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时代呼唤新哲学的产生,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社会实践的探索,还是哲学理论的探讨,都在呼唤中国哲学的创新和当代中国新哲学的产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为当代中国新哲学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其哲学创新的现实根源,当代中国并存的三大哲学体系是其哲学创新的理论资源.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指导,现代西方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补充,中国传统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可以预言,上述三者的有机统一和优势互补将建构起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时代.发展的时代需要发展的哲学.建构中国自己的当代发展哲学,既是"二战"以来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中国自己的当代发展哲学必须具有当代中国自我特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本质关系,阐释当代中国人在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的当代发展哲学.建构中国自己的当代发展哲学,离不开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3.
由高清海教授主编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的上册(以下简称《基础》)已经问世了,这是我国哲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成果, 改革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流。作为当代时代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无愧于历史赋予的使命,必须在改革浪潮中发挥作用。敏感的中国哲学工作者们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对哲学改革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和热烈的争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高清海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从体系改革入手,对原有的哲学教科书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造。高清海教授和《基  相似文献   

4.
<正> 樊瑞平、要兴磊等几位同志写的《中国当代哲学》,是一部系统研究新中国四十余年哲学发展的开拓、创新之作,第一次为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理出了一个中心线索,勾画出了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大致轮廓。他们把中国当代哲学放在中国当代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把中国当代哲学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并进一步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条主线,把中国当代哲学区分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的确立到初步繁荣、曲折发展、被歪曲颠倒、恢复本来面目和新的发展六个环节。这种对中国当代哲学发展之四个时期五个阶段六个环节的概括,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既体现了哲学与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这一博大精深科学理论的精髓.它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她所引起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以其深刻的哲学创新为前提的.因此,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理解,才能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和贯彻.本文试从这一科学理论的哲学特征谈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其中国化和当代化是题中之义。哲学视界中的当代起始于 2 0世纪中后期 ,一直延续至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 ,即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其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应用和发展 ,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理论都是行之有效的当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和中国化 ,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臧峰宇 《学术月刊》2012,(12):46-51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使之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拓展深化,日益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文化自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文化思路具有学术深度和现实力度,这种思路为政治哲学的现实阐释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呈现出中国日常生活的历史事实。离开中国的文化土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无从谈起;忽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展开只能是一厢情愿。深入解读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文化语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寻找思想的力量,在政治哲学的学术阐释中提升中国形象的文化内涵,于公平正义的现实诉求中深化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主题,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者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对改革、开放和发展所进行的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其固有的实践原则和唯物辨证原则,实现了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正确把握、积极反思和科学预见,从理论的层面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科学世界观的伟大功能。  相似文献   

9.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许多国外学者看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既受到邓小平鲜明个性风格的影响,也得益于他所始终坚持的改革哲学,更离不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坚持.  相似文献   

10.
道家与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乃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都需要道家的积极参与.因为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道家是建构当代新道家的“生长点”,道家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更易于同西方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必然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不断地吐故纳新才富有生命力,中国哲学也概莫能外。我国所进行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不仅全新的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而且,市场经济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直接的冲击,这使重建当代哲学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继承性,因此,我们可以预言,不论中国当代哲学的重建多么具有时代气息和全新内涵,它都不能完全抛开自己的文化源头——中国传统哲学。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张岱年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在长达七十余年的不懈探索中,致力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汲取中西哲学精华而创建新的中国哲学.他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哲学、民族精神等多方面阐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力图实现传统哲学的当代转化,其有关论述对现代中国哲学的新建构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在场的主要方式.教科书改革范式的出场,旨在打破前苏联和中国几十年来用僵化和教条化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以解放思想和改革精神重写教科书.教科书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因素:一是重写新的时代精神;二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体系;三是重建学科体系.经过包括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一书在内的诸多学者的努力,实现了学术史范式图谱的格式塔转换,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发展.概括地讲,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四大轴心范式,并对应生成四个坐标和四个理论学术图景.轴心—坐标—图景转换形成构变,变化整体构成范式图谱,这些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史创新的谱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虽然客观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呈现出从狭义向广义拓展深化的趋势,但中国化仍在一定范围内仅仅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一种倾向。这种表浅的认识背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谓宿命问题,即学术性、思想性、实践性、政治性之间的多重矛盾关系。倾向论矮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化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和价值只能在实践的生成运动中才能得以敞开。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传统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和思想进程之中。应该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及其问题,深刻阐发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和价值,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范式,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普遍认同和遵循的研究规范。  相似文献   

19.
<正>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和政治思想、文化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必将对我国流行的哲学体系和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哲学改革的气氛已遍被华夏。可以预见,我国的哲学即将走出低谷,而向新的高峰迈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如何向前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的面貌将如何变化,至今尚难以预料,但是其中的某些发展趋势却已有端倪可察,这就是当代中国哲学的三个可能的发展趋势:多样化、精确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20.
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在自身的进路中,应做好四个统一(改革哲学与革命哲学,这二者与中国现代哲学整体,中国现代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在与世界的互动中,要关注世界思想史的层级与类型,特别是要从西方、中国、印度的差异中,去体会世界思想的多样性,并在这多样性中,彰显中国哲学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