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图书馆的近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馆由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过程中,维新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两个关键时期。维新变法时期,维新士人在洋务官员开眼看世界的基础上,愈加认识到了发达国家图书馆在开启民智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观念加速输入国内,是为图书馆的萌芽期;"五四"前后,随着一系列图书馆法令的颁布,各级各类新式图书馆的建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近代图书馆进行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最终完成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此为图书馆的转型完成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的原因有三:战争的破坏和经济的萧条;新的藏书观和新型藏书楼的产生;晚清和民国政府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研究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的原因,有助于深入揭示中国藏书事业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力,是中国藏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图书馆是应社会的信息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从个别、分散、单一的藏书楼发展为近代图书馆,并向现代化图书馆系统发展。 目前,我国图书馆面临着迅猛发展的科技和社会改革的冲击,而现行的图书馆学理论与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先生是 19世纪与 2 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的学界领袖 ,又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 ,曾任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国际图书馆中国分馆筹备委员、上海图书馆董事长等职。蔡先生一生为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蔡元培先生最初从事图书馆活动是在著名的藏书家徐树兰的古越藏书楼。古越藏书楼在管理方法上较为完善 ,创造了新的分类方法和编目条例。蔡先生为其校勘图书 ,还曾计划分编《廿四史索引》、《经籍纂诂补正》等大部的书。戊戌变法失败后 ,蔡元培先生在徐树兰创办的新式学校中西学堂任校长…  相似文献   

5.
粱启超在图书馆思想方面开创了中国现代目录学的先河,是中国现代辨伪理论的奠基者,他提出了建设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在图书馆实践方面,他是“近代藏书楼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与推动者,为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非常关注图书馆人才的培养,次女梁思庄在其影响和支持下,成为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她开创了中国前所未有的“东方目录学”,是继承其父亲图书馆思想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徐大叶 《理论界》2006,(4):214-214,136
图书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那么收集图书的场所——图书馆及图书馆的前身——藏书楼就应是传承文明的根据地。由藏书楼发展到图书馆是漫长的历程,但中国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成立至今却只有百余年,回顾过去的百余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还形成了独特的图书馆行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琼州学院学报》2022,(1):103-110
明朝重臣、大学者丘濬对明代藏书事业发展以及岭南藏书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学界关注度不高。丘濬藏以致用的藏书思想、系统的藏书管理理论及躬身入局的藏书楼建设实践,培育了中国近代图书馆诞生的土壤,推动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进而弘扬了岭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称图书馆为藏书楼,一个“藏”字,浓缩了古代藏书楼以收藏为主的全部意义。现代图书馆,是对社会开放的公众图书馆,是一种舶来的文明,20世纪初才从西方借鉴过来。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北京图书馆,再往前,当它在1909年筹办之际称京师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发展,图书馆在服务宗旨上也发生了几次变化,由古代的“藏书楼”,到近代的“藏用并蓄”,又到今天的“以用为主”。伴随着思想的变化,图书资料在检索手段、工作方法上也不断推陈出新,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工作者始终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但在图书资料的检索方法上并没有真正的突破。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才真正地使图书资料的检索手段发生了一次革命,也才使图书馆工作朝着商品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迈进,随着计算机在这一领域的不断成熟,日渐显现出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一、传统检索方法的局限性尽管图书馆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从古代藏书楼发展到现代图书馆到自动化图书馆,极大前捷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图书馆仍将不断变化、完善自己的机体和功能,向着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