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天干地支各包含阴阳五行思想以及根据这种思想而创作的《易》卦.这一论断,难免见笑大方,请允许我申说几句.关于阴阳五行思想的起源问题,古史辩派学者谓其产生于战国时期.学者皆笃信不疑,只有胡厚宣先生在其《甲骨学商史论丛》中曾经表示怀疑,因为甲骨卜辞中有“帝五臣”等一类的记录.《左传》中有大量五行的史料,疑古学者并非视而不见,只是囿于经今文学,不免入主出囿,是丹非素而已.先秦经籍有没有阴阳五行思想,不能拘泥  相似文献   

2.
海宁王氏所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对于中国古史的研究,极关重要.本人在《易经》的研究中,深受王氏的启发,拙作《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曾经指出了这一点.今值王氏逝世六十周年,我写成《殷商先公先王与阴阳五行思想的关系考索》一文,以资纪念.但意犹未尽,再写本文,希望能在王氏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补苴云尔.  相似文献   

3.
关于炎帝的历法,宋.罗泌在《路史》中记载:三朝具于摄提,七曜起于天关,所谓太初历也。这里,三朝指年月日;摄提即摄提格,是指地支中的寅,七曜为日月五星。这说明炎帝创制的《太初历》起始日那天,为寅年寅月寅日,日月五星会聚在一起,并且是从天关星开始。通过天文年代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公元前4 951年3月28日为炎帝《太初历》的起始日。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人们是从相互偶成的角度来观照日月的。这样的自然观遂导致日月并祭的宗教祠神体制和日月相连的神话传说的产生。时至两汉,汉人继承了这样的自然观和祠神体制,但在对日月的认识中又融入了阴与阳的哲学内容,使阴阳五行思想成为这种自然观和宗教祠神体制的规范,其结果是直接导致日月神话在汉代呈现出规律性的发展与演变。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无疑会将古代自然神话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阴阳五行理论是理解传统中国政治、思想和社会的重要基础。萧吉所著《五行大义》则是中古时期阴阳五行理论的集大成者。该书的编纂体例、文本结构、概念表述以阴阳五行为条贯,并对所有概念和方法做了缜密的阐发,充分体现了萧吉的学术兴趣和时代氛围。本文首先讨论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源流和嬗变,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中国思想、学术与制度的演进,阴阳五行所包含的内容不断被注入丰富的内涵,容纳于其中的方术—博物传统的呈现方式日趋纷繁多姿;到了中古时代,各类知识、信仰与技术出现了汇流统合的需求与趋势,这既体现了阴阳五行理论发展的内在理路,同时也体现了士人复杂而多重的知识结构和人生抱负。在此基础上,将萧吉和《五行大义》置于这一脉络中加以考察,并以萧吉驱除东宫鬼魅一事作为切入点,探究其学术旨趣之依归。本文认为,萧吉在关于此事的占验实践中,将风角、九宫、禄命、谢土、物怪诸术镕铸于一炉,充分展示了如何将阴阳五行理论用于信仰生活与政治运作中的实际操弄。希望借由此个案,讨论汉唐间阴阳五行之"学与术"的知识社会史,对阴阳五行的"行容",尤其是魏晋隋唐之际的"变容"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日本民俗渊源说——吉野裕子稻荷信仰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民俗,向无多研究,因些微向来的兴趣,平日里倒亦常有所浏览,只有笼统的印象,倘叫起真儿来,自愧尚不得要领。我与吉野裕子先生向不曾谋面,无直接的对话,因而说不上了解。只从友人间接的信息和研读其民俗著作,方才于其民俗见解和民俗研究之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吉野裕子先生,乃东京人氏,生于大正年间(1916年),昭和年间(1934年)毕业于女子学习院,后又毕业于津田垫大学(1954年),昭和末年(1977年),以《从阴阳五行思想看日本的祀祭》一文获东京教育大学文学博士,其有关民俗研究的成果,以《阴阳五行与日本民俗》、《祭祀的原理》、《日本古代咒术》、《周易与日本祭祀》、《阴阳五行与儿童祭祀》、《阴阳五行与稻荷信仰》等十余种专著行于世。由此简略的陈述,似可以对吉野先生的民俗研究法有一基本的确认:以古典中国的国粹——阴阳五行观为其研究的基础,即以古  相似文献   

7.
水德与秦制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哲学形态,早在殷商时代就有阴阳和五材的观念,至于这些观念的起源一定更早得多。西周时代,阴阳五行学说就与政治发生了联系。《尚书·洪范》中说上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叫“洪范九畴”,其中第一类就是五行。西周末年,史伯和伯阳父的言论中,就用阴阳五行关系论述过政治兴亡。但是,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一个系统的历史观,是在战国末邹衍的学说中才出现的。邹衍(约前305——前240)“初以儒术干世”(《盐铁论·论儒》),后成为阴阳家的代表。他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它以五德相胜关系说明王朝  相似文献   

8.
关于炎帝的历法,宋·罗泌在<路史>中记载:"三朝具于摄提,七曜起于天关,所谓太初历也."这里,"三朝"指年月日;"撮提"即摄提格,是指地支中的寅,"七曜"为日月五星.这说明炎帝创制的<太初历>起始日那天.为寅年寅月寅日,日月五星会聚在一起,并且是从"天关"星开始.通过天文年代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公元前4 951年3月28日为炎帝<太初历>的起始日.  相似文献   

9.
阴阳五行思想发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农业社会。殷代的四方观念、“五行材质说”和《易经》的思想体系是我们所见最早的相关记载。阴阳五行彼此牵制、调和矛盾、循环往复的机制 ,因中国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而神圣化 ,并演化为一种涵盖天地万物的综合思维模式 ,左右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与戏剧的意志冲突精神是针锋相对的 ,是导致中国戏曲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古中国以农立国,是名副其实的以农为本的国度(尤以先秦时期最为典型),故农事向受重视,其中又以农家为最。就思想渊源而言,农家与阴阳五行关系颇为密切。因此,本文以先秦时期的农家作品(《吕氏春秋》上农四篇、《管子.地员》等)为考察重点,择要论述农家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如顺时而为、三才之道、土壤分类、耕作方法等),并对此作出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今本《逸周书》中共有历日材料二十五条,其中《酆保》、《小开》、《宝典》、《世俘》的年、月、干支、月龄四要素俱全。应用夏商周年代学最新成果“干支回推法”,分别以学者依据现代天文方法确定的武王伐纣之年月日干支为基点,对其逐一校验,证明四条历日材料虽经后世修正,但基本上是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12.
本我与自我矛盾的象征─—《野草》新解三题庞沁文《野草》是鲁迅先生的心血孕育的宁馨儿,它凝聚着先生深刻的生命体验,包含着先生全部的人生哲学,是先生丰富复杂心灵的象征。《野草》中一些意象是作者心灵中互相矛盾着的两方面的象征,只有从分析心灵,即从精神分析人...  相似文献   

13.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与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取象于自然的阴阳五行是邹衍发表其宇宙本原之生成的基础。在对儒家宇宙观的批判中 ,战国后期的邹衍提出了“裨海”、“大瀛海”等的概念 ,从而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引向更广袤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汉代《徐胜买地券》真伪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徐胜买地券》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最先著录于《文物》1972年第五期。券文公布后,方诗铭先生在翌年的《文物》第五期上发表了《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一文。他以干支纪日是否符合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及地券的记载是否符合汉代  相似文献   

15.
现存的《大乘起信论序》署名为"扬州僧智恺作"。然而,智恺是真谛的高足,文中所出现的诸多错误,不应该出自他的笔下。因而,笔者推定此文并非智恺所作,而是有人凭借《起信论》抄本上的一个"题记"而敷衍的,成文于唐代法藏之前。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此文中包含着一些真史料,也可由此得到解释。具体而言真谛与萧勃在一起的时间与《序》所记载的翻译时间、地点是一致的。有关承圣三年的干支问题,靖迈《古今译经图记》以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是正确的。《大乘起信论序》所记的干支是否正确,还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美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5 0— 70年代为第一个时期 ,机械单一和政治性色彩是它的特点 ;80年代— 90年代中期是美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内容庞大而显得杂乱是它的特点 ;90年代中期以来是第三个时期 ,更精密的学科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从三大美学教材 ,即王朝闻先生的《美学概论》、叶朗先生的《现代美学体系》和朱立元先生的《美学》中完全可以看出新中国美学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曾经出现过一个生气勃勃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此次“争鸣”,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的“高光”部分。在“争鸣”的“百家”之中,有一个以“阴阳五行说”为其思想理论基础的学派,《史记》名之曰“阴阳家”。阴阳五行说的影响颇为深远,涉及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而进入了如天文、地舆、历法乃至医学等学术领域。东汉的大儒许慎,在撰写其不朽著作《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时,就不能不考虑上述情况,从而引进并解说与之有关的文字。在其解说中,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说过,《离骚》之“辞述己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汉文学史纲要》),简洁无比地绘出《离骚》宏伟的艺术构成和序列,《离骚》开头明叙己之诞生,结尾暗示我之死亡,前呼后应,浑然天成.不知其事,则误解横生.但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三辰相会”之“人日”,摄提岁星“重华”(舜)进入月神(?)訾(常仪)之宫;日月五星交逢营室之良辰,而卒于五月五日之凶忌,未免太巧太奇,发生怀疑和争论也是自然的.这里仅略述屈原死期诸说并揭示疑难,以供学界讨论批判参考.  相似文献   

19.
《管子》一书的叙事体现了"轮换"而没有"发展"的时空特点。"精气"是这种特点的根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精气"按阴阳五行的内在而闭合的思维方式来运行,从而形成了《管子》一书叙事上的"轮换"而没有"发展"的时空特点。这种特点集中表现在以阴阳五行建构的叙事思维和缀段式的叙述模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西汉今文三家《诗》中,齐《诗》最能反映汉代诗学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阴阳五行思想对诗学的影响,其代表性思想就是齐《诗》的“五际”说。“五际”说与律历、性情等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其具体内容应该指仁、义、礼、智、信“五性”,这与《诗纬》中的“四始五际”说是不同的。二者虽然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但侧重不同:齐《诗》“五际”说的根据主要是阴阳说,《诗纬》“五际”说的基础则主要是五行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