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44年8月,在万众欢腾声中,戴高乐凯旋巴黎.法兰西这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伟大民族,在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浩劫之后,终于获得了复兴和再生.确实,戴高乐使法国重新站了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为使法国获致统一和复兴,他面临着三大障碍: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国内的投降主义势力以及来自盟国内部特别是美国的干预和制肘.事实的不幸恰恰在于:美国统治者为确保对战后法国的控制所设置的种种阻力,是戴高乐所经历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1944年8月,在万众欢腾声中,戴高乐凯旋巴黎。法兰西这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伟大民族,在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浩劫之后,终于获得了复兴和再生。确实,戴高乐使法国重新站了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为使法国获致统一和复兴,他面临着三大障碍: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国内的投降主义势力以及来自盟国内部特别是美国的干预和制肘。事实的不幸恰恰在于:美国统治者为确保对战后法国的控制所设置的种种阻力,是戴高乐所经历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戴高乐组织了反对纳粹占领的自由法国运动。一年后 ,美国参战 ,成为反法西斯国家一员 ,随后 ,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形成。然而 ,在这个阵营中 ,美国与自由法国之间多次发生激烈冲突 ,美国阻止自由法国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 ,阻挠自由法国武装夺取维希政权控制的西半球岛屿 ,在法属北非扶植亲美势力 ,拒不承认戴高乐的抵抗运动领袖地位 ,拒不承认戴高乐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这一切表明 ,美国在推行反法西斯的对外政策的同时 ,仍坚持它对中小国家的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人们对文明的认同,必然会发展出一种诉求统一的政治理念。在欧洲建设的过程中。为保证与美国和苏联相抗衡,戴高乐认为欧洲国家进行政治联合至关重要。相反,1963至1967年期间,戴高乐将军多次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钉子?”,一匹“特洛伊木马”,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直到戴高乐政界生涯结束后,英国才于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这是各国国家利益、国内外因素、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家领导人的一些主观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法中建交的幕后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央情报局的说法,1963年10月,戴高乐是在“背水一战”。如果他想继续成为“欧洲的头面人物”,他必须作出“绝望的”创举。那些美国间谍以为这一创举事关西德  相似文献   

6.
两次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1890—1970)不仅在法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戴高乐与其同时代的其它国务活动家相比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作为一名军人,戴高乐堪称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武将,经历非凡,战功卓著。1912年戴高乐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中三次受伤,三次受到嘉奖。二十和三  相似文献   

7.
戴高乐的平衡外交战略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高乐不但是法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世界外交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战略家。在戴高乐的所有政绩当中,他的外交战略思想可以说是最精彩、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事实上,戴高乐外交战略思想的最显著特征主要是体现了其"平衡"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二战后法国的非洲政策为切口,探讨了戴高乐与战后法兰西殖民帝国的非殖民化问题,认为戴高乐是非殖民化运动的倡导者。作者指出:戴高乐的非殖民化政策具有被迫性和局限性;是在民族独立、非殖民化成为世界潮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实行的;任何一个殖民主义者,都不会自觉自愿地放弃殖民统治,即使像戴高乐这样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不例外;但他能顺应世界历史的潮流,顺应民心,不愧为是一位战略家。  相似文献   

9.
一一九五八年六月一日,戴高乐受命于国民议会,组织政府。长期以来主张加强总统权力,反对议会制政体的戴高乐负责起草了新宪法,于同年九月二十八日经公民投票通过,法国自此进入第五共和国时期。尔后,在一九六○年、一九六二年、一九六三年又分别对五八年宪法(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法国一九五八年宪法在总结第三、四共和国宪法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9,(6)
1962年8月,法国殖民者传奇人物萨兰将军被捕,反对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极右翼武装组织决定铤而走险。他们雇了数名枪手埋伏在爱丽舍宫通往奥利机场的路上,向戴高乐乘坐的雪铁龙DS女神车狂射了140颗子  相似文献   

11.
夏尔·戴高乐(1890—1970年)是当代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在欧洲和法国进入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即两次世界大战引起欧洲政治地图两次重划,法国政权频繁更迭及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的严峻局面下,造就出来的一位传奇式历史人物。他为了法兰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为了为法兰西寻找到通向尊严、自由和强盛的道路,曾两次上台执政,又两次自动辞职。纵观戴高乐一生的政治生涯,可以发现他始终坚持了“对于外交活动总是比对国内事务更加关心。他研究法国历史,基本上是研究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本文就戴高乐的外交理论、制定政策依据及成就进行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戴高乐的一生中,民族抱负是他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石。文章从戴高乐强烈希望法国荣耀、强盛的“民族抱负”观入手,着重阐述了戴高乐及第五共和国的总统们为法国争取大国地位,推行独立外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戴高乐对第三世界国家政策调整的内容、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认为,戴高乐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顺应历史潮流,完成“非殖民化”过程;不顾美国反对,与新中国建交;力图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关系,这对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和成望,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格局,恢复和扩大法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1971年2月在巴黎建立的夏尔·戴高乐研究所,对阐明戴高乐的生平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该所领导人员声称,这个研究所是私人机构,不受国家补贴。该所的口号是戴高乐所讲的:“主要的关怀是对  相似文献   

15.
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期间,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奉行了对美独立外交政策:联合欧洲各国对抗美国,以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经济上发起对美元的挑战;单独与东方世界接触,以扩大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6 1年英国第一次申请加入EEC ,主要是侧重在经济方面 ,以摆脱经济困境 ;而戴高乐更多关心的是政治联合 ,以形成强大的欧洲 ,实现法兰西的复兴。在戴高乐看来 ,《拿骚协定》证明英国倾向于大西洋集团 ,而非欧洲。因此他否决了英国的申请。对EEC定义的分歧造成了英国申请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戴高乐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生对法国有一种理想”。1940年,他带着这一理想,流亡到了英国,以建立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法国;1958年,他打算在法国实现这一理想。可是,到了1969年时,法国却起来反对自己的“共和王朝”。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和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在二战后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倒向了苏联,法国与美国结成紧密联盟.之后冷战的两大阵营内,他们各向其盟主苏美发起争取独立自主的实践斗争.他们的斗争遥相呼应,策略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在核问题、与第三世界关系、利用美苏矛盾发展本国利益等方面.中法两国的独立外交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两国的国际地位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相似的斗争策略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毛泽东的独立外交加速了中苏关系破裂,而戴高乐的独立外交使法关联盟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9.
戴高乐在20世纪50年代出炉了他的欧洲战略,这有着现实的国内外原因。戴高乐欧洲战略的实质,就是要以法德合作为基础完成欧洲大陆的政治联盟,继而实现复兴大法国的梦想,其实施对法国、欧洲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戴高乐坚持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欧洲联邦主义一体化运动。再次执政后,他积极支持一体化运动。这并石代表戴高乐邦联主义思想的改变,而是想以此影响一体化,政治联盟计划便是他的邦联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戴高乐的邦联主义思想根源于其民族主义理念,服从于他的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