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走向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国写作问题的语境出发 ,分析当代中国写作基本特点和发展形态。主要讨论了白色写作与零度写作观 ,文本间性的写作观 ,消费时代的身体写作 ,最后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身份的“重新书写”。认为当代中国写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为谁写、怎样写、写什么 ,应该在“发现东方”的文化策略中坚持“中国写作立场”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国当代写作话语成为可以同西方中心主义写作话语对话和互动的东方话语代表。  相似文献   

2.
都市女性写作侧重性别视角,立足女性立场,其作品具有浓郁的都市情调、开放的时代氛围和强烈的性别意识。都市女性写作是一种与传统写作和主流写作明显不同且颇具先锋、另类色彩的性别写作,这种先锋和另类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学法则的解构上,还体现在对新的文学生态、新的文学观念的建构上,特别体现在对性别诗学即女性性别写作理论的积极建构上。都市女性写作的性别特征最主要体现在“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情色写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写作”是 90年代中国知识界聚讼纷纭的重要文学和文化现象。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性别文化冲突中 ,辨析了男权文化建构的女性身体修辞学及其被扭曲的女性身体形象 ,诠释了“身体写作”在文化转型阶段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的文化逻辑 ,并对“身体写作”中引人关注的几种共同的叙事模式和情景 ,做了文化语义学的分析研究 ,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亦做了严谨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写作界、出版界、批评界对“女性写作”的命名“热潮”主要表现为对女性写作出版物的命名、对女性写作群体的命名及对女性写作意义的命名。从近三十年来女性写作的“被命名”现象可以看出:在当代中国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中,男性依然把持着文化权力,女性写作遭遇被商品化的命运;但是另一方面,女性也正以自己的声音参与着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女性写作的繁荣需要更加健康的文化批评环境。  相似文献   

5.
写作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精神文化整体,是人类精神智慧的一种精致的符号化生存形式。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写作文化,业已发生深刻的危机,原因既来自转型期的以“物化”为标志的现实社会,又来自失落了人文精神理想的写作文化主体。作为写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写作学科,在曾经受到“补课论”、“取消论”的责难后,目前又遭到“多余文化论”的指责。本文强调:当代写作文化应振作主体精神,强化使命意识,在重塑人文精神品格、营造时代文化氛围、建构民族文化素质、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主动积极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大陆学者散文文化批评母题总体上沿着批判现实和阐释知识两个向度展开。在写作主体的整体精神立场上,它突显了知识分子写作的两种精神身份——批判者与阐释者;而在文体特征上则呈现出特有的介于“散文”和“论文”之间的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7.
第六代的写作是一种社会存在决定的经验写作。无主的精神游历及其“文化异己”身份决定了“地下”写作的方式,而现实决定了其纪实性书写的哲学立场和语言方式。经历了西方的发现和跨国认同后,电影的大众性与华语电影的文化本土性,最终使他们在意识形态和艺术观念上向体制回归,而体制也对此展现了空前的宽容和承受度。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校从事中专、大专应用写作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应用写作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并对其应对措施作了思考。目前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应用写作教师缺乏讲课的热情。在高等院校,教“应用写作”的教师,大都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们学的都是纯语言文学的理论;纯文学的创作,他们认为这才是真学问。才能见出一个人的真水平。而写作,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只是个“术”,是雕虫小技。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使得他们不肯下大精力去研究“应用文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应用文写…  相似文献   

9.
小说《玫瑰门》开启了铁凝身体写作的“玫瑰门”。这个身体写作的“玫瑰门”一经打开,就在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实现了对1980年代致力于女性纯精神世界探索的“二张”的成功超越,而且成为1990年代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以“躯体写作”为主要特征的个人化女性写作的前驱。同时,其与陈染、林白在身体书写上的差异又显示出铁凝对女性更具前瞻性的眼光,预示了未来女性写作更具生活化的新变。铁凝的身体写作将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连缀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也将对女性文化的思索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绩来源于区域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文学史批评的不断增长。区域女性文学史写作是对传统的文学史理念和写作模式的突破,也是对女性文学史批评的细化。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女性文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化生态研究等多种批评融合视阈的产物。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在区域的地理和文化版图上绘制“女性文学地图”,探寻女作家的“地理籍贯”,开掘女性文学的“地理基因”,阐释其具有“区域地标”意义的地理意象,探寻女性文学的地理叙事特点,发现女性文学区域性文化和审美差异,从而建构中国女性文学生态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文中围绕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法国巴黎的生活和写作,以及她对这个世界之都的理解和书写,探究主体与都市历史所共同参与的文化精神建构历程;通过杜拉斯与巴黎的情感交互,指出在都市文化建构中,边缘与中心的想象性转换的文本再现;进一步揭示了杜拉斯在文学文本的抒情呈现中在都市文化建构过程中所彰显的历史反思与文化塑造。  相似文献   

12.
残雪的"新实验小说"以自我灵魂为关注点,将文学作品作为灵魂善与恶、美与丑的试验场,敞开灵魂最真实的面目,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非理性叙事来完成对自我灵魂的审视,从而得到一种哲理性的超脱.残雪的"内转向"写作对当今日益涌现的大众化与商业化的写作趋向的潮流具有一定的规谏和参照意义.这是残雪"新实验小说"的特色与贡献,但同时由于缺...  相似文献   

13.
秋瑾是中国女性的伟大先驱,她的作品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其诗文着重体现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爱国主义情怀和女权思想意识。文如其人,诗为心声,我们翻阅英雄的作品,尚可感觉锐气逼人。作者的豪迈气概,无畏胆略,诗文的雄浑健劲,一字千钧,读来使人荡气回肠,热血上涌。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辽宁籍的知名女诗人,李轻松以其极富质感的语言和深邃的女性意识在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从诗人的抒情意象解读出发,分析李轻松诗作中桃花意象与传统审美的现代性表达、铁之意象与前工业时代的文化想象、"微"意味与女性诗情的幽深书写,不仅可以觇见诗人女性意识表达的悖论性美学与自我体验,还可以呈现辽宁当代诗歌创作的实绩与风采。  相似文献   

15.
个人主义的反思性文本--张爱玲《传奇》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人主义为切入点,分析张爱玲的传奇文本,可以揭示张爱玲前期创作的人生况味和文化哲学内涵。在个人主义人生观的观照下,传奇文本通过"月亮"、"镜子"等意象的运用,人物形象精神性特质的勾勒以及独特的封闭式循环结构恰好指向反思。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传奇文本即可视为是竖在看 被看之间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自我意识对人性成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反思只有在清醒自我意识的状态下,通过"镜子"作为参照系才能得以完成。传奇文本因而具有深邃的文化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凭借独特的身世和个人化的写作方式,既承袭了古典文学中的贵族气质和趣味,也兼具现代文学的平民意识和立场,从而赋予其小说以独特的张力效果,从中可探寻文本的阅读和阐释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 19世纪女作家。她在其作品中描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劳动人民 ,反映社会与宗教道德问题 ,因此 ,大多评论家都将这位小说家与 19世纪的理性主义、实证哲学和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然而 ,从乔治·艾略特对早期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的处理以及她的道德说教不难看出 ,她是一位浪漫主义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以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为例来看当代女性写作的某些特色,如关注的内容、对女性主义理论阐释和理解的深度以及对当下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等等.陈染作为一个清醒的女性写作者,以她个人的肉体和心灵体验歇斯底里般地在撞击着她所认为的关于女性的种种幻想,扰乱着主流文学的话语规范和象征秩序,展现了女性的真实自我,使她的作品成为女性在当下时代中自觉的文学范本.  相似文献   

19.
论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的构建,是随着计算机、通讯、多媒体、高密度存储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水平成为各国、各地区信息水平的标志为发展机遇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因此,将其数字化必将促进云南地方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件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性别立场出发,对张欣的都市小说进行解读,认为在她的都市小说中凝聚了很深的女性情结,体现了作者作为女性对同类的终极关怀,是作者性别意识创作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