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鹏 《领导科学》2012,(21):29-30
一般说来,"偷懒"的二把手大多不愿意触及深层次矛盾,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应有的工作热情,不求有所作为,但求平平稳稳;不求开拓创新,但求循规蹈矩;不求主动出击,但求守株待兔。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二把手自身的觉悟和素质自然是分不开的,但每个人都是希望干些事情的,作为领导班子成员的二把手又岂能不想干事情?笔者认为,在现行体制下,二把手不想干事情或干不了事情,作为一把手难辞其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把手过"正",即矫枉过正。首先,表现在一把手揽权而不放权。不少一把手认为自己是正职,理所当然地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相似文献   

2.
替会     
正老贾是常常替领导开会的人。他是个老机关,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如今也没啥想法了,就等着退休了,整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当办公室主任找到他,让他去替会,他竟愉快地接受了。第一次是给二把手替会,老贾  相似文献   

3.
翟峰 《秘书之友》2011,(7):19-20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除批评文章写作中的"党八股"现象外,同时还指出了开会中的"党八股"问题。文中说,"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假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在会场上作起报告来,则常常就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  相似文献   

4.
<正>职场是江湖,我们其实都是江湖人。六年前,当25岁的我开始做管理的时候,第一次召集全体员工开会,才发觉最小的员工也比我大两岁,而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最小的也大我5岁。开会时,觉得有的眼神很异样,会场纪律也不是很好。我的直觉立即告诉我,只要是踏入职场,应该就没有年龄的分别——我必须首先稳住我的心理防线。因为搞营销的人,精气神都集中在睑上和肢体语言上,稍有怯场,别人就会看出,你实际上就已经成了精神上的输家。我坚持字正腔圆地开完了会,下来就开始思考对策。当时,我负责整个公司的营销工作,主抓销售业绩,每天的电话和汇报都让你分秒不得安宁,整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在人员的管理上出现了不好的势头,就必须及早化解,不然工作一忙起来,就更没有时间解决,就会积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蒋平 《领导科学》2020,(7):122-122
这是一个六人的部室,一个正主任,一个副主任,其他四人为科员。正主任是一把手,但副主任业务能力非常强、威信非常高,一点也不像是二把手。人们常常在背后说,两人早晚会翻脸,还给他俩起了绰号,正的叫"大王",副的叫"小王"。全部室人员都在一个微信群里,有时说工作,有时聊天开玩笑,整体看起来还算团结。有一次,因为一件事,"大王"和"小王"意见不同,在微信群里争论起来。大家紧张地看着他俩发言,既期待又害怕。突然,"大王"和"小王"都不说话了,群里也平静如初,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六人的部室,一个正主任,一个副主任,其他四人为科员。正主任是一把手,但副主任业务能力非常强、威信非常高,一点也不像是二把手。人们常常在背后说,两人早晚会翻脸,还给他俩起了绰号,正的叫"大王",副的叫"小王"。全部室人员都在一个微信群里,有时说工作,有时聊天开玩笑,整体看起来还算团结。有一次,因为一件事,"大王"和"小王"意见不同,在微信群里争论起来。大家紧张地看着他俩发言,既期待又害怕。突然,"大王"和"小王"都不说话了,群里也平静如初,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领导者》2009,(1):54-55
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和党中央总是能及时而又准确地掌握和了解蒋介石国民党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各种企图。 解放战争时期,在华北各地转战的中共中央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军事部署就更是了如指掌。蒋介石匕午在重庆开会骂了娘,毛泽东晚上在延安窑洞里就能知道。这个在蒋介石身边的共产党到底是谁?这个人就是抗战期间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被我们今天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沈安娜。  相似文献   

8.
海纳 《领导文萃》2015,(8):67-68
<正>《资治通鉴》里有一个"唐太宗赐绢惩顺德"的故事。说的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给人办事,收了二十匹绢绸。这事被唐太宗知道了,但他没有让监察部门去查办,而是通知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到大殿里开会。人到齐了,唐太宗没讲别的,直接通报了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所有官员都觉得下面很快就要宣布对长孙顺德的处罚决定了,但唐太宗话锋一转,说:"长孙顺德收受别人的绢绸,说明什  相似文献   

9.
丁韦 《领导文萃》2009,(2):117-118
作为组织里的“二号人物”,顾名思义,二把手是扶手、下手和左右手。很多情况下,人们容易将二把手的某些概念、意义和功效混淆,其实,深入剖析二把手的环境、地位、行为、作用和素质要求,或许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薛原 《决策探索》2014,(13):49-49
悲伤的墙很高,一颗心要怎样才能爬出去?一个人,送了我一颗向日葵种子,我只需要把心附在那颗种子里,便可以逃离伤痛。清晨,天刚刚亮,清洁工便开始忙碌。只听到一个扫大街的老人抱怨:“别人还在做着美梦,我却要早早地爬起来扫大街,为什么别人的运气好,可以做个有钱人,我的运气却这么差,一辈子都当穷人。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了!”一个捡垃圾的老人,也是早早醒来,他在一个又一个垃圾箱里不厌其烦地翻弄着。不时听到他快乐地说:“多亏起得早啊,不然收垃圾的车就把垃圾收跑了,今天的运气真是不错,多捡了好几个易拉罐。”  相似文献   

11.
座位     
<正>周一上午,局里开会,新来的小陈推开门走进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黑压压一大片人。小陈扫了一眼会场,发现后面坐满了人,但第三排只坐着办公室主任和计财股股长两个人,还有很多空位。第三排距离主席台近,更能听清领导的讲话内容,于是,小陈径直朝第三排走去,而且选定最中间的那个位置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2.
就想洗个澡     
缪文宗 《决策》2021,379(12):74-77
一 一大早,走进车间办公室还没坐稳,手机微信提示音就响了.成品车间的车间主任许放摸出手机一看,单位工作群里的一则紧急通知:请各部门及车间负责人八点半准时到三楼会议室开会,不得缺席. 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公司极少一大早就通知开会.离开会还差两分钟,与会人员就都到齐了.大家正用眼神相互探询,老板就寒着脸进来了.大伙一看情形不对,今天不知道又是哪个要倒霉了.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毕竟今年的销售额上升了三成,都指望收入也能跟着涨一点.  相似文献   

13.
称呼     
近接一老同志来信,里面还夹带着几个已经拆启过的空信封,信的措词相当严厉:“我压抑了很久,终于还是决定给您写这封信,请教一个问题:像我们这样一个所谓文化人聚集的地方,现在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单位?我在这个单位里又算个什么?近几年来,单位给我下开会通知,编辑部给我寄刊物,甚至是在年节寄来慰问信,信封上都一律只写我的名字,连个称呼都没有。我不敢指望单位能称我一声先生,难道却连当个同志的资格也没有了吗?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文化大革命,就差在我的名字上打十叉了!我想单位里对您还不至于这样吧?那么能否告诉我在咱们单位里有哪些人还…  相似文献   

14.
二把手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里仅次于正职的副职,换句话说,就是处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人物。在取经团队中,孙悟空是不折不扣的二把手。作为唐僧的大徒弟,他不可能与唐僧分庭抗礼,享受权力的分成,只能服服帖帖地追随唐僧,做一个  相似文献   

15.
说起开会,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把开会当成负担,认为它是浪费时间、搞形式,因而以迟到早退应付;有人把开会当成休息,迷迷糊糊听,混混沌沌记,心不在焉。有人曾经用一段顺口溜表达对开会的不满,叫做“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误不了听报告,进了会场找旮旯,呼噜呼噜睡一觉”。这其实是对流于形式的开会方式的一种批判。但喜欢也罢、厌烦也罢,更多的时候,该开的会是必须要开的。笔者以为,对待开会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把开会当成一种学习的好机会。开会是一种推进工作的手段,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作方式。每次开会的内容中,都有你所不知道的东西,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16.
忘记了什么     
正周五上午九点,镇安监办主任张琪写好了消防工作的半年总结,正准备到镇农药厂去看看危险品专用库房改建情况,电话响了。"张主任,县里来电话催食品药品大检查工作总结了!"党政办主任宋浩在电话里说。一听又来要材料,张琪心情立马不好了:"上周三才开会,  相似文献   

17.
能力与能量     
正能力与能量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能力多附着于个体,能量则依赖于众合;能力是有限的,而能量仿佛是无穷的。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却不一定具备能量;而具备能量的人,能力就显得微不足道。能力是靠自己解决问题,能量是号召别人解决问题。能力是专用的,而能量是通用的。如何变能力为能量,我们不妨运用以下几个法则。交换法则:人生很多时候都在交换,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喜欢先得到别人给予的,再去回报,还自诩"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其实这是一种被动的交换。一种更智慧的方式则是自己先给予,用真心换取真心,拿出今天换得未来。舍出去的都是力所能及  相似文献   

18.
不妨设想一下,我们都待在一个会场里,听一个管理学专家作报告。如果他说“城市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当是严肃的”,大概我们都会频频点头。如果他进而说“严肃过了份却也要不得,那就是不通情理、不近人情”,那我包管有一半以上的人会犯疑,会摇头——“制度不是应当不折不扣地执行吗?”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卖是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在市场经济中人人都为别人生产,又消费别人的产品,所以人人都买,人人都卖。此种交换引起了分工,培养了专业化生产,推动了科技进步,并且改变了人与人相处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买卖是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在市场经济中人人都为别人生产,又消费别人的产品,所以人人都买,人人都卖。此种交换引起了分工,培养了专业化生产,推动了科技进步,并且改变了人与人相处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