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峰 《科学咨询》2003,(5):20-20
多少年来,中国人正当的财富追求一直处于一种被压抑、被束缚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人开始呼唤"阳光下的财富",但财富走向阳光的道路并非坦途,就是那些靠辛勤致富的人也还要经受着人们的怀疑.  相似文献   

2.
在这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这财富涌动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创造财富,更应该去品味财富文化、去阐明财富责任去建设健康的财富伦理。如果我们的财富文化观念与财富责任意识长期被弱化,而走向过度逐利化,这显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良好的财富文化,财富有时候反而是一种灾难。“仁”与“富”之间——和谐社会呼唤健康的财富伦理  相似文献   

3.
人在哪个天地中最容易异化?财富天地。面对一堆金子,两只贪婪的眼闪出绿莹莹的光。这是最常见的文学描写。许多人把“人为钱还是钱为人”等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被搅得闹不准北。为防止走火入魔出现异化,在财富堆中打滚的人就特讲究固本培元。这个本,应当就是人本。 最痛快的事莫过于察觉到现状被打破而新世界开始出现时的那一刹那的心情。创新是财富的灵魂,是构成历史发展的催生剂。而人本创新则是财富缔造的核心规律。 经济学原理是财富实践成就的提炼,整个经济学史其实就是人性  相似文献   

4.
马涛 《决策探索》2013,(21):44-45
土豪为啥老是被“损”?从财富角度讲,土豪们具有可观的财富,却缺乏合理管理和消费财富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决策与信息》2003,(11):14-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巨大变迁,“财富涌流”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一个创造财富、享受幸福的时代必将更加阳光灿烂。然而,近期连续发生的富豪被杀、富人名车被砸事件,使得怎样面对财富和富裕起来的建设者,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期“特别报道”就创造财富、保护财富、超越财富的哲理和富而思群、富而思仁、富而思进的“富”“福”典例进行综合介绍,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马术在欧美被公认为“第一贵族运动”,无论是欧洲皇室贵族还是城市中的金领新贵,马术,仿佛都是他们身份和财富的一张标签。在我们国内,马术运动开展得很少也很晚。不知有多少人欣赏着马术的时候,心里  相似文献   

7.
<正>道德资本需要投资,也需要管理;善用道德资本,才能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近年来,企业慈善家之类的排行榜不断见诸报端。与此同时,企业的爱心与道德,也渐渐被视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品牌形象,甚至被人称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对于许多企业管理者来说看似一个新鲜词汇,事实上,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多年以前就有这样一句名言: “有钱人应该要感谢社会大众,是他们给你带来财富、地位。”而这种观念的延伸,就是今日提及的企业“道德资本”。  相似文献   

8.
身重于物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与功名利禄打交道,如何对待功名利禄,却大有学问。态度不一样,追求不一样,最终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从古至今,许多人都以追求功名利禄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所谓“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遣臭万年”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名垂千古”就成了许多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功名利禄呢?在《列子·杨朱篇》中记载了杨朱与孟氏的一段对话:人为什么要功名?曰“以名者为富”。功名可以带来财富。既然有了功名、财富,为什么不停止呢?曰:“为贵”。有了功名、财富以后就可以得到尊贵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功名、…  相似文献   

9.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重在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有很大的差别.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未能有效解决多数人分享财富的问题.而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较好地解决了多数人分享财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蛇的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下智慧果,在睁开双眼看见世界时,上帝将他逐出了伊甸园。这一则《圣经》故事在今天读来,可以有这样两层寓意:其一,人的欲望和智慧的苏醒,在带来快乐的同时也随之带来痛苦;其二,人一旦从自然中分离而出,“人类自我中心”意识使欲望不断膨胀,必然要遭受大自然法则的惩罚。历史发展反复验证和不断呈现宇宙秩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在人类财富历史进程中,这种制约显得尤为突出和严厉。“财富”,在英文“FPRTUNE”单词的含义里有“遗产”和“幸福”两种词条,这不仅仅指“财富”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属性,这里隐含…  相似文献   

11.
故宫“扒粪运动”的背后所折射的,却是民意的焦灼和深重的被掠夺感。个人财产不能免于掠夺侵犯,全民财富也难免成为利益群体的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12.
唐筠  吴邦 《经营管理者》2013,(10):54-57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有旬名言:“富豪榜就是杀猪榜,我可不想上。”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这位富豪却难以避免“被排行”。胡润研究院近日在北京发布《2013胡润百富榜》。王健林以135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加封中国新首富,是胡润百富榜开创ls年来诞生的第十位新首富,财富创历年新高。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异常强烈,财富的积累异常加速,同时人们对“巨富”的不满、甚至“仇富”心理在增长,财富持有者对能否持续拥有财富(“富过三代”)的担心也愈加强烈。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在于,我们这个有着长期追求“均富”历史背景的国度,正处在由“先富”向“共富”过渡的前夜。伴随这个转型的阵痛,正在催生着新的财富观,即新时期我们如何致富、享富与持富。  相似文献   

14.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李光耀总理打了一个报告,报告中认为,新加坡是一个旅游资源贫乏的国家,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新加坡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太阳光外,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报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新加坡不适宜发展旅游业。李光耀总理看了这个报告后,对旅游局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无所作为非常生气,他在报告上批道: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有阳光就足够了!后来新加坡真的打起了“阳光”牌,在“阳光”上做足了文章。他们充分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栽树、种花、植草,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把新加坡建设成世…  相似文献   

15.
一扯到儒学,吵吵闹闹的东西就特别多。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世不少人由此认为,这是强调重义轻利,儒家不重视财富,更反对人们对财富的一昧追求。紧接着又有人说:不对,儒家最重视财富,何以为证?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相似文献   

16.
在一场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中,他们执着地介入,捕捉那巨大的财富机会。  相似文献   

17.
迪斯雷利说过:“财富的增长和闲暇的增长,是人类文明的两大要素”。人类文明的进步,仇视财富无疑荒唐,膜拜财富也同样荒唐  相似文献   

18.
数据     
《领导文萃》2006,(10):11-11
我国上半年外贸顺差大涨55%我国6月外贸顺差同比增长49%至145亿美元,刷新了5月创下的当月顺差高点130亿美元。上半年的外贸顺差也被推向了历史新高614.5亿美元,同比大涨55%。(《经济要参》2006年第51期)“阳光采购”让政府去年少花380亿元我国各级政府去年花的每100元中,有8元是通过政府采购这种“阳光下的交易”完成的。政府采购去年一年节省了财政支出资金380.2亿元。(《半月谈》2006年第16期)数据  相似文献   

19.
王磊  周立枚 《经理人》2006,(11):40-42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刷牙、洗脸一样,富裕人群打理他们的财富,也已经成为生活中稀松平常的部分。考量他们财富管理的习惯,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创富”和“守财”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财富也不是金钱的同义词,而这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金钱只是财富众多的标记或者象征表达意义之中的一种。事实上,财富有时候能够买到金钱所买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