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新中国加入联合国问题上曾长期存在矛盾心态:一方面,热切希望新中国尽早加入联合国并在其中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迟加入甚至不参加联合国。究其原因:首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阻挠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其次,新中国加入问题须经联大2/3的多数票通过;第三,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有美国和蒋介石代表;第四,毛泽东采取"不急"方针旨在剥夺美国政治资本;第五,毛泽东认为中国不进联合国并没有什么损失;最后,毛泽东业已认清联合国不过是美国手掌里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6 0年代中期 ,美国对华政策有所调整。与此同时 ,美国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的态度也有所松动。学术界对研究委员会决议在中国进入联合国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尚缺乏研究。建立研究委员会是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率先提出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国同意并支持提案 ,这表明了美国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态度有所松动 ,同时美国以此采取拖延的战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阻止并延缓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有选择,就有抛弃,这一体现人心向背的辩证法则在竞争激烈的投票表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5月3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改选过程中,一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在改选中被淘汰出局,从而在联合国这一世界大舞台上陷入比较孤立的尴尬境地。众多联合国会员国用自己手中的合法而又神圣的选票剥夺了美国肆意评判别国人权状况的资格,这表明自诩“人权权威”的美国在国际上强行兜售的单一“人权标准”在联合国越来越没有市场。 更令美国尴尬的是,长期在人权问题上受到美国批评的苏丹和巴基斯坦两国此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当选,而且苏丹是经过参加投票的联合国会员国以协商一致、无须投票表决的方式当选的,说明在参加投票的5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就连美国的西方盟国在人权问题上也不买美国的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批新独立国家成为联合国成员,美国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延期审议”方案在联合国难以为继。就在此时,英国在1961年改变了原来支持美国的立场,不仅反对美国的“延期审议”方案,而且公开赞成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迫切需要英国的合作以获得成功,因此,美国在政策调整时不得不与英国充分协商。通过这种协商,英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政府明确表示反对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埃及人加利继续连任,并力图说服其他国家也跟着它这么做。美国的这种小动作引起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大部分成员国的反感和反对。美国作法与其70年代支持奥地利人瓦尔德海姆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承诺在未来的岁月里承担联合国会费的39.89%。然而,当联合国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美国所承担的会费比额由39.89%下降到22%。在其间的数次改革中,1972年的改革是几次改革中变动幅度最大(由31.57%降低到25%)的一次改革。本次联合国成员国围绕降额问题的斗争,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的缩影。美国对联合国会费政策的实质是美国影响和控制联合国,并利用其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本质上是一种以资金的注入换取权力的输出。美国对联合国的会费政策,是反映美国人联合国观变化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地图上,缅甸的佤邦是片神秘的土地,而统治这片土地的人更是头戴神秘光环:美国《时代》周刊称他是毒品王国的君主。然而,9年前的一天,他却突然以自己的人头向联合国担保彻底缉毒。如今,他掌管的这个独立王国几无毒品,创造了令  相似文献   

8.
法国拆除吉普赛人的营地、遣返驱逐吉普赛人的行动招至了联合国、欧盟及法国各界有识之士的批评谴责,萨科齐总统却没有让步的意思。因为民调一再显示,这一举动受到大多数普通法国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官方把这一事件归咎于中央情报局提供了错误的情报。从克林顿总统到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从北约的将军到五角大楼的发言人,他们全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次失误,但对中国人的无辜遇难却并没有丝毫内疚,反而要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其他人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支持北约的轰炸。这不能不让人猜测克林顿等人在公开场合所表示的"遗憾"、"歉意",是否发自内心,是否仅仅是在做样子给人看。美国领导人的这种表现自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美国媒介如今最关心在中国的美国人是否会有危险。CBS电视网5月9日上午通过电话专访了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请他论讲北京学生用石块袭击美国大使馆的情况。ABC电视网的著名主持人,驻白宫首席记者唐诺森(Sam Donaldson)则在专访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时一上来就问:"你能保证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的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全吗?"李肇星表情严肃地回答说:"你们一直在谈你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不问  相似文献   

10.
谁会想到,一场伊拉克战争,竟让原本充满希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欧洲在支持还是反对战争的问题上发生公开分裂,而且分裂的程度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前所未有。战争爆发前,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为主的欧盟“核心国家组成“反战阵线”,坚决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以及即将成为欧盟成员的多数中东欧国家组成“主战阵线,发表联合声明坚决支持美国的对伊战争;而像芬兰、丹麦之类的一些中小国家则在战争问题上保持“中立,不愿多言多语,表现出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抛开联合国一意孤行,它是否会完全放弃联合国?纽约大学教授汤姆·弗兰克说:“离开联合国对美国没有好处。没有美国,联合国可能变成一个遏制美国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巴要求调停 印总理拒绝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阿尤布汗5月31日表示,巴愿意接受联合国或是美国的调停,以结束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核竞赛。 他说:“我们已要求联合国秘书长设法让印度人同我们坐下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我们也向克林顿提出了请求。”  相似文献   

13.
在1946年至1948年联合国制定<世界人权宣言>的过程中,美国与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人权思想进行了交锋.经过联合国大多数国家的斗争,联合国制定了一个不仅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且包括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人权宣言.由于美国的有关人权法律缺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规定以及美国存在着人权问题,在<世界人权宣言>通过后,美国曾公开拒绝执行<世界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14.
约翰逊政府时期 ,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有意疏远台湾 ,美台之间结束了“蜜月期”。美国不顾台湾的反对 ,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支持研究委员会决议 ;同时停止了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 ,并大幅度削减了对台湾的军事援助 ;此外 ,约翰逊政府最终搁置了台湾反攻大陆的计划。美国对台湾政策的一系列调整预示着美中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老朱拍案     
《可乐》2006,(2)
安南:老实人真急了2005年12月3日,在庆祝传统的联合国职员日时,面对关于联合国目前面临的预算案危机的提问,安南强压心头怒火,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个国家建议联合国应以3个月的临时预算来替代正常的3年期预算,这不是在为联合国考虑。联合国的职责不是改革,联合国的职责是完成联大、经社理事会和安理会授权的任务。"老朱感言:一向以温和著称、日日艰难地在世界各大政治体博弈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安南这回是真急了。这也难怪,您瞅瞅,这段时间,为这几个钱儿,几个国家都干了些啥?先是日本因为没能争取到入常的名额恼羞成怒地叫嚣要减少会费的交纳,后又有美国对联合国没能授权自己攻打伊拉克暗耍秋后算账的小把戏,将联合国机构和人员的改革作为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利用最新解密的美国政府档案,论述1960年代上中期美国政府与台湾国民党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国际形势的发展使得约翰逊政府不得不在中国代表权问题采取新的手段,而国民党却希望美国能够继续以“重要问题案”在联合国内维持“纳蒋排共”的旧局面。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约翰逊政府决定支持具有“两个中国”意味的“研究委员会”的决议案,作为防止其政策失败的主要手段,并迫使国民党接受。与此同时,美台双方为了保住国民党在联合国的席位,还通过PL480为国民党在非洲加大“援助外交”提供财政资助,暂时维持着美台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与国联及联合国的关系看其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纵向深入地剖析了美国与国联和联合国这两大国际组织的关系,认为20世纪美国企图使国联和联合国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将国联和联合国当作美国夺取世界霸权的工具,这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在其国际争霸中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道德原则成了“形容词”,只有很少的人愿意为某种崇高的理想价值而无私奉献。有些人甚至把道德作为一种谋取私利的工具,真正讲道德者往往吃亏,被视为“傻瓜”;而一些毫无道德观念者却总是得到好处,甚至被人当作成功者、强者。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维护和实现世界和平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术界对于联合国的研究开展得较早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冲突与和平问题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却日益受到重视;而将联合国与世界和平结合起来考察,尤其是着力探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这样的成果似乎并不多见。江苏教育学院黄光耀教授的新著《联合国与世界和平》一书(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无疑在这方面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该书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  相似文献   

20.
尼泊尔是一个人力和物力资源都十分有限的不结盟国家。自加入联合国以来,尼泊尔坚定地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支持联合国裁军与核不扩散政策,在国际反恐问题上与联合国保持一致,并以此堆护其国家安全,这是尼泊尔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