景下,以社区为平台实现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者关系的有序建构,进而打造一种立体化的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6.
当代芝加哥学派新近提出的"场景理论"旨在说明,城市中各种娱乐休闲设施构成不同的组合体,形成了各类"场景"。不同的"场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吸引市民到此消费并推动城市发展。借鉴"场景理论"对具百余年历史的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的分析表明,民俗、空间气氛及市民的文化消费与民俗体验共同构建了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的"传统节日文化场景"。该场景的作用不仅在于繁荣城市经济,还呈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它所凝聚的文化认同是促进城市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化的现代价值包括:反映市民素质,积聚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精神,昭示现代使命;发展相关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准确把握公共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卓有成效地开展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市民共同享有的基础性公共资源,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承担着服务日常生活、增进社会交往、激发社会活力和促进城市公平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职能,其背后更是映射了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变迁的基础动力和深层影响,是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的核心内容。基于社会属性思考,城市公共空间扮演着社会形态的物质载体、公共领域以及自由权力的对话场域等多重角色,通过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交互关系透视,健康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强化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持续促进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双向良性互动,将空间权力向社会回归,以此捍卫城市公平正义,让城市公共空间从分化加剧的发展状态沿着良性发展轨迹走向善治。结合高质量健康城市建设与现代化城市治理目标,在梳理健康城市理念发展脉络与公共空间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空间的基本属性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与治理内涵分别做出阐述,进而以健康城市治理为导向,从规划意识转型、规划体制建设、规划研究拓展3个层面系统论述公共空间规划的具体响应途径,指出结合城市治理内涵开展公共空间规划是高质量健康城市建设的时代所需,是对城市现代化治理目标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生产视角来看,城市是空间生产最具有显示度的领域。城市发展的历史动因与历史进程和人的发展需要与发展状态密切关联,由此也昭示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意义。在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当代城市建构不仅与古典社会中的城市建构相比呈现出根本性的不同,而且较之于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城市建构方式也存在重大差异,显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于反思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公共设计的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艺术内涵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名片。充分认识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的价值,把握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对于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介入现代城市交通环境作深入探讨,提出城市交通中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功能价值、艺术内涵的市民倾向,注重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和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为城市交通环境的艺术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