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小康标准测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克辉 《统计研究》1994,11(2):51-58
对小康标准测算方法的探讨宋克辉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到本世纪末要实现的重要战略目标。为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全国和全地区的小康目标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程度有比较具体的数量概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统计与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所谓小康是指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还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程度,是以物质生活为核心的,落脚于人们衣食住行用五方面的生活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3.
盐城农村小康实现程度与前景文/盐城南统计局王国平,朱杰本世纪末使全体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省第九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到本世纪末,全省不仅在总体上要达到小康水平,而且所有县(市、区)都要实现小康.江苏是经济发达省份,但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伊春市在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中,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奔“小康”的征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按我国城市“小康”社会标准,对伊春市城市“小康”社会进程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康的概念小康的概念最早源于《礼记》。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小康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条件下我们所说的小康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家整体而言,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态。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首先提出,到20世纪末使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构想。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把实现小康正式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上海GDP总量和人均GDP更是取得每年10%以上的较高增长率,城市的整体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与此同时,上海居民收入水平和GDP同步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率先于全国进入了“比较富裕的小康”,然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7.
一、哈尔滨市城市居民现阶段生活水平状况到本世纪末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从现在算起本世纪末仅有三年的时间,哈尔滨市居民能否实现或提前实现小康,是哈尔滨市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对此,我们依据国家统计局规定  相似文献   

8.
一、各阶段湖北省城镇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国城市小康生活标准及评价>,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共计五个方面12项指标(见表1).以这些指标进行监测,2000年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56%,也就是说即将走完温饱阶段的路程,基本上达到小康初期阶段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根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2。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成真。上个世纪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胜利…  相似文献   

10.
按照党中央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上海人民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小康”已由奋斗目标迈向现实.参照小康的本质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城市小康生活水平的标准”,现将上海城市居民从1980年以来向小康迈进的情况作一表述:  相似文献   

11.
小康不是梦     
实现小康生活,是千百年我国人民梦梦寐以求的追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城镇居民生活走过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不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九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向好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至2000年,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应澄清人们头脑中模糊的小康概念灌南县农调队李明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随着2000年脚步的越来越近,人们越来越关心“小康”、议论“小康”。但现在部分干部群众对小康的标准缺乏完整的了解,错误地认为只要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3.
张英 《贵州统计》2001,(7):37-38
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是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的,也是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贵阳市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由温饱到小康成为历史的转折,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人们生活整体水平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基础上,全市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三年来,随着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人民的生活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上海人民的生活已完成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普查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系统资料 "全面小康"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总体小康"而言的.根据国家统计局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16个指标的基本要求分析,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的水平.但客观地说,这种小康只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人民解决"温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杨成福 《青海统计》2002,(10):10-11
贫困、温饱、小康、富裕,这是人民生活变化的描述。实现小康,这是中国人的世代梦想。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报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回眸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历程,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8.
小康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下一步工作重心是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既然是要全面建设,那我们还得先确定自己现在处在什么一个什么状态下,以及我们在哪些方面是不足的,那么必然要对小康社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但是综合评价方法种类繁多,又各有自己的适用条件,所以就得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以掌握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条件,才能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评价小康的方法,提高小康评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对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到2000年,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人均G D P达到了848美元,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为进一步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商品供应日益丰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相对过剩的经济代替了过去的短缺经济,全国人民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生活水平。因此,基于物质短缺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