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千张糖纸     
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外婆的四合院里到处都有我的笑闹声。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  相似文献   

2.
六年级女生(16至18岁)是特立独行的一类人。最近,我受人哄骗,要去给吉尔福德镇附近一所女校的六年级学生讲话,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我决定给她们列一份我希望自己在17岁就能了解的10件事。我起草了一份清单,在办公室的一些员工中传看,让他们发表看法。他们立即枪毙了10项中的至少7项。我也不打算在这里再提了,不过里面包括偷偷脱毛和性传播疾病等。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成绩好坏,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当然每个孩子都会有天分上的差异,但实际影响孩子的,却不只是这个因素而已:为了寻找答案,我针对家里有就读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孩童的1443位母亲,做了一份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4.
怯懦人生     
我生性怯懦,胆小怕事,所以很多事情就难免吃亏。 上小学一年级时,教室在村东一座大庙里,教室后是一望无际的野地。那年,队上在校后种了几亩甜瓜,头茬瓜刚熟时,甜香的气息就一阵阵在教室里弥漫,惹得同学们心痒。有一天,老师有事叫我们自习。一个比我大四岁的男生忽地站起来说:“男生都跟我去爬瓜,谁不去揍谁!女生学舌多嘴没好儿!”说着还伸出拳头冲大家比画几下。  相似文献   

5.
孔庆东 《中外书摘》2014,(4):100-101
我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我的那些老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学里的老师记得最清楚,中学的也记得大部分,只有小学老师的身影,渐行渐远,快要消逝在地平线了。而其中记得最模糊的,就是我最早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只教了我第一个学期的高老师。  相似文献   

6.
杭大庆 《女性天地》2013,(11):14-14
妻子去外地已经十多天了,昨晚临睡前,儿子亲热地搂着我,一脸的甜蜜,笑眯眯地对我说:“和爸爸在一起好幸福。”我心中也是一片温柔。儿子已经上一年级了,还能如此依恋我、信赖我,我真的好开心。  相似文献   

7.
咨询室的电话铃响起来了,当我拿起听筒时,就听到电话那边传来急切的声音:“陈老师,请你帮我解决解决孩子的问题吧。”没等我问孩子的情况,孩子的妈妈接着就说:“这孩子哪都好,就是慢慢吞吞地,不催不动,这才上四年级,作业总是做到十一二点,这可怎么办呀?到了初中那么多作业,孩子不疯,我都急疯了!”我心里一颤,又是一个急躁的父母和拖拉的孩子!在电话里安抚了妈妈后,我建议她带孩子来咨询室谈谈。妈妈同意了。  相似文献   

8.
熟悉我们弟兄三个的人都知道,三兄弟中最笨的要数大弟。大弟比我小两岁,六岁的时候,我就能认识从零到十的数字,能背诵简单的唐诗。小弟比我更聪明,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四岁他已经能歪歪斜斜地在纸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大弟,七岁念小学一年级,上学第一个星期,就因为不能正确发出“啊喔阿”的拼音,被老师将手板打得通红。  相似文献   

9.
赵虹 《老年人》2005,(6):27-27
儿媳出国,儿子出差,两口子都不在家。上初中一年级的孙子霄霄给我打电话,说学校要开家长会,让我参加。嗨,退休后多年没有去过学校了,这一去,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大变样了。孩子们说的是“另类语言”,让我这个老太婆感到完全陌生,根本听不懂。那天,我和霄霄刚到学校门口,一个同学  相似文献   

10.
网恋启蒙书     
遥远的二十年前,在我还上小学三年级时,大我10岁的姐姐进入豫南一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上班。每天下班,她都带回一本书给我看,第二天上班时再带回单位。一个慈母般的姐姐,一个如饥似渴的妹妹,姐妹同心,从琼瑶到路遥,挖了近十年的社会主义墙角。  相似文献   

11.
我外孙大林子(乳名)属蛇,12岁,五年级。他说最近一跟他爸上街吃饭,他爸就总有破事,把他一个人留在饭馆里,然后就有生人问小孩你多大了在哪上学等等,弄得他有些紧张。他姥姥——我老伴听了勃然大怒,说你那狗爹太不像话,下回他走你也走!大林子说对,月亮走我也走。咋不说太阳?大林子说我家我妈是一把手,是太阳,最近太阳有点忙,顾不上给我们做饭。  相似文献   

12.
找一个借口     
那年,我读大学三年级。也许是夜里看小说看的太晚的缘故,一早起来头有些痛,上午的课勉强听了两节,就去看医生了。校医院在学校的一角,掩映在一片柳树丛中。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女生,她一边等待叫号,一边读一本小说。我注意到,那本小说就是我昨晚读的那本的下部。  相似文献   

13.
调查六记     
一位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妇女在接受调查时,虽然我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但她硬要边看问卷边听我问,每看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都会问我是什么意思,弄懂想好之后才告诉我她的答案。看她那股认真劲,真像个小孩在进行识字练习。因此这一份问卷长达两个多小时。在曲靖陆良的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非常低,但是我觉得他们非常想学一些文化知识,主要是没机会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常识与世故     
常识是极易受到轻蔑的。对与我年龄相仿的人来说,常识的不被重视大概与小学四年级学过的一门课有关,那课程名叫《自然常识》。因为是副课,又因为是还要考试的副课,常识课有些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对它的态度也难免就像对待一件玩过就扔的玩具。五年级,这门课不开了,于是皆大欢喜。但“常识”这个词,算是在脑海里扎了根,尽管潜意识里,它常常成为“自然”的后缀。  相似文献   

15.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这以后,孙红雷开始变得孤僻、沉默。  相似文献   

16.
《华夏少年》2007,(8):68-70
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六年级!谁的时间会够用?于是我们都开始同时间赛跑,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我就是在和时间比赛中失败的人。  相似文献   

17.
别人家都是爸爸出门上班、妈妈在家带孩子,我们家则是完全反过来的。六年级的一个早上,我和往常一样跟爸爸妈妈说再见去上学,晚上放学时接到电话说爸爸在医院抢救,一个月之后才又见到爸爸妈妈回家。这时我才知道,爸爸是慢性肾病患者,已经到了晚期肾衰竭阶段。他说肾脏就像水壶的过滤芯,都不工作了,需要用人工过滤芯来替代。  相似文献   

18.
沈嘉柯 《女性天地》2014,(12):17-17
我的学生时代,有一件事很好笑。那天下课后,沿着老街、老路、老景致一直走啊,一直走。经过一些贩卖食物的小店铺,我嗅着熟悉的香味,顺道买点小吃解馋。回家的路其实挺远,我到初中一年级时,仍旧只会虐待双腿。我不是没有想过学一下骑单车,让家里人给我买一辆新的、很拉风的单车。那时候,在中学生里面,我的个子也算比较高的了,腿也不短。  相似文献   

19.
恋爱 1951年,还在大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我和同班的一个外号叫皮蛋的女同学坐在操场边上看打球。虽然她年龄比我大了五岁多,又是团员,可我俩最谈得来,几乎是无话不谈。她常常开导我,我也乐于听她的话。这时她发现我坐姿不佳,便碰碰我说:“坐好,坐好,瞧你坐得和野小子一样,哪个男生能看得上你?”  相似文献   

20.
徐庆友 《老年世界》2013,(10):22-23
1945年,我十三岁,在巴林左旗林东镇启文小学念五年级。暑假的一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很严肃地对哥哥和我说:“庆来、庆友,你们俩这几天不要上街。日本投降了,街面上很乱。别惹事,在家待着,听见了吗?”父亲一双眼睛紧盯着我们,看得我们直点头,他似乎才放心下来。父亲吃完饭匆忙上柜去了,我家在林东街有个比较大的店面,叫“恒兴德”,经营布匹绸缎的买卖,父亲是大掌柜,怕买卖出事,所以这几天净在柜上守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