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市井小人物的深广意蕴──《红楼梦》醉金刚论析郭树文从《红搂梦》侠文说起“大旨谈情”,有《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题名的《红楼梦》,会有绘写义侠的文字吗?“醉金刚轻财尚义侠”,这赫然见于第24回回目。甲戌本第26回脂评有:“前回倪二紫英湘莲玉茵四样使... 相似文献
3.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红楼梦》的序诗。诗里暗示我们:这部书是以现实生活作出发点,以干预生活为指归的书。 要干预生活,首先就碰到对生活的评价问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肯定趋势的生活是美的,而其否定趋势的生活是丑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美是跟丑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这就是生活的辨证法。要真正认识这个辩证法,正确区分什么是生活中的美,么是生活中的丑,并予正确反映,便不那么容易了,这里面就存在世界观等等的作用问题。 《红楼梦》与《金瓶梅…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简直是一个碰不得的题目,只要一碰到它就不可避危地要惹出笔墨官司”。不少红学家这么说。我们之所以不知深浅,触及这部大书中一个古老而敏感的议题,主要依仗着我们不是专门家。“文贵丰瞻,何必称善如一口乎”? 每碰到上面的话,就不免联想起《红楼梦》。如同中外古今一切伟大作品一样,《红楼梦》的主题也不具有简单明瞭,可以一语道破的性质。这是作者、作品、读者(批评家)自身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中的复杂情态所决定的。远的姑且不说。1978年以来,有关主题的讨论不是已经取得某种突破性进展了吗?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探讨《红楼梦》情节运筹的特点,指出按照人物性格逻辑运筹情节发展趋向、借助偶然性契机造成情节发展、汇聚细线情节成为枢纽性情节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8.
尤三姐和司棋、鸳鸯之死 ,尤为惨烈。她们共同追求着理想中的真爱。可是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在希望破灭之时 ,她们同时选择用死亡 ,来抗议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这是她们对虚饰的人世最为强烈的抨击 !可以说 ,黛玉、晴雯、尤三姐等一大群纯情少女 ,是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这个“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光明熄灭了 ,生命之火熄灭了 ,一切都归于沉寂。然而 ,黛玉、晴雯、尤三姐以及其他许许多多被毁灭的纯情少女的悲剧形象 ,以及她们所体现的悲剧美 ,将永恒地留在《红楼梦》中 ,永远地留在读者的心里。那些随着落花远去的女儿们 ,… 相似文献
9.
扑朔迷离意在言外──秦观《鹊桥仙》词旨探微庆振轩秦观的《鹊桥仙》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道出了多少久别重逢的夫妇、情侣的欢快心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现了感人的对爱情的挚着与坚贞。人们着眼于此,将词人显... 相似文献
10.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主张天人合一的,以老庄孔孟为代表;也有主张天人相分的,以苟子为代表。孔子的“五十知天命’一说,就表明他认为天地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孟子认为人生来性本善,只要“尽其心”则可以“知性”“知天”,并进而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庄子提出了人的自然本质与天地万物齐同的观点,“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与上述代表人物不同,苟子则着重强调自然界与人事之间存在着区别,认为天没有意志… 相似文献
11.
对郑庆山同志关于“立松轩”的论著,我是在一种震惊状态下,认识到它的意义的。我在一篇《王熙凤尤二姐是非新议》的文字里。论到对贾琏私娶尤二姐之事,曹雪芹与脂评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曹雪芹对贾琏的贪色轻薄,尤二姐的水性杨花,持轻鄙态度。引述脂评中韵语,“五百年风流债,一见了偏作怪。你贪我爱自难休,天巧姻缘浑无奈”,及视“琏尤赠佩”为“闲雅文字”的评语,指明其持欣赏态度。读到庆山析明脂评韵语多是立松轩手笔,及有正本总评为立松轩之作的论文,我恍然惊悟,我是把立松轩的观念,错栽到了脂砚斋身上。虽然我对脂评用的是泛指广义,注释中注出了“第六十四回有正总批”,从当时情况或据庆山之文查核。都不算明错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展现了十多年间众多人物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乏生老病死的描述.仔细追寻,作者对生、老少有涉及,却用较多笔墨述说人物的病与死,尤其对病的叙说颇多.作者之所以如此钟情于疾病描写,不仅仅是因为小说是对生活中常有现象的一种反映,更有深化主旨、谋篇布局等深层次的需要.透过疾病,呈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病态累累的众生相,也因为疾病,塑造了丰满的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劼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出她们共有补天者的特征以及作为补天者在整个小说世界中的位置和意味。其中,对贾元春、王熙凤、贾探春这三个女子形象从历史、美学、文学诸方面作了全新的分析,既论及了她们的性格特征、命运遭际;又涉及了她们的形象造型、象征意味。最后,又通过对这三个人物形像的异同和关联的分析,阐述了她们作为补天者形象的系列性,包括她们在不同叙事层面上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一)十年内乱中的“评红”运动,是以“坚持用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为其特色的。在这场运动中,对《红楼梦》中的阶级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说法。把姨娘定为属于剥削阶级的“半主子”,是这种新说之一;把管家奴仆定为“剥削阶级的附庸”,又是这种新说之一。对前一种新说,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做过辨明①,本文则试图对后一种新说进行一些评析,并对这些新说的阶级观点做些剖解。这种“剥削阶级的附庸”说(以下简称“附庸”说),在一九七四年出版的一本十五万言的“评红”专著里,有过最完整的论述,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顺治之弟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的最主要的历史人物,除了顺治的第四子和硕荣亲王外,便是顺治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了。本文拟就《红楼梦》如何隐写了十一子这一点做些简要的索隐考证。林如海十一子生于164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申时①(见《太宗实录》),死于1656年七月三日巳时... 相似文献
17.
晴雯性格特点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率真 ,这就使得她在生活细节中会更多地表现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为本真的个性特征。而且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地位的特殊性所决定 ,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有时又不得不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无奈地扮演着悖己的角色 ,甚至还会在对于未来命运的幻想中扭曲了自己的人性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晴雯的可爱、可怕和可怜共同构成她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一面 ,也正是因为她具有这样的人性内涵 ,才使得晴雯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如此丰满 ,如此的耐人寻味 !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