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的卫国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总体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为了战胜法西 斯建立了苏军最高统帅部,它是当时苏联转向战争体制中各机关的中枢。最高统帅部富有权威和成效的组织 和指挥,对于苏联军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冷战爆发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为了在军事打击能力方面赶超美国,苏联不惜耗费巨资研制先进武器,甚至曾秘密研制地震武器. 苏联科学家的惊奇发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苏联科学家曾向苏联最高统帅部建议:通过向富土山口中投掷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从而在日本本土引发大地震,迅速结束战争.幸运的是,这个计划没有得到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批准,否则说不定会发生一场远比广岛和长崎更为惨烈的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3.
简源 《可乐》2010,(10):5-6
核爆炸引发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苏联科学家向苏联最高统帅部建议:通过向富士山口投掷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在日本本土引发大地震,结束战争。幸运的是,这个计划没有得到批准,否则,将会发生一场远比长崎和广岛更惨烈的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伟大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党、英勇的苏联各族人民和红军顽强斗争及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支援、配合的结果。而把这些力量组织,调动起来,则是苏联党和国家组织、领导的结果。因此,苏联在战时建立的各种组织机构,是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关键。战时建立的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就是当时建立的战时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这种对峙的基本特征是: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双方以不促发战争为基准。在国际关系中,我们通常将美苏对峙的此种格局称为“冷战”格局。然而,1948年,柏林危机的发生却是两大阵营欲突破“冷战”的一次尝试。柏林危机是由苏联在柏林实行封锁引发的,如何处理和对待苏联的行为?怎样保证西方国家在柏林的战略利益?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处理,英美两国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此间,在联合和坚定西方盟国的政策和行为中,艾德礼工党政府以及外交大臣贝文起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使美国在柏林危机中与英国合作一致。柏林危机中,艾德礼政府的政策导向对此后美国和英国在德国问题上的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雷丁 《社区》2009,(8):40-41
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被美英法盟军和苏联分头管辖,柏林在苏联辖区内,但东西柏林分别由苏联和盟军占领。1948年,苏军突然切断西柏林的运输线,由此引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空运”。  相似文献   

7.
诺曼底战役前夕,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部就战略空军在"霸王"行动中的任务和作用展开争论,制定并完善了"轰炸战略"决策.关于"铁砧"行动的取舍所进行的争论深受英美两国战略分歧的影响,使最高统帅部未能作出最佳决策.艾森豪维尔对诺曼底战役后的进攻战略虽有规划,但未能进行讨论,从而埋下了未来争论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柏林占領制度的由来一九四五年苏联的英勇的紅軍在欧洲各国人民的配合下消灭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势力,五月二日在柏林的国会大厦上升起了胜利的紅旗。苏联不但在战爭中是消灭法西斯势力的主力,并且在处理德国問題上一貫坚持了正义的原則。它采取了符合一切爱好自由与和平的人民也符合德国人民的利益的主張。一九四三年的德黑兰宣言和一九四五年的克里米亚宣言便是根据苏联的主張的精刘通过的。克里米亚宣言强調,盟国“不屈不撓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軍国主义和納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和平”。一九四五年八月二日的波茨坦协定  相似文献   

9.
让我从一则轰动一时的消息谈起:原来,在1945年4月,纳粹分子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压根儿就没有结束自己作为“头号”战犯的生命。 1945年4月22日,在他宣布自己将在柏林死去的决定之后,他邀请盖世太保的头子缪勒到自己那里去,同他一道研究并确定了自己逃离柏林的计划。元首将自己的替身留在了柏林,从加托机场登上了飞机,离开了被苏联军队包围的  相似文献   

10.
同时,德国方面还进行了广泛的虚伪的宣传活动。他们竭力把事情说得似乎苏德关系从来没有这样稳定,并且还想使这种关系蓬勃发展,1941年1月10日签订的经济协定就是这一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德国公司的全权代表,如“法本拖拉斯”指出:“俄国人打算在1942年讨论贸易契约,可见,莫斯科有意同德国制定贸易关系的长期计划。”1941年初,“德国通用电气”、“克虏伯”、“曼内斯南”、“西门子—苏科尔特”、“林美达尔—巴尔基哥”,“切依—依坎”、“捷尔门肯”等大公司的经理们经常出访苏联驻柏林大使馆。苏联大使馆的代表也常收到德国各地区上述公司的企业的邀请。恰在这一时期,苏联商务代办处向“曼内斯南”公司订购了批量的和便宜的钢管。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东西方关系缓和并不意味着德国问题的解决。德国问题中最为敏感的是柏林问题,美苏等大国都在此有重大利益。由于柏林地位的特殊性,为苏联以柏林问题向美国施压提供了绝佳的场所。而在美苏核对峙下,联邦德国谋求核武装以及美国对此的支持,则让赫鲁晓夫如坐针毡,感到有必要加以制止。  相似文献   

12.
(1937——1938年战争阴云密布,动荡的世界时局,迫切要求各国政府对战争抱什么态度,采取什么政策,立即做出决择。因此,战前情报战和外交战异常活跃。《美国驻莫斯科武官(?)·费依门维尔的秘密报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这篇《报告》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关系及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和立场的重要文献。——译者)№1 摘自访问飞机厂的报告1937年5月8日(……)共同的结论:第十九号飞机厂是个模范企业。(……)我在苏联参观的所有工厂中,它的生产技术水平最高,管理也可靠,看来,它是一个生产率最高的企业。这个工厂从飞机发动机生产转为流水作业线以来(这个过程是从1937年3月1日开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2月,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第三次社会主义国家哲学家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国际会议。第一次会议(柏林,1979年)专门分析了社会经济结构概念的方法论的作用。第二次会议(斯莫梁尼查,捷克斯洛伐克,1981年)专门讨论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有关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英、美、苏便提出对未来的德国实施割裂以彻底破坏它再次发动战争、威胁和平的能力。不过,三大国同时担心过度惩罚德国可能重蹈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之殇,于是逐步将惩罚方式更替为临时性地分区占领与一致管制。因四大国相互之间存有原则上的利益分歧且害怕对方构成威胁,前后五轮解决德国问题的四国外长谈判以失败告终,分区占领从临时性构想变成了长期存在。西方三国试图把自己手中的三大占领区(英法美)合并以增强对付苏联的力量,苏联发动第一次柏林危机进行抵制,这又进一步促动西方定下分裂德国道路的决定。1949年两个德国在东西方的控制下分别成立,战后德国分裂的局面也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5.
"柏林墙"事件后,第二次柏林危机开始走向消退阶段。为了尽快在柏林问题上与苏联达成临时协定,肯尼迪政府竭力推动对苏谈判政策。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肯尼迪政府力图排斥联邦德国的影响。然而,没有阿登纳政府的合作,美苏谈判就无法取得进展。在涉及到联邦德国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美国政府不可能绕过联邦德国。  相似文献   

16.
1937年底到1938年5月中旬,抗战正面战场进行了徐州会战。徐州会战彻底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为中国军队部署下一阶段的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过去发表的论著,几乎都是论述徐州会战是怎样在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指挥下进行的,很少涉及其他方面,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在徐州会战中的作用,仍有充分体现,本文试对此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44年上半年,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部就战略空军的作战目标和任务出现了尖锐的意见分歧。铁路目标、石油目标、城市目标三种主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艾森豪威尔协调各种观点,作出了以运输目标为重点、附带石油目标、默许个别城市目标的“轰炸战略”决策,对“霸王”行动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苏联农业长期落后l、苏联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的最高水平苏联十月革命前的粮食总产量在1913年达到最高水平,即8,600万吨,计算,每人为540公斤。革命后,从1917年至1954年的三十七年内,按人口平均除个别年份(1937、194。、1952)的粮食总产量略高于这一水平外,长期达不到这一水平,而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则一直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几乎都知道这张照片——两位苏联红军英武地站在刚刚攻克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屋顶,高高举起苏联国旗让它随风胜利招展——这便是半个世纪前,苏联著名随军记者叶甫根尼·哈尔杰用他的小莱卡照像机拍摄的。这幅照片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至整个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性照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阿登纳政府与西方盟国特别是与美国和英国之间,在解决危机问题上出现了分歧。阿登纳政府主要采取影响西方盟国决策的方式来参与危机的解决,在事实上保留了对西方三大国政策的最终否决权。阿登纳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不能让西方盟国牺牲联邦德国的利益与苏联达成妥协。从这个意义上讲,阿登纳政府的第二次柏林危机对策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