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变革与超越——诗歌运动十年(1976—198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言:十年来的一件大事当我们置身于艺术之外看十年前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诗歌现象,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对它作出高度热情的评价;而当我们情绪趋于冷静,置身于艺术之中进行观察,我们的评价会出现截然的背反。这是一个发生在复杂的历史时期的复杂的艺术现象。从一个意义上看,它有不可企及的价值;从另一个意义上看,甚至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断。事实也许就是如此: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前后兴起的诗歌运动,对于中国新诗在当代发生的巨变而言,不过只是一个序曲。  相似文献   

2.
1.“独立思考”是什么?所谓“独立”,并不是要独立于知识、资料、逻辑、体验等。相反地,我们要依靠这些来思考和作出判断。那么,所谓“独立”,就是要独立于“情感、情绪、传统、风尚、习惯、利害、权威、成见、多数人的意见’等。我们思考的时候,常受到情绪、习惯、利害、多数人的意见……等因素干扰,妨碍我们作出客观冷静的判断和求真的动机与精神,常使我们作出谬误的结论。所以,所谓“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在思考时,能够“独立”于这些因素.免受它们的干扰,更容易获得正确结论的能力。“独立思考”是“方法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自然内在价值"无法证成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卓 《东南学术》2005,(5):168-168
自然是否存在内在价值?出于人的良知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我们愿意把自然作为与人同样平等的独立物来看待,并善待自然、善待生命。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法律上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可以作为与人平等的主体而独立存在?作为人类的法律又该如何取舍,如何规范? 一、对“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分析我认为我们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这一问题上的混乱主要在于没有从本质上区分“价值”和“内在价值”, 使得我们迷失在自然是否具有“内在价值”,进而能否上升为法律主体这一问题上。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文学终结"的反驳主要强调了文学作为写作—阅读活动的特殊审美价值,未曾提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基于"人的文学"的立场为文学的未来作出的有力辩护。"人的文学"从个人化角度出发来确定文学的自律及其独立审美价值,强调文学与其他公众性文化形式的区分,符合文学的历史常态,还与康德之后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发展以及作家们的创作信念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媒介本质论将艺术形式与艺术媒介本质地连接在一起,认为创作、欣赏与评价等活动都应该立足于媒介的特性来进行;经典电影研究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以上命题。以卡诺尔为代表的后来者,主张在电影研究中“忘掉媒介”,认为媒介只是工具,它不能限制艺术。但也有研究者并未放弃对艺术媒介的理论维护,例如高特,他将媒介的理论价值用三个媒介特殊论命题系统地呈现了出来,我们在认识、解释、评价和创造艺术品时,应立足于其特殊的媒介特性。而如果站在更为宽广的大众媒介的理论视野来理解电影与媒介,认识到电影作为大众艺术代表的地位,则能够合理地融汇卡诺尔与高特之间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6.
审计独立性与社会公众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它不仅是对注册会计师的重要品德要求 ,而且也是独立审计的灵魂和本质特征。没有审计独立性 ,独立审计就将失去其权威性和社会价值。尽管注册会计师是受托执行业务 ,并向委托单位收取审计费用 ,但其所承担的却是对整个社会公众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应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正是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这一特殊地位 ,才使人们如此关注审计独立性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品味克莱夫·贝尔的“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尔提出艺术乃“有意味的形式”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即他极力贬低再现写实性艺术,并为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的艺术实践作直接的理论论证。在他看来,一切艺术的基本特点绝不在于对现实的再现,而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在一切艺术中唤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普遍性质,也就解决了艺术的基本性质。这性质即“有意味的形式”:“离开它,艺术品就不成其为艺术品;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没有”①贝尔是由情感出发来探讨审美和艺术本质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②,“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6,(2)
正今年,世界儒学大会把殊荣独特的孔子文化奖颁发给我,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与许多同道,献身于孔子儒学的传统历史与当代价值,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这项大奖再高的荣誉。在学术圈内,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获得同行承认价值更高的礼品了;没有比敏感地意识到,自己有限的奉献,却换来如此巨大的慷慨,使我感到更需要谦卑的了。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要完整地把握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必须详细分析土地产品的特殊价值决定,本文试就此谈些看法。一、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是土地产品的特殊价值决定的产物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而农业中其所以会存在稳定的超额利润,则是由于土地产品存在特殊价值决定的缘故。下面我们从工业与农业的对比出发,试就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祖国,我们的母亲,我国各族人民伟大的母亲! “儿不嫌母丑。”更何况我们的母亲祖国,是如此的辽阔、广大、美丽、富饶!她有着如此壮丽的大好河山,有着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有着如此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她在漫长的历史中,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人类与世界作出过多少足以使我们永远感到光荣和自豪的贡献啊!  相似文献   

11.
试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理论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末以来 ,风起云涌、新潮叠起的现代艺术及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体系的冲击非常强大。我们应充分地考虑到艺术范畴的扩大 ,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开放和结构性调整 ,并进而对这些新的艺术现象作出或同化或顺应的接纳。本文从一个较为系统的艺术理论构架应具备的四个维度 ,即世界客体、艺术家第一主体、艺术作品本体、艺术接受第二主体入手来系统考察这种全方位冲击所带来的挑战 ,以及艺术理论应该相应作出的应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珂 《学术探索》2002,(3):109-113
散文诗是一种奇特的文体 ,是一种难以归类的文体 ,散文诗从自发到自觉发展的创作实践反映出艺术本体论的历史嬗变 ,证明了它具备一门独立的自觉文体或独立的艺术的本体意识 ,具有纯形式价值、心理情感价值和哲理价值。散文诗作为情感艺术的一个种类 ,具有自己完整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艺术思潮的中国变体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后现代艺术思潮是在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下融入了当代中国艺术的特殊气息后形成的一种文化变体,它对当前的文化转型与重构的思考具有启迪意义:作为“隐晦的现实主义”它警醒我们的现实生存境遇,它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策略为艺术的多元发展和真正繁荣提示了另一条路线  相似文献   

14.
“笑”的艺术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国统区,空前繁荣的讽刺诗为我国新待发展史增添了颇为特殊的一章。讽刺诗,是诗歌百花园中一个重要的品种,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它都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前我们对讽刺诗独特的艺术格调和表现技巧缺少认真的历史总结,这既影响如实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新诗创作的面貌,也不利于今天新诗创作的百花齐放和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一当我们思考社会公德的价值时,道德一般的价值问题不时地影响着我们的思路。因为从善本原的意义上说,社会公德的价值和道德一般的价值是共通的,道德一般的价值规定从某种意义说也是社会公德的价值规定。如此看来,探究社会公德价值似乎是多此一举。当然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社会公德毕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价值展现也必定有其特殊的色彩。因此本文的任务不在于论证社会公德的价值是什么,而是要说明社会公德价值体现的是什么。社会公德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存在,二是人际交往的需要,当然人际交往通常也是在公共场所内进…  相似文献   

16.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极目古今文坛诗苑,莫不如此.现已八十高龄的诗人冯至先生,是新诗六十年来,真正能够领一派风骚的诗人之一.尽管在过去,他是一位少有声响的"沉钟"诗人,但是,我们只要正视艺术价值的客观性,摒弃历史偏见和简单的批评方法,就会为其诗情、诗艺、诗境和诗美所陶醉,明确其为中国新诗所作出的贡献.一、婉约诗风的名家现代散文大家和诗人朱自清曾把新诗的前十年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一般说来,这种分法是对的,但仔细推敲,似还可以补充.显而易见,自由和格律诗派是从诗的外在形  相似文献   

17.
选择,是人所特有的有目的的活动的一定形式,它是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面临的各种可能性之间进行取舍的一种高度自主性活动。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临无数次选择,尤其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曲折性以及某些方面的不可预测性,常常会把一些充满矛盾冲突的复杂情境一下推到人们面前,要求人们作出自己的择取,有时甚至要求人们在无常规可循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择取。凡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作出的选择我们称之为道德选择,这就是人们在善恶之间、在不同道德价值之间进行取舍的一种特殊的个人道德活动。道德选择出现得很早,当人类意识摆脱了物我不分、人我不分的混沌状态,人的自我意识开始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仍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化,多种复杂的趋向形成了彼此牵动和相互推动之势.社会日益开放多元的时代,也是社会成员的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方面的歧义日益显化的时期,因之更需要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来增进社会共同性,而观念和价值观的共同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关系到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赖以生存和维系的根基.也因如此,文化价值现所产生的无形资源及其对于社会共同性的特殊意义,有待我们给予更多的探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艺术审美创造与模糊性思维唐玉宏最瑰丽的追求似乎总伴随着神秘的模糊性,甜蜜的爱情是如此,深情的憧憬是如此,艺术的审美创造更是如此。当我们涉足艺术创造的模糊现象时,便深深地陶醉于这一感人的审美境界之中。-、模糊性与明晰性的统一感性的观念分朦胧的和明晰的两...  相似文献   

20.
“游”──禅宗美学的重要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皮朝纲  刘方 《天府新论》1997,(1):56-60,63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极重要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徐复观先生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1]中国美学的实质,乃是为了探寻使人美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他们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而我们以为,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