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它该如何称谓,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对于这一规律,毛泽东是如何理解的呢?综观毛泽东的否定之否定观,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大体有三种表述。这三种表述,体现了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独特思考和理解。表述之一:波浪式前进  相似文献   

2.
在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这两个矛盾着的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对立、斗争和再度相互转化,必然使事物的发展依次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三个阶段,从而完成一个发展的周期。然而,正是在这里有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事物发展的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周期会不会无穷延续下去?有没有一个终点?如果有的话,它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地位如何?研究它有什么实践意义?对于这些问  相似文献   

3.
目前流行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一一否定一一否定之否定”的说法,到底只是黑格尔的三段式,还是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究竟应该怎样表述?这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往的讨论由于没能同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相联系,因而过多地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分析和评论之中.为了进一步深化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本刊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广大哲学工作者积极参加,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A.引言。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论和疑惑的问题。争论和疑惑的焦点之一就集中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上。有人因觉得很多现实事物并未按“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发展而怀疑乃至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也有人在觉得很多现实事物并未按“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发展时,为了维护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而反对把这一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王满同志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不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文(载《东岳论丛》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王文)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这两种观点,虽然具体表现各异,但实质和根源却是相同的:就是不能辩证地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这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并具有对事物的辩证发展和内在联系带有综合性、总括性的特征.它揭示了事物自我运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一般地说,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便呈现出一个周期.事物的肯定阶段为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的起点,,第二次否定(否定之否定)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后一个周期的起点.那么怎样确定周期的起点和终点呢?这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和确定它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6.
论辩证法规律实质上归结为三个的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系统地阐述辩证法的规律时提出:“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对辩证法的规律能否作这种归结?这种归结有没有根据?归结本身是否正确?对于这些问题,至今哲学界一直在争论着。本文提出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恩格斯的归结不仅是有根据的,而且在辩证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辩证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哲学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讨论长期没有结论,因此被看作是一个“哲学之谜”。列宁将它的表述称之谓“黑格尔主义的遗迹”。毛泽东则说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将之更改为肯定否定规律,但却经常用否定之否定的观点分析事物,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如果深入地思考一下,他仅仅是更改了一个名称吗?名与实怎样统一?因为他没有解释,他的本意又成为一个新谜。两个谜其实是一个谜,所以,它们的谜底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8.
肯定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所揭示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对这一范畴和规律的认识,哲学家们经过了艰苦曲折的历程,至今对它们仍在探索之中。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包含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两个方面,都具有肯定因素和否  相似文献   

9.
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与波浪式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这个問題在我国哲学界中尚有爭論。在这里提出我們的一些看法。有些同志认为,螺旋式和波浪式虽然都是表现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而是两回事。理由是:螺旋式是前后經过两度貭变,三种事物相交替的过程。如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等。而波浪式則不同,它从始到終虽也出现三种不同形势(情形、状况、状态、局面等等),但只經历一度貭变,只有两个事物相交替,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不适合——新的适合等等。关于这种意见,孙叔平同志在題为《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一文中作了回  相似文献   

10.
学术论坛1981年第6期发表了娄永清同志的文章《唯物辩证法规律新议》(以下简称《新议》),读来启发思想,颇受教益。但文章中对新陈代谢规律及其与肯定否定规律关系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文章“不赞成”哲学界流行着的“认为新陈代谢只是肯定否定规律的一个侧面,而不是一个有独特内容的普遍规律”的观点,认为新陈代谢规律是与肯定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并列而且“有着原则的区别”,同为对立统一规律的“派生规律”。其根据有三: 首先是“内容上的区别”。文章说:肯定否定规律的任务是“揭示事物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路线”,而新陈代谢规律的任务是概括出“新旧斗争,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肯定否定规律只揭示事物发展的路线吗?不是的。这一规律不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路线,而且揭示了新陈代谢的根本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对事物中过时的、腐朽的东西的否定,事物的否定,即是从旧事物到新事物的根本性质变。第二,事物的发展,在于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矛盾性,而事物内部本质的差别,即对立的最根本内容是肯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我们昭示了宇宙间的重要性质———层次性。如果要使辩证法具有时代特点的话 ,那么这个辩证法是层次辩证法。只要我们深入分析层次理论 ,我们就会看到辩证法所阐述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体现了层次系统的存在和演化 ,依次将其归结为 :层次存在的规律、层次过渡的规律和层次转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否定都是自我否定。那末,又如何看待由于外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对事物正常发展秩序“中断”的否定形式呢?这种否定形式同事物的自我否定形式的关系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些哲学教科书总是把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第一次否定看成是辩证的否定,由此认为,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必须经过三个对立面统一的过程才能构成,即:肯定阶段(包含否定的对立统一)、否定阶段(包含肯定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阶段(扬弃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只表现在第三阶段的对立面的统一上,而前两个阶段虽然是对立面的统一,但不表现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说,石定之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而对立面的统一不一定都是否定之否定过程。因此,在某些书上就有这样的话:“对立面统一的规律,在事物发展的每一点上都在起作用,在事物发展的每一点上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而否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一百三十篇,共分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体均为人物传记。但这三种体例之间的区分界限是什么?太史公依据什么标准,分别对人物加以编排?譬如说,秦、秦始皇、吕太后为什么立本纪?孔子、陈涉、外戚为什么入世家?吴王濞、淮南、衡山王为什么编列传?等等,历来聚讼纷纭。或认为《史记》为体不纯,自坏家门;或认为作者在体例安排上自存褒贬,寓意深刻。两种意见,实际上都是对《史记》体例的否定。我们认为,《史记》体例的安排是有其客观标准的;其中对人物固然有褒有贬,但与体例编排无关,列于本  相似文献   

15.
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状态和运动发展的基本秩序与必然趋势。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有着共同的稳定的本质联系和共同的运动发展的基本秩序,反映这些共同本质的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同时,自然、社会、思维三个不同的领域,又各有其特殊规律和特殊本质。例如,在社会领域中,有生产关系一定  相似文献   

16.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关于充足理由律的争议较多,本文暂不涉及)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是逻辑学界一个流行的基本观点。对此,徐庆凯同志在《“形式逻辑基本规律”质疑》一文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三条规律根本不是形式逻辑的规律,更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而只是形式逻辑的规则。这就向逻辑学界提出了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1.为什么说同一律等是形式逻辑的规律?2.为什么说同一律等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而在一般逻辑论著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具体论述尚不多见。因此,本文拟就此作一点探讨,顺便谈一点对徐文的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7.
我们研究世界经济两大体系的经济运行,首先面临的问题是: 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自确立以来到七十年代初,连续经历了三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什么紧接着又出现了“滞胀”局面?今后的趋势将会如何呢? 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内各国都要实行经济改革?改革的实质何在呢? 二次大战后出现了几个分裂状态的国家,一部分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另一部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的同志就编辑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作了详尽的发言。其中我们可以觉察到,下列的几个问题是较为重要的:为什么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存在一般化、概念化的情况,不能具体矛盾具体对待?为什么我们研究文学史,满足于罗列事实,而忽视了对它所固有的外部和内部规律的阐发?为什么我们对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分析,或流于肤浅,或陷于谬误,而更多的则是将他们和它们套进几个现成的公式里面?为什么我们在评价遗产时,往  相似文献   

19.
波浪式发展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如同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一样,是表现形态与内容实质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唯一的根本规律。它具体地表现为平衡不平衡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这三条一般规律,这三种表现形态,相互之间也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由里及外、层层展开的关系。依据现在已经达到的认识成果,我们可以认为,在当前条件下的科学的唯物辩证法规律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从三个方面否定历史规律。他认为,历史陈述不具有普遍性,历史事件不具有严格的重复性,历史研究不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