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代中医是古典戏曲所反映的内容之一。宋金杂戏、南戏、北杂剧所反映的中医具有滑稽、诙谐的特征。明清传奇中的中医则改变了其在以往戏曲中的滑稽诙谐性质,转向严肃、典雅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从形式上看,布依戏的舞台动作体现出了程式化与生活化互融、虚拟性与现实性交织、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审美气质;从功能上看,布依戏的舞台动作涵括了深沉的、别样的审美涵义,具有多重审美价值.布依戏舞台动作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审美多元化特征,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清传奇的主体由韵文组成,因此,音美是明清传奇文学文本中最直观的特征。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音系统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音美特征在译文中的再现存在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既分析了音美特征在翻译时存在的困难和可能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制定了译者在从事明清传奇的翻译工作时应该遵循的翻译原则,希望为明清传奇的英译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明清两代涌现了大批传奇佳作,这一代文人既以积极的态度期盼着一个仁政国家出现,同时又以消极的态度把国家的兴亡看成是历史的必然,充满了迷茫、失落和感伤.但这种对历史的反思会使人居安思危,会使现实中的人重新以历史的角度认知这个社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清文论对情感与理性内在特征的审美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文论明确地揭示出审美领域中情感与理性的四大相对性特征 ,这就是理求同而情求异 ,理主常而情主变 ,理有穷而情无尽 ,理求善而情求美。四大特征审美向度同一 ,共同昭示出艺术创造的两个基本规律———文学新变规律和个性化规律 ,同时又标示出追求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特色  相似文献   

6.
明清福建禁戏主要体现在禁淫戏、禁夜戏、禁酬神演剧等方面。禁戏反映出了统治者正统思想与民间俗文艺之间的矛盾,还体现了福建戏曲的生存状态与演变趋向。禁戏使戏曲向雅化与规范的方面发展,有着审美意义上的改进,但却给民间戏曲特有的群体性娱乐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压制。  相似文献   

7.
明清传奇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传奇作家们在模式化与求新奇、怪诞虚幻与平中见奇、尚情与重理、民间性与文人化之间不断进行理论摸索与创作实践,寻求着适合传奇生存的表现途径。这里既有对传奇发展繁荣的推动,也有将传奇带入式微与消亡的遗憾。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历来以浓厚的抒情性立足于中国古典小说之林。这种浓厚的抒情性来源于小说中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因素不仅影响了小说的主题内容,而且对小说艺术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确了艺术审美中的情感因素,可以进一步认识唐传奇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同时也促进了唐传奇的诗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享有美食家之誉的文学巨匠,以金圣叹、李渔、袁枚最具代表性.金圣叹在生死别离之际仍不忘大谈美食之道,李渔在鉴赏美食中坚持伦理,袁枚在烹制美食中感悟人生.这些大师的言谈举止虽不为其时凡夫俗子认同,却成就了文坛和饮食审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0.
汉剧诞生、成长于"雅部"昆曲与"花部"地方戏曲"争胜"的环境之下.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成丰、同治年间,昆曲与地方戏曲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漫长竞争过程.在萌芽、孕育、发展过程中,汉剧对明清传奇的继承与发展不可忽视,它在剧目来源、脚色体制、音乐体系等诸多方面从明清传奇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同时,它又革新了明清传奇存在的音乐体系复杂、节奏拖沓缓慢、曲辞文雅难懂等创作、传播、接受环节之弊.在对明清传奇扬弃的基础上,汉剧在题材内容、音乐声腔、语言风格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其事动人"、"其词直质"、"其音慷慨"的优点.正是由于汉剧主动接近普通观众,逐渐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最终为"花部"诸腔取代"雅部"昆曲王者地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尚情论派的情感美学观,以情为本,以抒情为宗,从情本论出发来观照文学的属性和功能,把主情主义美学原则作为艺术创造的审美理想原则,试图以情为艺术立法,并且揭示了艺术情感概念的文化新质、表现方式和精神特色  相似文献   

12.
明清传奇戏曲特殊文体的“四节体”,打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模式,将传奇情节分为若干节段,藉以完成传奇戏曲主题思想的阐述。这一特殊文体现象的背后,隐含着时代推动与文体观念的变革,具体体现在“寓言体”创作方式的改变、传奇杂剧文体之间的破体现象、传奇戏曲叙事模式的突破等。“四节体”的出现具有文体突破革新意义,丰富了传奇戏曲文体的风貌,但同时又是文人的自我游戏之作,体现出案头之曲的创作趋向。  相似文献   

13.
明清商人文化在明清主体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但同时又是明清商人商业实践的产物,它具有重利尚义、崇人文重自然、迷恋权力,僭越礼制四个特点。其成因极为复杂,主要如下:(1)明清封建教育制度的发达;(2)儒士经商;(3)传统社会中官本位的存在;(4)传统经济结构的制约;(5)商业活动自身的需要。明清商人文化的这些特点对明清商人的历史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明清俗语辞书的释词特点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书证为主,或无释义,体现辞书编纂的“原则中心论”;二是结合民俗文化、文化史进行释词,体现了语言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元明戏曲中的“蒙太奇”主要包括“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声画蒙太奇”和“多舞台结构”等。元明戏曲蒙太奇意识产生依据有二:一、戏曲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基础:二、戏曲假定性、虚拟性和程式化的特征。其深层原因与戏曲形成发展的特殊历史道路密切相关,也与传统文化的背景有关。这些“蒙太奇手法”在元明戏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案小说在明清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走向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公案小说作为"社会情绪的减压器",适应了社会时代的需要;其二,通俗小说市场的运作对公案小说的兴盛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三,公案小说具有的审美特质适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皖南采矿行为导致了诸多影响,比如对地方传统风水文化信仰的挑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方性冲突事件等。在明清时期的皖南地区,风水信仰深入人心,采矿行动对当地龙脉及风水造成了严重破坏,地方乡绅对此难以容忍,但他们在寻求政府对禁矿事宜的支持时,还着重强调采矿会威胁地方社会治安及赋税征收。在风水受到破坏及基层秩序受到威胁的理由面前,政府往往对地方乡绅的禁矿建议予以支持。对皖南禁矿事件的考察,可以发现在传统社会,乡绅在维持地方性传统风水观念中的重要作用,也显示出地方政府在治理乡民过程中对乡绅力量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试论明清时期商人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 ,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的出现 ,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出现了某些松动 ,弃儒经商、商人业儒者不断涌现 ,士商的互渗和交融使商人与教育发生了密切关联。重点考察分析了这一关系发生的原因、方式及其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镇江因长江、运河之利,商业向来发达.明清时期,镇江地处江南两大经济中心--苏杭和南京之间,商业发展受到发达的江南商品经济的辐射和影响,镇江发展成为"舟车络绎之冲,四方商贾群萃而错处"的区域中心市场.中转贸易、米粮业、丝绸业、木材业和水上客运业是明清时镇江商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区域中心市场,明清时期的镇江商业在江南商业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转贸易的特殊性、本地商品生产水平和手工业水平的限制,与苏杭、南京等商品经济发达的商业都市相比,镇江商业水平逊色不少,影响了近现代镇江商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行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明清书院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历史演变的深入探究,并且从主观和客观层面对于明清书院教学特点的演变进行评析,提出对于我国当代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