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北地区古籍文献资源存藏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雪梅  金颐 《社科纵横》2008,23(9):107-110
文章从西北地区古籍文献资源存藏特点、单位分布及条件等方面概述了西北地区古籍存藏现状,指出西北地区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所藏图书中陆续辑得38家150多首明词,大部分出自珍稀本古籍,难得一见。现依《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体例,整理刊布。此文所刊布为15家59首。  相似文献   

3.
董惠民 《浙江学刊》2004,(5):197-199
陆心源、刘承干和蒋汝藻是清末民初湖州三大藏书家,也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藏书家.他们以为官经商积累的资产,修建藏书楼,收藏了大量珍稀古籍.他们充分利用所藏,刊刻许多精籍善本,同时进行学术研究,为中国近代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小贡献.但是,由于他们身处的时代对文化的阻碍与破坏,使他们的藏书先后散失,留下了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沉痛一页.  相似文献   

4.
韩瞻斗先生乃清代同治十年进士,虽非显宦,然读书明理,处处以孔孟之道自律,尤以名节为重。曾于多家书院讲学,并抄藏、整理大量古代先贤书籍留之后世。20世纪70年代河南省新安县韩氏家族后人把这批书籍捐赠并公之于世。我们基于对这批所捐古籍图书版本的整理与分析,认为所捐藏书多为古籍善本,有的已成为孤本或珍本。其中抄本和韩氏家族所著孤本图书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的图书版本。本文还论及了韩瞻斗先生的家世、人品与学识。  相似文献   

5.
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渤海历史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中国古籍之中,其次是散见于日本古籍之中。我国史学界有系统地利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探讨渤海的历史,约始于本世纪之初。1929年夏,黄维翰先生撰辑《渤海国记》,“网罗群籍,旁及海外”(该书《自叙》),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充实了渤海历史的内容。几乎与黄维翰先生撰写《渤海国记》的同时,金毓黻先生撰辑《渤海国志长编》(以下简称《长编》),“遍览中外载籍”,广泛搜集了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自谓过前人之所  相似文献   

6.
正禾生嘉穗家家乐,猴献蟠桃处处春。在丙申新吉之后,中国嘉德迎来了嘉德四季第45期拍卖会。本次拍卖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碑帖法书"等门类。品种齐全多样,品位格调不凡,既有传统四季擅长项目,也增添了一些新的专场和特色。此次书画部分精选2200余件书画佳作。延续过去的经典,本季继续推出以近现代、民国作品为主体的"德华堂藏书画"以及"遗珠拾珀"  相似文献   

7.
史学史研究的新葩———读《中国史学思想史》周少川周少川,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秘书长、北师大古籍所教授。(北京100875)史学思想史是史学史的分支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1920年李大钊《史学思想史讲义》首次把史学史学科作为独立学科提出来,并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此对印均为正方形,浮雕云龙钮,造型生动,气韵活泼。印底一枚朱文篆书:"游悔庐所藏金石经籍书画记";另一枚白文篆书:"东郡杨氏海原阁鉴藏书画印"。此对印原为清代道光进士、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海源阁主人杨以增的古籍、书画收藏印。高7.3厘米,边长2.8厘米,重120克。海源阁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杨以增所建,他认为"学者应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也",故名  相似文献   

9.
高国祥 《社科纵横》2009,24(12):114-117
地方志是从史籍中演变产生的一种记载地方史料的著作形式,在历代典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地方志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通过对西南地区历代郡县建制和旧志遗存、整理情况的分析性介绍,论述了古籍整理和数据化需要开展的学术阶段,以及当前古籍利用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古籍整理的当务之急是弥补古籍传承相对出现的语言裂痕。古籍整理不仅要从形式上复制,使其化一成百广为流传,更重要的是对古籍进行标点、注释和繁简文字的转换等普遍适应社会阅读的基础整理工作。对古籍内涵充分理解,避免盲目崇拜,从古籍尤其是地方旧志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作为日本第一部正史的《日本书记》和作为日本第一部(批)地方志的《风土记》,成书的年代大体上属于同一时期,后者成书期为公元713年至733年,相当于唐开元元年至开元甘一年。《日本书纪》曾参考了《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梁书》、《隋书》、《艺文类聚》等中国古籍。而《风土记》参考了哪些中国古籍呢?如果说没有参考任何中国古籍,这是不合逻辑的。首先《风土记》的四六骈俪体和“和文脉的汉文表现”,如果不参考汉籍是不可能形成的。从中国方志学史的角度来观  相似文献   

11.
明代散见词话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代笔记中关于明代词人生平行状的记载,如明代重要词人马洪的生平资料,就主要见于徐伯龄《蟀精隽》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两部笔记。二是明代诗话、笔记中多载明代词人佚作。《全明词补编》尽力网罗,仍有遗漏,如《蟑精隽》所载刘泰《点绛唇》,《六砚斋笔记》所载张铁《念奴娇》均为佚词。三是从明代学术性笔记中采摭词史佚闻,亦可构成对词史或词学接受史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张仲谋 《阅江学刊》2009,(1):102-108
2004年出版的《全明词》和2007年出版的《全明词补编》,共收明代词人1860余家,词作两万五千余首。其中不少词作序跋或附注,涉及词人、词史、词律、词籍,成为在词话、词籍序跋和词选评点之外旁逸斜出的词学资料之一系。  相似文献   

13.
张仲谋 《阅江学刊》2013,(3):106-115
明季词人卓人月和徐士俊共同选编的《古今词统》与陈耀文《花草粹编》、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等共同代表着明代词选的水平与特色。该选本努力超越流行数百年的《草堂诗馀》的范围与手眼,并试图建立一种大一统的词史统序,即合古、今为一体,而着意强调今词即明词的地位;合婉约、豪放为一体,意在打破嘉靖以后贬抑豪放独尊婉约的倾向;合词史百汇于一体,既开拓了选源也丰富了词史。这是对《草堂诗馀》系列选本长期垄断词坛的反拔与重构,对清初词坛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平中 《唐都学刊》2012,28(3):67-73
《函海》是与《汉魏丛书》《津逮秘书》《知不足斋丛书》“共列为四部”的清代著名私刻丛书。《函海》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亦非成于李调元一人之手,其版本源流复杂,一书多至八版,累计收书二百二十余种,千余卷,号称“天下奇书”。该书所刻皆白汉而明诸人著述未见之书,有功于《永乐大典》一书之流布,有补于《四库全书》遗珠之憾;专刻蜀中耆旧著述特别是明升庵未见书及己著书,有助于巴蜀典籍文献传承、蜀学文脉之延续。  相似文献   

15.
张翠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2,4(3):134-138
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El本自古便有文化上的交流,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出者角色的中国对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入者角色的日本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但两大民族审美意识传统又都渊源有自,别具自我特质。从意象谱系的简素与繁复、情感表现的纯粹与功利等两大方面解读《万叶集》中七夕和歌与唐诗中七夕诗歌的艺术表现之不同,不仅有助于深化中日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而且对申日审姜意识彤态差异的厘涪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田东奎 《唐都学刊》2005,21(1):88-91
中国古代典籍关于巫术的记载 ,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周礼》 ,而对巫术犯罪的记载则可上溯到秦汉。明清时期 ,继承秦汉以来巫术犯罪立法的经验 ,形成了系统的控制巫术犯罪的法律 ;此时期对巫术犯罪的惩罚力度也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何坤翁 《学术交流》2006,(8):184-186
明初的书籍刊刻,一般在作家卒后,由后人编次文稿,筹资刻板,属于私人活动。火灾是书籍刊刻的大敌。这种情状可以引申到古代的其他时段。编次文稿、刻印、火灾之害,这三者都与古代书籍刊刻出版相关。这三者更是大致画出了明代书籍出版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沙先一 《阅江学刊》2010,(4):103-106
"选本学"是中国古代"书写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特有的一种建构方式。作为选本批评的一种,所谓"选词",是指根据一定的需要和意图,有意识地选取词家、词作汇集成书。清代选词学的成就较为突出,对清词流派的形成、清代词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探讨清代选词学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清代选词学的选源和选则;二是清代选词学与清代词史建构的关系;三是清代选词学与清代词学理论建构的关系。总之,通过对清代选词学的系统研究,可以深入地认识清代词学的建构及中国古代选学批评。同时,20世纪以来人们接受的"词史",最初在相当程度上是清代的"选词学"提供的。因此,以清代"选词学"研究为基础和起点,进而回溯唐五代至清以前的选词学,不失为一条扎实的学术路径,有利于梳理古代"选词学"从早期的音乐文学立场逐渐向文本文学立场的转移,有助于更切实地阐释音乐文学向文本文学蜕变的历史走向,也有助于对古代"文学史"的建构方式予以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史华娜 《阅江学刊》2012,4(5):143-148
张先最早将和韵的创作方法用于词中,在和韵从诗坛延展至词坛这一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追和词的产生则在具有典范意义的词人词作出现之后。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是现存最早的追和词。直到北宋末年,追和词仍寥寥无几。第一个在词中大量追和前人的词人是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王之道。苏轼、周邦彦作为典范词人在南宋受到较为普遍的追和。金元时期代追和词数量少,追和范围小,但对于苏轼词的追和仍然清晰可见。明人对于唐宋词人词作的追和热情十分高涨,追和词数量大增,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清代追和之风兴盛,词人追和态度严肃,和词总体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