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刚  李想  徐文荟  符文兰 《民族论坛》2010,(9):I0005-I0006
<正>当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教育平等列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我国,贫困生救助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民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的环节,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贫困家庭学生救助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习惯法生于民间,源于禁忌和习惯,它代表和满足了一定地域、族群内人们的需要。作为历史文化遗留,习惯法有巨大的惯性力量,是实际存在于中国现代社会的有效秩序和规范之一,因此,应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源泉、认同、规范功能,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这其中社会关系无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也会伴随民族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开放性与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加,民族关系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发生变化,民族之间会形成相互依赖和趋向融合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使各民族的传统和异质性发生碰撞和交锋,同时社会结构转型也是社会利益的调整,因此民族之间必然会发生文化价值和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云南省麻栗县猛硐中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虽然减轻了家庭的教育负担,但并没有改变这一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严重的现状。另外,制度缺陷与文化痼疾也影响着这一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民族关系的正负面影响。认为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从正面影响来看,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交流与融合;从负面影响来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活面临变迁;旅游地少数民族成员与汉族游客之间因文化差异和资源利益分配产生纠纷。对于少数民族旅游地来说,保持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才能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使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本人文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云南省麻栗县猛硐中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虽然减轻了家庭的教育负担,但并没有改变这一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严重的现状。另外,制度缺陷与文化痼疾也影响着这一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亟待完善的民族经济法律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与现代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设紧密联系的.法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和重要保障.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广泛实践和实际需要相比,我国民族地方的经济立法还很薄弱,可以说民族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为此,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亟待完善的民族经济法律制度,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问题一直伴随在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中。毛泽东早就指出“祖国统一、人民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激发少数民族创造活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的边远境地决定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边缘处境,这种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现有的研究在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大众传媒以及社区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建构本土化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黏附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样性文化与主导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2个民族自治州、21个民族县、30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3%,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40%。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是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会有甘肃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甘肃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制约和影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构想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愈发凸显。厘清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的关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规划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将是我们当前民族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当前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实现民族地区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本文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基本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对构建民族地区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当前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又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事关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关系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消除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负面因素,加强民族关系调控工作力度,全方位推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强基固本”工作,寻求民族关系发展评估和保障举措的突破,是实现民族关系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切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受特殊地域、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专门立法、加大财政投入、合理有效地配置教师资源等是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条件,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其在历史价值上要定位在整体和谐发展,在建构方案上要定位在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在建制形态上要定位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递进的三个层次上进行.构建的支点一要转换思维为和谐社会建构提供理念支持,二要建构分享利益机制,三要营造一个化解高危社会风险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重庆市委专门召开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推进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