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纳兰词风的形成是因"初入中原,未染汉人气息,故能真切如此。"事实上,纳兰词学成就的取得恰恰得益于他与汉人,特别是与江南文人的交流。在其词中,他不仅屡提江南地,且常写江南景,同时不断地抒发与江南文人间的深厚情谊,这些均在证明他已染汉人气习,汉人的习性情趣、诗文风格对纳兰词成就的取得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纳兰词与李煜词的特点,从内容与风格,言情体物,语言描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李词与纳兰词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在更多的方面二者并不相同,二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张世斌 《江淮论坛》2005,(2):171-173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人中引人注目的一位满族天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被并称为“清初三家”,而朱、陈二人都曾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创作理论,并开创浙西、阳羡二派。纳兰虽未开宗立派,但其词学见解、思想在诗、词、文中亦多有涉及,而目前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将重点论述纳兰词学思想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宏生 《社会科学》2012,(2):168-178
王次回在明清之际受到较大的关注,他的诗对纳兰性德很有影响,纳兰的不少词都是借鉴王氏的作品而写出来的。纳兰对王次回的学习,有时是直接的引用,有时则是经过精心的安排,有所转化,无论是字面还是命意,往往都有自己的追求。纳兰之所以如此明确地向王次回学习,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词和王次回的诗一样,都属于艳诗的传统,有着相似的情感指向,但纳兰用词体来写,仍然有着特定的文体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他对这位前辈的敬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即借鉴前人作品而为当代文学,巧妙地把那些资源化为自己的声音,由此,也可以对人们探讨明清文学之间的传承接续关系,提供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5.
论清代词史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嘉莹 《河北学刊》2003,23(4):122-129
本文通过历代对词体的理论反思之过程 ,论述了由清代周济提出的“词史”这一观念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有很多 ,主要是词体本身的美感特质的因素、词体演进过程中明朝至清朝的世变因素以及周济作为史学家的背景因素等。  相似文献   

6.
庐山作为一座人文圣山,不仅是“诗山”,也是“词山”。无论词之数量,还是艺术成就,庐山词都堪为中国山水词之翘楚,其发展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山水词演进的轨迹。本文以庐山词为切入点,从山水词与山水诗、书、画及游记文学的关系等方面观照中国古代山水词的演进规律:意象人文化趋势,山水词与绘画、书法逐步结合,游记文学要素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在康熙朝一度盛行,清中叶纳兰词逐渐被遗忘,直到晚清才重新获得王国维等词家的重视。民国前期况周颐、梁启超等人对纳兰词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批担任学校教员的学者通过校园授课、社团演讲等方式宣扬纳兰词,同时报刊业的迅猛发展也催生了许多研究专论,纳兰词价值得到广泛认可。民国后期纳兰词在文学史书写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大众读者中受到普遍欢迎,关于纳兰词的研究成果有深度、成体系,纳兰词的经典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8.
纳兰性德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满族词人。构成纳兰词魅力的是它那种空灵而带有悲情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近年词学界在回顾新时期以来的词学研究成就时,注意到谢桃坊在词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建树。通过对其词学论著的考察,可以认为他在词体的起源与性质、词学史体系的建构、宋词艺术特征及其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词体规范的重建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个词学理论系统。这对中国当代词学的理论建设和词体规范的建构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就谢桃坊词学理论研究试作述评。  相似文献   

10.
孟洋 《北方论丛》2012,(3):21-24
王国维《人间词话》标举"境界"说,并推崇纳兰性德为有清一代"独得意境之深"的重要词人。王国维不仅于词学批评上对纳兰抱持赞赏与接受态度,而且在词体创作方面也接近纳兰,尤其以袭用纳兰词中"人间"意象为其创作接受的鲜明标志。二人赋予"人间"意象以丰富深邃的意蕴内涵,既有对男女爱情的讴歌,也有对历史兴衰的忧嗟和对世态冷暖的鞭挞。王国维从纳兰词中汲取了丰厚的创作养料,同时也激活了纳兰词中富有时代特性的生命细胞。  相似文献   

11.
沙先一 《文史哲》2008,(2):137-144
词是专门之学,除了抒情诗一般的特点外,还涉及到声律、音韵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在清代词学的建构中,都曾受到极大的关注。戈载《词林正韵》是清代词韵探讨与编纂的集大成之作,标志着词韵规范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词史地位。首先,《词林正韵》继承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说,由词的体性入手,从声韵的角度,强调词曲辨体,从而保证词体的文体特殊性,具有重要的尊体意义;其次,通过声韵探讨,影响清代词风演进,从整理上而言,清词创作存在着前期疏于声韵、中后期严于声韵的变化,而这一转变与《词林正韵》的编纂有着重要的关系;复次,清词的中兴与词律、词韵的探讨密切相关,《词林正韵》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清代词学之盛。  相似文献   

12.
词前的小注或小序叫做题序。宋代题序从张先到苏轼 ,再到姜夔 ,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演进过程。它从简单地说明作词的时间、地点 ,到描述作词的缘起、背景及阐明词意 ,再进一步发展成为可独立成篇的微型散文。题序与词本文交融一起 ,珠联璧合 ,相映成趣 ,大大丰富了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3.
论叶梦得词     
李庚  李康 《北方论丛》2003,(2):57-60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裴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透气”三方面。叶梦得以爱国题材入词的创作指向也影响了当时的词风转变。叶梦得继承了苏以为词、融经史子集入词、拓展意境等多方面的成就,为日后辛弃疾更大规模的创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晚清湖湘派词人杨恩寿以戏曲家、诗人名于世,在词学领域也有一定建树,其《论词绝句》三十首及《词余丛话》部分内容体现了推尊词体、推崇姜张和浙西词派词风、严审词律等词学主张。杨恩寿有《坦园词录》七卷,学习姜夔张炎词风,词境多为清冷、寂苦、伤感,在用词、修辞上,多选用寂冷色调,词境伤感清苦。杨恩寿词虽为曲家之词、诗人之词,在晚清湖湘词派中,被称为“同光三家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清代论词绝句组诗是一种特殊的词论类型.不少论词绝句组诗系统地评论历代词人,包含着对于词史及相关问题的见解,体现了论者的词史观.从词史的角度看,清人的论词绝句有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不同内容.论词绝句特别注意在词史上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大词人,如李白、温庭筠、李后主、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张炎、元好问、杨慎、朱彝尊等.清人论词绝句通过对个体词人的评论,对词史发展嬗变的关键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对词史演进历程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晏畿道所代表的婉约词风,是当时北宋时期士人心态和风貌的反映,也是其时宋代文人士子独立而特殊的文化思维的折射和反映.工致言情的词风与生平坎坷起伏的遭际,导致了晏畿道感伤词风的形成与臻于完善的过程,其清婉伤感与格律精微体现出宋代词体逐步成熟与完备的发展历程,颇具考证与论议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宏一 《学术研究》2003,(3):115-117
本文论证世变与文学风气的变化之间并不对应 ,考察清代词风的转变与明、清世变错位的事实 ,更辨析清代词风流别与寄托之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宏辉 《东南学术》2021,(4):230-237
词在平安时代早期就已经东传至日本,但当时日本宫廷文人的唱和之作并不具备词体意识,仅仅是仿作填词的文字游戏.日本词律学肇始于平安朝中期,历经草创期、发展期、确立期、分化期等发展阶段,对词的认识也经历了从乐曲歌体、词体格式、词谱著作到词律译介与研究的发展脉络.日本词律学既依托于中国词律学,又融合其民族文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梳理日本词律学的演进历程,从词律学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日本词律学,对词律学的发展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辛昕 《北方论丛》2015,(1):23-26
张之翰是元初北方重要文人,存词70首。其词在风格上显示出南北融合的特色。北方生人张之翰继承了苏、辛、元为代表的质朴清刚的文化传统,又融汇了南人温润清秀之审美品格,其相关作品既有南方山水之清丽,又展示了北人豪迈潇洒的气度,从而表现出清丽娴雅风格。这种南北融合风格的形成与词坛背景、词学渊源及自身的经历有关。研究张之翰南北融合的词风,对研究元代词风的发展演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国初第一词人”之誉的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吏上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家。毫无疑问,古老的汉文学传统、同时代汉族文人的思想和作品风格,影响和规范了纳兰词,但纳兰性德毕竟是满族人,又生活在满族“初入中原”时期,我们不能忽视清初满族的精神气质、心理内涵对纳兰词个性形成的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性地以纳兰性德的满族文化背景为依托,联系其个人的处境、心理等因素,探索纳兰词的个性之源。 纳兰性德出生的1655年,满族入关刚过11个年头,顺治亲政仅仅4年,虽然政局早就明朗,满族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已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