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同宗教或者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少数民族汇聚到一起,使不同宗教之间会发生碰撞。如何使不同宗教或同一宗教内部各个教派之间在移民安置地和谐共处,将会决定生态移民工程能否取得最大效益。从当前西部民族地区若干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建设状况来看,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改善移民生活,以及迁出地生态环境的恢复等方面,政府对于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移民文化的保护力度稍嫌不够。这种状况导致移民工程能够改变移民的生活条件,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的消失。  相似文献   

2.
古代印度《鹦鹉故事》先传入波斯,更名为《鹦鹉传》,又经由波斯传入土耳其。土耳其编译者不断翻译、编订和加工,使土耳其语《鹦鹉传》得到不同时期多元文化的共同滋养,增加了伊斯兰教文学的宗教故事,融会了苏菲教派的信念,吸纳了中亚地区的动物寓言,形成了将多元文化融会整合的风格特质,成为古代印度《鹦鹉故事》跨地区、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具备独特文化价值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继《临川文化史》之后 ,由抚州师专临川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黄建荣主编的《临川近现代文化史》 ,已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地域文化研究专著 ,亦是我市临川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临川近现代文化史》共 19章、6 9节 ,计字 2 3万。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 ,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 ,以横为主 ,点面结合 ,论述了鸦片战争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10 9年间 ,临川近现代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佛学、教育、科技、书画艺术、地方文艺、宗教习俗诸领域的发展概况和所取得的成就 ,评说了这些领域代表人物的生平与业绩、影…  相似文献   

4.
张承志的《心灵史》以历史人类学的视野书写哲合忍耶教派的宗教文化精神的发展史。在书写方法上,《心灵史》以历史民族志的书写方法将历史文献与“历史田野”相结合,并以历史想象描叙历史情境。《心灵史》不是纯粹的历史学著作,它沟通了历史、人类学和文学,形成了一种复合型文本。  相似文献   

5.
由吴荣政、王锦贵二位先生主编的《简明中国文化史》,1991年6月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45万余言的新著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读来令人欣喜。 第一,该书甚合广大读者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内容涵盖面的宽广上。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化史著作,大概出版过30余种。最早的恐怕要算顾康伯编1924年版《中国文化史》,接下来是1928年版日本高桑驹吉编《中国文化史》,1931年版陈国强编《中国文化史》和柳诒征编《中国文化史》等。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史著,包括1969年台湾杨幼炯编10册本《中国文化史》和近年大陆出版的几部文化史,所涉及的内容均不及《简明中国文化史》广泛。这部书既包括作为观念方面的文化,又包括作为制度、现象和事业等方面的文化。凡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临川文化研究所黄建荣主编,尧新瑜、张发祥、邵维加、饶新华、涂木水、徐国华、章军华、廖以厚(以姓氏笔划为序)为副主编的《临川近现代文化史》,不久前由江西高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临川文化研究丛书中的又一部力作,是六年前问世的《临川文化史》一书的进一步延续和扩充,它与《临川文化史》两相衔接,相映生辉,标志着我区的临川文化研究又取得新的进展。《临川近现代文化史》分19章,共23万字,其内容翔实,评述全面。全书继承了《临川文化史》的编写特点,上起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下止新中国成立,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  相似文献   

7.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李德洙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史研究的新局面,至今仍是学术界众所乐道的热门话题。其中,黑龙江省民族史学家杨茂盛先生撰写的《赫哲文化史》可以说是,在当今文化研究的学术热流中,犹如装载着赫哲人文化瑰宝的一叶扁舟。这是一部尽可能地吸取学者们研究赫哲族文化史的最新成果,对赫哲族的族名文化史、物质文化史、社会文化史和精神文化史,全面、扼要地研究和阐述的首部专著,对于人们全面地了解赫哲族的文化源流、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以及弘扬和发展赫哲族的优秀民族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因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周颂》的价值未能作出全面的评价 ,导致《周颂》研究的相对冷清。 2 0世纪学界主要从传统礼乐文化、宗教思想、文化史、历史学等方面对《周颂》进行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郑先兴 《南都学坛》2007,27(1):23-30
由美国史学家鲁滨逊和德国学者李凯尔特所倡导的新史学思潮认为:文化史研究不同于传统史学主要在于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把人类所有的问题尤其是“进步”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任务就是揭示历史的规则和价值,从个别中说明现实;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要在于其历史性和个别性;史学科学化的道路就是文化史研究。“五四”期间,梁启超接受了新史学思潮,既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中构建了中国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又在《五千年史势鸟瞰》和《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中完成了部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是个以白人移民为主体 ,又有土著人 ,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国家。在宗教方面 ,本土的土著宗教和外来的移民宗教和平共处 ,自由存在。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不同的宗教、教派拥有不同的信众 ,但任何一种宗教、教派都没有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不大。因此 ,澳大利亚虽宗教、教派众多 ,但没有国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宗教思想和文化变迁角度考察了17世纪荷兰加尔文教内部的教派斗争,对阿米纽斯与加尔文的两种前定论作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这场教派斗争的阶段特征和复杂结局,认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是阿米纽斯异端派斗争的宝贵成果,在培育荷兰近代文化氛围和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演进嬗递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尚英的论文集《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一书,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一书,收录了著者自1981年至2001年20余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的论文22篇。其中,涉及清代几个主要或较为重要的民间宗教教派(如八卦教、天理教、离卦教、震卦教、坎卦  相似文献   

13.
《心灵史》是一部描述伊斯兰哲合忍耶教派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小说,它的穷人宗教性质,使其从根本上强化了《古兰经》所阐释的伊斯兰文明的“生存意识”。这种“生存意识”在《心灵史》中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追随导师,崇拜拱北;二是为主抗争,血祭乐园;三是苦行拜功,勇担前定。无论是哪种表现,作者都试图在以崇高的精神信仰来对抗现实生存的物质欲望,进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寻找纯洁神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的《九歌》研究 ,将传统“小学”考据方法与西方文化人类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为《九歌》作为文化典籍在其流变中经历了由“神话”到“经典”、由“宗教”到“艺术”的发展 ,这是一个从以娱神为目的的巫术礼仪 ,到礼乐教化的歌舞仪式 ,从“祭坛”到“舞台” ,从“祭仪”到“戏曲”的文化史演变过程。由闻一多《九歌》研究开辟出来的人文关怀视野和舞台美学的感悟和领会之途 ,在《九歌》和《楚辞》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阿米纽斯与荷兰加尔文教的内部之争陈勇本文从宗教思想和文化变迁角度考察了17世纪荷兰加尔文教内部的教派斗争,对阿米纽斯与加尔文的两种前定论作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这场教派斗争的阶段特征和复杂结局,认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是阿米纽斯异端派斗争的宝贵成果,在培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CSSCI(1998-2016)收录的179篇引用马克思著作的宗教学学科论文为中心,通过系统地使用文献信息计量学的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究了马克思著作对我国宗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统计数据表明马克思著作在我国宗教学研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是我国宗教学研究中的比较重视和引用较多的著作;通过对整理的关键词进行细致的统计发现,本研究发现宗教理论、教派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少数民族和宗教等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施莱尔马赫作为启蒙时代德国重要的思想家和古典语文学家,将《圣经》作为诗歌艺术的作品,在其经典著作《论宗教》中,以重述的笔法对《创世记》的伊甸园传说进行了重新解读,揭示了启蒙的人性论,从而为西方现代文化提供了经典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翻开散发着墨香的《中国文化史纲要》(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季芳桐主编),心情十分愉快。过去这类书多由老先生执笔,而眼前的这本却是几个中青年人撰写的。他们写得既深入浅出,又富于新意,这实在不易。该书的体例是按专题述源流。全书共分了诸如疆域、宗教、哲学、科技、文艺等近十个专题按其源流分别论述。读毕,对每一专题都可以有一完整而系统的了解。当然,按专题论述本是中国文化史的通例,然外面出版的不少文化史类的书等常常不是缺宗教,就是无哲学,所以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全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中国文化渊…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载录了近200种宗教文献,涵盖了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个别中国民间宗教等教派的典籍。这些典籍是从当时众多的相关文献中选择出来的。透过《总目》提要,大体可以窥见清初正统士大夫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与宗教和宗教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促使马克思重视宗教问题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欧洲各国普遍具有的对基督教的传统信仰,这种信仰使每个人从一出世,就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本身,它决定了德国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三百年来,宗教一直是德国封建诸侯小邦专制统治的思想意识现象。资产阶级要进行革命,就要粉碎宗教这一枷锁,要摆脱它的鄙俗气,也要绕开宗教哲学这一暗礁,否则,它就不可能有所作为。马克思就是诞生在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他早年生活于其中的特利尔,则是这一文化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