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08,(9):28-28
Q:去年初,我应聘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2年期的合同。进入公司不久,公司便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即对连续两个月考核处在最末位的3名员工予以解聘。上两个月,我虽然每月均完成了生产指标,还略有超额,但完成的产  相似文献   

2.
遭遇末位淘汰 在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工作的周军,2006年8月因为销售业绩持续3个月排末位被公司解聘."销售工作流动性比较大,我也喜欢这类竞争性强的工作,但排末位被淘汰还是第一次.我理解公司的这种做法,但这种遭遇降临到自己身上,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的."周军无奈地说.  相似文献   

3.
遭遇末位淘汰在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工作的周军,2006年8月因为销售业绩持续3个月排末位被公司解聘“。销售工作流动性比较大,我也喜欢这类竞争性强的工作,但排末位被淘汰还是第一次。我理解公司的这种做法,但这种遭遇降临到自己身上,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的。”周军无奈地说。  相似文献   

4.
周斌 《职业》2009,(28)
近日,南阳市卧龙区法院判决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市卧龙区支行"末位淘汰"员工不合法,由银行给三名员工安排工作岗位、补发相应工资等.  相似文献   

5.
李想 《职业》2006,(12):4
解聘员工就和与朋友分手一样,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从2001年底我们来到北京,四个人在林业大学的60平米的小民居凭着爱好奋斗,到现在要对在三地的两家公司(泡泡网和汽车之家)的158名员工负责任,已经不是兄弟情义可以做到的了。过去的一两个月,我们先后有近10名员工辞职或者被解聘  相似文献   

6.
陈红敏 《职业》2007,(21):14-15
近年来,末位淘汰制被许多组织采用.这种制度的核心在于让所有员工参与竞争,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排名在最后的一定比例的员工予以淘汰(辞退).这是一种贯彻优胜劣汰原则的有效手段.坚持采用这种制度的组织往往认为它是激活整个组织的有效措施.GE的韦尔奇甚至宣言:GE活到今天,得益于这个方法.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如果没有自我竞争淘汰就会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6,(12):35
Q:我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三个月.但三个月满后,公司认为我朋友对工作还未完全适应,不符合正式员工的要求.于是行政部下发了一份书面通知给我朋友,并得到他的签名确认,通知中告知他因工作能力较弱未能转正,但考虑到其工作表现可以延长三个月的试用期.但三个月又过去了,公司认为我朋友还是不能顺畅完成本职工作,决定立即解除合同.请问: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我朋友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  相似文献   

8.
"3W咖啡馆",开始是一家普通的咖啡馆,它的三位创始人希望借此成就对未来有"野心"的互联网从业者,因此这个小馆也被称为"野心"驱动公司.也正是由于创办者的"野心",才让他们开辟出一个服务于求职创业的辉煌平台.他们通过咖啡馆和"拉勾网",用了短短15个月时间,让近3万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员工从6人发展到80人,目前公司估值达到1.5亿元.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市民评选出来的"100家最受员工欢迎的公司"中,有一家名为英格拉姆计算机批发公司,其董事长斯特德有一个专用的24小时畅通的"800免费电话线",供员工同他联络,而且他也真的亲自接听这些电话.公司13000多名员工有什么烦恼,都愿意和他交流,这个免费的电话,被员工亲切地称为"谈心800".  相似文献   

10.
路易 《职业》2002,(10):13
当员工跳槽时,公司总是怪罪员工不够忠诚,但是怎样才算忠诚,忠诚的背后需要什么去维持?也许国内很多企业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企业忽略了一些平衡的支点,往往酿成关键员工的流失,招聘容易保留难,人员流失其实是公司的损失.在我的所见所闻中,由于员工跳槽企业遭受损失的不下百起.著名公司思科收购了一家公司后,又卖掉了一个部门,伤害了一些重要员工,3个月后当公司想要开发相关的新产品时发现,那些关键的员工已经离职了.一家上海公司由于员工集体跳槽,公司两个星期不能正常营运,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家公司的技术员,上个月受公司指派出差半个多月,包括两个双休日.这个月发工资时,我发现公司并没有支付双休日四天的加班费.但公司认为出差在外的双休日没有加班费,该项费用已包含在出差补贴里了.公司的解释并不能令我满意.请问,单位应否向双休日出差在外的员工支付加班费?  相似文献   

12.
李迎春 《职业》2007,(25):28-29
Q:我们公司一直都有公派员工出国培训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传统,员工参加培训之前都要和公司签服务期协议,我们公司的违约金很高,为15 ~ 40 万元不等.目前公司提供两个培训时间供我选择,一个安排在今年9 月,一个安排在明年6 月.一个同事建议我参加明年的培训,因为明年《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想跳槽不用赔那么多违约金了.又有同事说没关系,因为如果我在《劳动合同法》实行后再跳槽,不管以前服务期协议怎么签的,法院自然会按照新的规定来判.请问,我到底该听谁的建议呢?  相似文献   

13.
正问:我是一名"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孤儿。在地震的一个月后,通过当地的民政部门,我被一对夫妇收养了。刚开始,他们对我都很好,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经常吵架。去年5月,他们协议离婚了,双方约定我由养母抚养,养父无需支付抚养费。前不久,养母被公司解聘,现已无生活来源,而我也即将升入高中,开支加大。养母为此事找到养父要求他出一部分教育费,但他却以我不是他亲生的为由加以拒绝。  相似文献   

14.
一进公司,我就在Tim的手下工作,可以说,我是Tim一手提拔起来的。刚进公司那会儿,我还是个什么也不懂,刚从大学校门里走出来的"小毛孩儿",跟着Tim干了一年多,我基本上弄清楚了这个行业的运作模式,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人脉关系,和公司里其他员工比起来,我也算得上半个老员工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和Tim不仅在工作上配合默契,私下里也成了好朋友,很多事情上Tim都乐于给我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Q:我们公司一直都有公派员工出国培训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传统,员工参加培训之前都要和公司签服务期协议,我们公司的违约金很高,为15~40万元不等。目前公司提供两个培训时间供我选择,一个安排在今年9月,一个安排在明年6月。一个同事建议我参加明年的培训,因为明年  相似文献   

16.
一般企业在鼓励员工的时候都会放大公司的优势,展现公司美好愿景,但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却反其道行之——采用"自我诅咒"的方式,唤醒员工的危机感,激发了员工们参与变革的积极性,使公司重新焕发了生机.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作为行业老大,因为长期都独占行业鳌头,所以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因为缺乏革新动力,他们的产量日渐下降,员工们也萎靡不振,整个公司毫无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任革军 《职业》2002,(5):35-36
大约从1999年开始,"末位淘汰制"成为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实践中的一种制度.无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把"末位淘汰制"作为人事管理的突破口,许多人因排名末位而下岗、离职.  相似文献   

18.
颜东岳 《职业》2014,(4):66-66
编辑同志: 我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期限为三年,工作地点为公司总部,负责仓储保管。三个月前,公司突然决定将我派往另一座城市的分厂从事产品包装工作。父亲早年去世,我必须就近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因此我曾向公司反映自己的难处,并要求留在总部。可公司不但加以拒绝,还以我不服从安排为由将我解聘。近日,当我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却遭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拒绝,理由是公司虽为我缴纳了一年的失业保险金,但我系被公司解聘才导致失业,因此不属于正常离职。请问: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9.
"重在搅和"     
我是号称亚洲最赚钱的一家公司的西北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已经工作十七年了,这么多年来,我的口号是"重在搅和",就是无论单位举办什么样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20.
张哲 《职业》2007,(25):50-51
1.在我真正进入这家公司并真正开始工作之前,我曾经不懂"寻求快捷方式与公司的合力相融"这句话. "没关系,你慢慢就会熟悉的",这句直接上司安慰新进员工的惯用语已不存在,无人再用这句敷衍的老调误传新员工可以姑息的错误信息.比起那些"没什么难的,你慢慢会掌握的"和"没什么可怕的,你慢慢会上手的"之类的抽象语言来说,他们更喜欢直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