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并正在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个重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和运动方式。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系统“就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份(要素)的总体(集)。”不难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若干要素或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特定系统。要搞清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我们应有系统观念。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各国日益将发展社会生产力 ,作为加强综合国力、以便在形成中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处于有利位置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 ,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问题 ,日益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对社会生产力理论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 ,对于社会生产力理论研究的深化、对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大学宋全成博…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产是多元的 ,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各种生产能力的整合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是物质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弄清和回答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行的规律是又相适应(为主)又相矛盾(为次)的;通过对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和众多的人口两  相似文献   

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刊登了唐远镜同志《社会基本矛盾只应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文(以下简称《唐文》)。作者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有一对,就是而且只应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不同意见。 “社会基本矛盾”这一范畴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首先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斯大林“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在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心任务。这不仅因为目前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很不平衡,而且因为归根到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能否从社会主义的根本、长远利益出发,迅速、全面、持久、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最终战胜并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应该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制定政策和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晚年理想的社会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晚年理想的社会管理模式是他的社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管理形式———把全国各行各业都建设成为整齐划一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社区式或军营式的“小社会”或“大学校”。(2)管理手段———逐步实现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实行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按劳分配,注重精神激励,反对物质奖励;通过抓革命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管理目标———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逐步消灭社会分工和社会差别;逐步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逐步消灭人的私心。其根本目标是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尽快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基本 矛盾,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基本的矛 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于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进一步肃清林彪、 “四人帮”的流毒,实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出发,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生产力发展与选择的必然结果,进而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生产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公平     
公平成为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 ;不公平能引起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必须防止和克服过度不均以避免由此引发社会大动乱 ;不公平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只能随生产力的大力发展而逐渐消失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不公平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但社会主义能在最大范围内和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还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毛主席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深刻根源。学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东方和西方能否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历史证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有连惯性,而社会演进带有跳跃性。只有社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相互适应,才有其现实意义。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使社会主义奠定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包括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 ,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就是要建设“三大文明” ,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联系 ,并就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孔见 《中华魂》2012,(1):60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举世公认的。全世界都在议论,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如果归结为一句话,成功的秘诀就是:我们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把不变与变很好地统一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既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性(这就是"保守"),同时又不断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进行改革(这就是"变革"),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哲学上讲,社会主义社会总是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前进的。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矛盾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出现矛盾而又不断解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全面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它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终极动因,改革是直接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群众是决定性的主体力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挥与发展集中地表现为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个重大的理论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生产力标准是这个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判定一个国家究竟处于社会主义的哪个阶段上,是有客观依据或衡量“尺子”的。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及其继承者曾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对未来社  相似文献   

17.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结构,重点应当是研究社会主义诸要素的具体的、稳定的构成方式(或称组合方式),回答社会是“如何构成的”问题。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结构,要从社会结构的总体和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结构的方法,首要的问题是要揭示各种社会关系在社会结构中的特定意义,因为社会关系反映出这种或那种社会体系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只有在分析那些合乎逻辑、合乎规律地更替着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能通晓社会结构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们面临一个不小的任务:了解社会主义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预言的,更指实际发展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它是在与那些最初的理论论述非常不同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是这样一种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这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不发达,因而社会化劳动不是已经存在,而是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在理论界有所争论。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不包括资本主义的残余,从而得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不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论断。我们认为,从事理论探讨,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南,严格遵循马列、毛主席著作的原意进行理解和解释,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向,任意对原文作附加条件的解释。同时,又要从客观存在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一九五七年,毛主席具体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后,指出:“总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这个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逻辑必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形成了集中体现在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中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及其他矛盾的基本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