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2.
3.
20世纪末期,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兴起,图像主因型文化越来越成熟,同时数据主因型文化也开始展露头角,人类文化景观进入"图形符号"和"数学符号"大量并存的时代。随着种类繁多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层出不穷,视觉符号研究不能仅仅关心"图文关系",还应关心"图数关系"。从"图""数"地位和逻辑语义关系看,"图数关系"包括"锚定""说明""接力"和"叙事"四种关系。在这四种图数关系中,前三种探讨"图"与"数"之间的各种修辞关系,第四种讨论了"图数单位"在信息图中组合的各种叙事结构。总体来说,在科学主义思潮背景下,利用"图"与"数"各自的符号特征优势,数据可视化图表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而且可以巧妙地传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进一步表征和生产社会文化与权力/知识。 相似文献
4.
在图G的顶点上放置一些Pebble,图G的一个Pebbling移动是从一个顶点移走两个Pebble而把其中的一个移到与其相邻的一个顶点上.连通图G的Pebbling数f(G)是最小的正整数n,使得不管n个Pebble如何放置在G的顶点上,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Pebbling移动把一个Pebble移到图G的任意一个顶点上.Graham猜测:对于任意的连通图G和H,有f(G×H)≤f(G)f(H).若f(G)=|V(G)|,称G是0类的(Class 0).证明了有关0类图的一个结果.作为推论,得到了P×C5和P×P都是0类图,其中P是Petersen图. 相似文献
5.
与西方因果思维相对,早期中国思维常被称为关联性思维,其特点常被认为是模糊的和前逻辑的。但实际上,早期中国最初一些核心要素的关联,有其自身逻辑和底层架构。近年来大量出土的数术文献,为我们指示出理解这种逻辑和架构的两个关键要素,即数与图像。过去认为早期中国与数有关的图像要么是为实际功用而创作的符号系统,要么是有寓意性的象征图像;但与此相反,它们(如三方三圆图、七衡六间图、十二律周期图)是关于实在的或自然的模型(如太阳回归周期的模型、音律回归周期的模型),背后有复杂的数理知识,只是被降维呈现在了二维图像上。在对事物的模型化和图像化过程中,将事物看作数学对象、寻找周期性并将其投射为图像,是其典型思维过程。民间占卜用的式图与基于数理知识的模型化图像有相同的思维,式图扩大了整个关联系统,对关联观念的固定化有重要作用。对于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所指示出的任何早期中国思维特征的总结,都是放在与各种其他出土材料和相关传世文献,甚至是与其他文明的对比中进行的,因而绝非个例。 相似文献
6.
神农氏发祥于楚地,以神农氏相标榜的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也出自楚地,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孟子与农家学派的论辩,是由楚人引发的重要文学事件,反映出儒家与农家、楚文化与邹鲁文化的冲突.<庄子>和<文子>作为战国时期的楚地道家著作,都推崇神农的无为之治,反复出现至德之世的理想画面,以此批判崇尚贤智的治理方式,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7.
基因定位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在基因定位中用不同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所获得的基因连锁图可分为基因的相对位置连锁图和绝对位置连锁图,前者又称为基因的遗传学图.后者又包括基因的物理图和细胞学图.搞清这三者的关系对于遗传学研究者来说是重要的.本文简要地阐述了他们各自的基本范畴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远古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陶文数字刻符与占筮术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数字卦"。如崧泽文化遗物、安阳殷墟陶罐以及商代朱家桥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数字卦,这与用甲骨占卜同时。古代汉字并非起源于八卦,而是相反,八卦由陶器时代的数字占筮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八卦起源于原始陶文数字(十进制而非二进制)。因陶器时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之际,所以可说八卦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英国著名汉学家罗尔·斯德克斯的研究。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本文从四个层面对罗尔·斯德克斯对于中国研究本身的看法、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动物文化、贫富观和生态观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发现罗尔·斯德克斯的中国研究观具有全面辩证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关系的研究,深刻揭示了早期中国特别是战国和秦汉时期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倾向,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英国学术界对于古代中国文化、哲学、政治、宗教和经济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朱熹与道教的关系多有论述,但对其诠释道教典籍的著作《周易参同契考异》[1]却鲜有研究.朱熹思想精深博大,兼采众家之长,其易学思想同样是汲取各家融为一炉.《周易参同契》[2]本是一部道教经典,但朱熹不仅对其中的道教术感兴趣,而且将其纳入了其先天易学的传承谱系中.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朱熹的先天易学思想和《周易参同契考异》,探讨朱熹易学思想与理学思想的关系及宋明理学对道教内容的吸收. 相似文献
11.
<正>几年前就听说吐鲁番地区又有新的文献出土,又听说荣新江先生主持这次出土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出于学术敏感,心中的期盼是不言而喻的。但绝没有想到,这项工作的成果会这么快公诸于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上下两巨册,全部为铜版纸彩色印刷,制作精美,装帧精良。拿到《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后给我最初的印象是细节,最深刻的印象还是细节,书中处处感受到的是细节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华英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111-113
Internet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网络上进行贸易往来,数字签名技术保证了贸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常见的数字签名技术有RSA数字签名体制、DSS数字签名体系、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澳门史料的发掘、刊布和利用情况,分析了新史料的刊布对于澳门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并对今后澳门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21-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21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三农"问题,能否解决"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朱子后裔分布状况及其谱系研究是朱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从民间收集到的朱子后裔在湖州的家谱的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朱子与湖州的关系,以及朱子后裔在湖州的发展情况。这将进一步丰富朱子学研究的内涵,并为深入研究朱子后裔在浙江的发展情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武训“兴学于未废科举之时”,实属近代教育之先驱。他兴义学的实质是让学校的大门向城乡社会低层子弟开放,其对兴义学事业的执着的原动力来自于中国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文化精神;裴斯泰洛齐是略早于武训的“近代教育理论和近代义务初等教育的奠基之父”,其终生献身于平民教育的无私精神源于自幼受新教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对人类的虔诚的爱。裴斯泰洛齐是新兴的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他的事业有着较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武训毕竟不能超越时代而不受其文盲农民的主观条件和清末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然而,恰恰因为这一点,更衬托出武训的高大,展现出他所代表的中国农民和中华民族勇敢、耐劳、刻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在诠释老子学术时援佛入老,致力于老子诠释的近代化。在研究中善于将老子置于先秦诸子的大背景下,注重老子与其他诸子学说的比较、联系。由于其革命家的身份。使老子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8.
19.
"语义语法"说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邵敬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100-106
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研究理论框架"语义语法",即继承以吕叔湘、朱德熙等为代表的中国语法研究的优秀传统,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主张以语义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文章就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形成、内涵以及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葛振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8):108-110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根本方法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在确立意识、培养能力、拓展内容等方面进行努力,以切实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