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唐诗缺少哲理诗,但唐诗并不缺乏哲理.唐诗哲理主要体现在一些诗句上.这些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有许多是后人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无论是诗人本身寄寓也好,还是后人赋予也好,这些诗句往往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借助诗中意象说理,使承载的哲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2.
唐诗美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美学引进美的各个领域,是美学研究的必然趋势;研究唐诗美学是开拓唐诗研究的新领域,有助于唐诗研究的深入。一般诗歌美学所说的形式的精美性、可感性、确定性、层次性,内蕴的丰富性、含蓄性、复杂性、虚幻性等等特征,在唐诗都有明显的表现。唐诗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菁华,在长期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诗歌)、民族心理、民族语言、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孕育下,在唐代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形态、哲学宗教信仰、社会习尚和心理、伦理道德观念、美学追求、以及唐代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影响下,形成独特的韵律美、构图美、情致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本文要探讨这些美的特征、相互关系和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唐诗学历史回顾和走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学史存在着史学和诗学的性质。史学的描述,既重静态又重动态,重视由小层面组成的大层面结构体,重视断代和历代唐诗学的联系,从社会、哲学、文艺等思潮,观照其成就、局限和原因。从唐诗学体现的诗学性质可划为十大范畴,有丰富的思想材料可以发掘,是深化唐诗学研究之路。建立文化唐诗学,是跨世纪唐诗学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4.
唐诗的禅趣     
唐代是众体兼备的诗的王国,不论是古体、律诗、绝句;不论是史诗、叙事诗、抒情诗;也不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都留下不朽的诗篇。以山水田园诗为主的禅趣诗虽不在唐诗中占主导地位,但它以精深的哲理和淡泊洒脱的风格,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悠远、恬淡、清新的感受,并给以后的诗和诗学留下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旅游哲学引论》从哲学的理论高度,围绕旅游的本质问题展开论述,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哲理诗思,是一本提高旅游研究层次和旅游哲学素养的开山之作,标志着我国旅游科学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对艺术作品进行哲学解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宏观与微观、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辩证、历史地去把握艺术作品,从而领悟到潜沉于其中的深层意味,实现诗意与哲理的交融。但在进行哲学解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哲学理论的适用度和可信度问题,警惕哲学分析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的祛魅”中,如何返回魅的世界,是现代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应该从中国传统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具有丰富的诗歌智慧与美感经验,可以为我们重新激活,使现代人有所受用  相似文献   

8.
本期部分作者简介张天健,男,1932年生,四川崇州市人,成都大学都江分部中文系副教授。已出版40余万字专著《唐诗答客难》,在各研究刊物、大专院校学报发表研究唐诗论文近40篇,获过四川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又有旧体诗词集《听雨西窗试剑鸣》、专著...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哲学版本是在研究《孙子兵法》中的哲学理论体系、哲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孙子兵法》中的哲学内容和逻辑关系重新编辑、构建的,其主要是由孙子人本唯物论卷、势哲学卷、管理哲学卷构成的。《孙子兵法》哲学版本可让读者了解孙子是通过怎样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撰写《孙子兵法》的,从而更易于理解、应用《孙子兵法》,同时也为开创孙子势哲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唐汝询及其《唐诗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和分析唐汝洵及其《唐诗解》的选诗标准之后,详细阐述了《唐诗解》评解之优劣,指出《唐诗解》以串讲这种通俗的方式评解唐诗,对唐诗思想性、艺术性的分析鉴赏具有重要意义,但因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也有其狭窄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西方文学与哲学关系中凸显的现象;哲学对文学的冲击;文学对哲理的探求拈出来略加分析,着力强调哲学的魅力,认为:在特定的层面上,盎然的文学生机有赖于哲学养料的滋润;而哲学养料的滋润又归结于其自身是否拥有不断追寻科学品性、个性色彩的动态张力的强旺基因.  相似文献   

12.
“荒诞世界”中的三岔路──谈《苍蝇》中的人物、哲理和时代精神肖淑芬萨特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不渗透着他的存在主义哲理.然而,最能完整地表现他的哲学思想的当首推剧作《苍蝇》,它被称之为“存在主义哲学文学表现形式的最重要的代表作”。①仔细分析剧中的人物,我...  相似文献   

13.
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过所有理解性的阅读始终是一种再创和解释,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正是如此。该书汇集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是智慧的结晶,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的哲学思想都是中国哲学思想宏伟壮丽总画面的组成部分。 在人类哲学思维的早期,古代许多哲学家,常以谚语、警句、对话、诗歌的形式,表达深邃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哲理诗,是古代哲学园地的一块瑰宝。哲理诗,在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文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方面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就有:维吾尔族的《福乐智  相似文献   

15.
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从形式到内容都受但丁《神曲》的影响,虽然始终都有叙事的成分,带着历史感,但都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沉思,诗写的是幻觉、虚无;内容上涉及哲学、宗教和神学。《四个四重奏》是借英、美两国四个地名的移动变换,表达诗人时空观的哲理玄思。文中,诗人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诗人的诗学真谛。诗人用哲学及其宗教观念来传达他的学术思想,和他的回归意识的辩证或悖论哲理。借此,解答了他生命回归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丘特切夫在国外被称为哲学诗人或思想家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哲学抒情诗或哲理抒情诗,在我国,他也被学者们认为是一位深刻的哲学家诗人,如飞白先生指出,丘特切夫"用抒情诗回答着哲学的问题[1](P804).  相似文献   

17.
在突出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更新将唐诗风格研究引向深入的基础上指明:站在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高度,综览风格的全部领域,结合、融会各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成为当前唐诗风格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最讲究意境的,唐诗也不例外,而翻译诗歌也必须体现这种对意境的追求。通过唐诗英译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体会译者对原作意境的把握之难,而一旦未深刻领会到其意境,那么译作就很难成功传达原作的精神。文章试图运用图式理论,通过例子分析,来探讨唐诗英译中意境误传的具体表现及其导致误传的因素,旨在说明图式理论在唐诗英译之意境传达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电影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理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存在主义电影泛指主题或具体议题指涉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或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物象形态等能引起存在主义哲学思考的电影;萨特的存在主义哲理剧(也称"处境剧"、"境遇剧"等)是身兼哲学家、作家、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的让-保罗·萨特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它们都既可作为哲学论述图释性的例证,亦可作为检验哲学命题的批判性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 ,凸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度和效度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深入大学生的心 ,笔者开发并实践了“哲理法”、“推理法”、“形象法”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