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辨析有关宋代晁氏文人及其作品的诸多疑误表明:一方面,古籍整理中存在不恰当省略古代文献珍贵信息的现象,校勘记把源自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记载完整、清楚,对于澄清相关疑误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古人行文中存在粗疏的省略现象,它容易引起误解,又不同于脱文,很难依据善本补足,应该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2.
文人并称现象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在并称视域下,文人间的共性容易被过度放大,而忽略个人特质,且对并称的确立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学史现象关注不足.以吴中文人计东、顾有孝、潘耒、吴兆骞并称的"松陵四子"为例,这一并称关系的达成过程尚未有人详述原委,存在诸多含混不清之处.故以"松陵四子"为切入点来考察文人并称现象出现、演变过程,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渔父"形象,透过其形象,可以窥测出在中国文化熏染下的文人立身处世行为和林林总总的心态.简言之,"渔父"现象的背后,贯穿着文人出处进退两种世界观和生活态度的矛盾冲突.深究包裹在"渔父"形象中的文人心态对于深刻认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心理,了解中国文人的生活,以及他们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主体精神、人格品行的看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悲怨文学的根源不是苦难的社会现实和人生,而是由中国古代文人带强烈悲观色彩的性格和明显的女性内倾性格特色相结合而共同决定的.女性内倾性格特色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性格特色,而带悲观色彩的性格是所有文人共同的基本性格特点,它决定了文人的普遍"不满"和"批评"情结.  相似文献   

5.
执贽谒见既是古代干谒请托的主要方式,也是古人谒见之礼的重要体现。在干谒之风盛行的唐代,执贽与行卷不是同一概念,而是一对种属概念。执贽干谒的适用范围宽泛,其目的因主体身份的差异而不同。从儒家"士相见之礼"的传统层面理解,唐代文人执贽不仅是一种干谒手段,而且承载着儒家"礼"的文化精神,因此具有功利性和礼仪性的双重内涵。  相似文献   

6.
"江山之助"不仅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诗学命题,它同时也被朝鲜文人所接受,并用来诠释自然景物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对于朝鲜文人来说,"江山"对诗歌有着"补诗料"、"发诗情"、"养心气"的从外到内之助。同时,对于获得"江山之助"的途径,他们更加认同从"迁谪"中获得,这是源于对中国"迁谪"文人经历险难、游历后诗文精进现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朝隐,是古代文人在恶劣人文环境下保护自己又不枉道变节的一种政治斗争方式,其萌于《庄子》。“陆沉”、“市隐”,直接开启了东方朔身在朝而明哲保身的“朝隐”。而对于西汉宫廷文人亦官亦隐传统的继承,以晋宋文人最为典型。出处意念往往与文人“饰美”心理传统有关。特定官僚体制、社会形态决定了这一文化现象的特殊与普遍,出处之叹成为古代文人抒情诗惯常主题。晋宋文人“朝隐”作为出处两端的折中与变通,是整个主题价值流向和主要表现程式、意象趋于定型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滑稽作为审美对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很早就有关于滑稽现象的记载和论述。但是,一谈滑稽的理论,人们往往征引西方论述,忽视我国古人的有关言论。其实,我国古代的滑稽理论自有特色,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孟子所说的"七十者可以食肉"(<梁惠王上>)一语,放在中国古代社会史与饮食史的脉络中加以考察的话,那么,探讨显示"七十"之龄是中国古代人的生命历程中从公务退休告老的阶段.古人年届七十就受到尊养,但古人也强调年龄必须与个人精神修养与时俱进,所以孔子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人生最高境界.古代中国社会一般庶人生活资源有限,平日以疏果佐食,只有在祭祀或庆典时,才得食肉,因此,孟子认为"七十者可以食肉",就是"王道"政治的理想目标了.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正>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以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为目的,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摧残的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化逐渐得到相关地方政府的重视,尤其是地方学者、文人加入了其所在地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发掘,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方面军,也是当代一重要文化现象。从学术角度看,此现象有利有弊:一方面各地区地  相似文献   

11.
王伟萍 《南都学坛》2012,32(4):43-47
在中国古代诗歌园地中,有不少以牧童为题材的诗歌。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钟爱牧童的理由有二:一是牧童题材诗中人牛相与相恃、自谦自足的生活状态满足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幻想;二是牧童的形象特征暗合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身理想人格与性情的想象。诗人们精心构筑的明净、纯朴的童稚的世界,不仅让自己,也让时人焦躁不安的心灵得以藏、游、息、修,同时也让千年万代以降的成人们拥有了一个可以永远回望的精神家园,这或许就是中国古代的诗人创作牧童诗的初衷所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合理内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往往与现代教学相关联并恰当融合后,其蕴藏的教育意义能够发挥到最大化。直觉思维,或称直觉体悟思维方式,对于极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教育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传统文化因子之一。而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承载着这一传统文化因子的古诗词,其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或直觉体悟能力,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可能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可能策略实现能力的培养:重视诵读练习、教师适时启发、加强知识经验的系统性等等。  相似文献   

13.
沈德潜在遴选清代前期诗歌时,十分强调“诗中有人,诗外有事”。得到其特别重视的“贰臣”诗人的入选作品尤其体现了这一原则。通过这些诗人及其作品,也可见清代诗歌创作与时势人心的密切关系,而诗史互证、以诗见史、因史明诗,则为清诗研究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古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汉语诗,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全面影响,其诗歌文本无论内容抑或形式都显示着汉化特征;同时,又因为本民族诸文化基因的存在,表现于作品的民族意识和精神风貌,与汉族作家相比难免出现的差异。重新审视和评价少数民族作家汉语诗的非汉化痕迹,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古代朝鲜的女性汉诗创作在整体上具有感伤的特色,这种感伤特色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在它的影响下,女性汉诗创作在艺术上形成了温润委婉、细腻柔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明代以前后七子为主导的复古文学运动作家们,在"古体宗汉魏,近体法盛唐"诗学主张的指引下,往往把杜甫作为师法的主要对象。而作为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更始终是"尊杜宗杜"的大力倡导者和忠实捍卫者。王世贞在学习杜诗并进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对杜诗和师法杜诗者进行了批评总结,为复古文学作家们解决了为什么师法和怎样师法杜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形式美,在诗歌美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诗借形以传神,失其形即失其神。因此,诗歌语言形式的美学作用,不容忽视。以汉字为建筑材料的汉诗,天生地有着形美上的优势,因此,就汉诗英译而言,译诗若有所失,乃是正常的事情。译者所应做的,就是通过翻译上的变通,把这种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应发挥翻译的创造性,争取失于此而补于彼。本文从汉语旧诗和新诗、旧诗中的诗与词、诗歌的语言之美和标题之美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汉诗的语言形式美及其英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在从微观走向宏观、单一走向多元之后 ,有必要从域内走向海外 ,将衍生与演变于汉字文化圈的海外汉诗纳入研究的范畴。这样 ,不仅可以扩大既有的研究半径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总体把握和全面观照 ,而且随着这一新的研究畛域的拓展 ,对产生于华夏本土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认知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屈原《楚辞》的艺术精神与湖湘文化之间存在某种承续性和相似性 ,即心忧天下的政治抱负 ,劲直勇悍的生命意志 ,颂扬情欲的自由释放。把湖湘文化溯回到悠远的《楚辞》及楚文化 ,这在湖湘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诗经·大雅》里保存了一部分刻画周民族开国祖先的诗篇 ,主要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它们大体上是根据当时流传下来的神话和传说写定的 ,基本上属于史诗性质。这组古老的诗篇 ,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周人发祥和创业的历史 ,歌颂了周民族沿黄河流域开疆拓土、建立家园的光辉事迹。透过这些史诗 ,我们不难看到周民族坚韧不拔、立志进取的开拓风貌与吃苦耐劳、安土重迁的务实品格 ,也不难看出周民族不尚暴力、绝少冒险、为主德政的明德精神。可以说 ,周民族的这些精神特质日移默化、濡染传袭 ,至今依然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