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周末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留守学生周末问题成因
  (一)父母责任感不强,对子女关心不够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韩建新曾说:“孩子的问题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什么问题都拿到学校去解决,指望老师“妙手回春”,这是不现实的。必须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儿女。”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又长期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他们普遍认为,家长只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学生,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好了。而教育问题应该是学校的责任。我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给我把孩子管严点,我们的话他不大听,只听您的话。”这些家长将子女的教育委托给了学校、老师,而认为自己只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就足够了。因此,他们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教育方式简单,甚至粗暴,对子女关心不够,导致孩子情感缺失,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好像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样,尽管他们每月给我生活费,但却从来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而留守学生的父母,不能找到这根弦,不能给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从思想到灵魂 ,从身体到组织都在高速运转的时代。全民提高素质的渴望,现代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真知灼见。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各种模式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镇都可以见到。每逢节假日或课外时间,父母们总是准时把孩子送到少儿舞蹈培训班,那有序的舞蹈训练从不间断。父母们已经领悟到舞蹈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敏捷。  相似文献   

3.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4.
李永华 《科学咨询》2008,(22):16-16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5.
关心是世间美好而温馨的情感体现,现代生活呼唤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然而当今时代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家长们对孩子宠爱有嘉,百般呵护,对孩子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致使学校里的学生大多存在"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倾向,对他们与父母的关心感到理所当然,却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只顾自己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而不顾他们.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呢?反思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学生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效果。有的教师说某些学生是“5+2=0”,意思是说一周五天的学校教育和两天的家庭教育相抵消,效果为0。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他们出生到入学均在家长的直接关怀下生活,父母对他们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家长的言教和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仔细观察不难看出:由于家长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因此,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教育上就出现了某些空白,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认为自己长年在外,对孩子照顾不够,心存愧疚,一方面是爱子心切,所以偶尔回来一次总想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主要是物质方面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却视而不见或不忍心责备;而爷爷奶奶们则:一是隔代亲,二是感觉孩子这么小父母就不在身边很可怜,还有农村的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只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并且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至于习惯问题,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  相似文献   

8.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仪的事,当孩子呱呱坠地来到我们每一个家庭,我们就把全身心的爱给了孩子,爱得真切,爱得无怨无悔。但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仍有许多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不少家庭陷入了教子的误区。那么如何爱孩子呢?这就值得我们认真  相似文献   

9.
教育     
《领导文萃》2013,(14):136-137
中国家长不愿再让孩子当班干部 中国的虎妈们对小学“干部”的态度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多年来,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争取这些令人羡慕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工作中最难也是最苦的“差事”就是后进生工作。对后进生要重视优化其心理品质,变“后进”为“先进”,不仅仅追求“分数”的上升,更重要的是矫正其不良的心理品质。后进生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有些做父母的,为了让孩子学文化知识可说是绞尽脑汁,但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却很少动心思费力气,甚至把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气、错误观点传播给孩子;还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人格。有些  相似文献   

11.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谈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小升初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过程,而是成为了学校、家长、培训机构等各方维护各自利益的博弈场.一位家长介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所谓的"重点中学",一家人到处找关系,请客送礼先后花了近十万元.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周末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留守学生周末问题成因(一)父母责任感不强,对子女关心不够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韩建新曾说:"孩子的问题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什么问题都拿到学校去解决,指望老师"妙手回春",这是不现实的。必须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培养高  相似文献   

14.
接手一年级5班已经3个月了,在这3个月来的互相接触、了解与磨合中,家长们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年级5班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家庭。
  开学报名时,我按照惯例登记了家长们的电话号码,并帮助他们加入了重庆校讯通,然后创建了班级QQ群,鼓励家长们加入QQ群,这样双管齐下建立了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两个交流平台。校讯通主要用于老师单方面布置家庭作业、通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及下发各种通知。QQ群更有利于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我几乎每天都在群文件里上传各种学习资料,包括各种课件、课文录音、《学拼音儿歌77首》录音、《日有所诵》录音、绳谣视频和花样跳绳视频等等,以方便各位家长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技术手段辅助孩子在家学习、复习、预习。并在群相册里创建了“家作样本、班级活动剪影、班级明星、书写漂亮的作业、作业不合要求、优秀家长、我们的画、大家庭、作业全对的孩子、识字差的孩子、卷子答案、成绩、2014.10.20孩子们第一次写字、重要资料、2014年春期各年级优秀手抄报”等16个相册,并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适时上传相关照片,让家长知晓我们的教学内容,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并通过QQ加深彼此之间的认识与了解,方便家长之间互相探讨答案,询问事情等。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15,(8):139-140
伴随大批中国企业进军海外而出现的过度的英语学习热正在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对科学和计算机等理科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孩子将来进入一流大学,中国父母正在加强对他们的理科教育。这也导致补习班、培训班的着力点开始有所转变。(日本《富士产经商报》)  相似文献   

16.
梧桐山是深圳的最高峰,近10年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近绝迹的私塾在此悄然萌芽发展,越来越多对现代教育失去信心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山里学习国学,鼎盛时期的“读经村”曾有上千名家长和孩子,这里是否能成为体制外的桃花源,家长们正在与孩子一同进行一场实验。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如何当好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是历朝历代为人父母、为国之君共同关注的大事。封建时代一些帝王的教子之方也值得今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看管,使得大批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我校现有475名在校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85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托管人,只注重其吃、穿、住、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忽视情感交流与沟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不同,大多数溺爱孩子,所以许多孩子在家根本就不做家务,或不会做家务。许多事情都是祖辈代劳,而孩子则认为祖辈为他们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不懂得尊老敬老,且缺乏爱心。还有一部分托管人,他们根本不管这些留守儿童,使得这些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对学习极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或根本不完成作业,每天总是贪玩好耍,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而夜不归家的现象,更有甚者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由于隔代教养,亲朋好友搭帮教养,从而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日渐凸现。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水平滑坡,心理不健康,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家长在外务工,心中时常有孩子教育问题这一心病未了,不能安心工作。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成为了摆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现在幼儿园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成长上显示出很强的优势,如健康、活泼、聪明、求知欲强等等。但也必须看到另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表现出自私、任性、不合群、不爱劳动,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出现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孩子,相反,这倒是由我们的教育造成的。不少教师为了避免出事故或者是怕幼儿做不好自己的事反而添乱,便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一切包办,这样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郎朗 《决策探索》2021,(1):28-29
本是为孩子巩固学习效果的作业,却成了折磨家长的利器,这和原本为了家校沟通方便成立家长群,结果却变成了令人崩溃的“压力群”如出一辙。其实通过梳理可以发现,这几年来,为了给家长减负,各地一直给辅导作业、规范班级群等“病症”开“药方”。但这些措施真的有效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