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宗大历年间到德宗贞元中之间的唐代中叶,在江南环太湖地区的重要州郡--浙江湖州,以颜真卿、皎然为中心,以修订<韵海镜源>为主要任务,聚集了大批文人雅士,诞生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集团.他们诗酒唱和、雅集联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形成了当时除首都长安之外的又一文学活动中心,称为"湖州文人集团"(或"浙西诗人群").这一文人集团的形成,既有历史生成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和成员志趣一致等的因素.湖州文人集团开启了一代文学风貌,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2.
查洪德 《求是学刊》2013,40(4):130-141
"自然"论是元代诗学的一个时代话题。元代文人没有唐代文人那样强烈的功名意识,也没有宋代文人那样沉重的历史使命意识,他们愿意自然地活着,自然地写诗,写自然的诗。元代诗学倡导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宋人刻意为诗的反思。"自然"在元代诗学中,主要不是风格概念,而是关于诗歌本源和生成问题的思考,或者认为诗歌得自天地之自然,以为自然乃"目前之画本,胸次之诗材";或者认为诗歌发自人心,自然而然,发人心情志意趣之自然。至于诗歌如何臻于自然境界,或以为弃绝人为,纯任自然;或以为超越人为,复归自然,"句成而无锻迹"",篇成而无铸痕",功夫到处,圆融自然。  相似文献   

3.
正家国易主,触动最大的莫过于最最多愁善感的文人,是随波逐流,还是宁死不屈?是俯首称臣,还是口是心非?就在这一面临抉择的时刻,明末的文人早已不是宋代理学教养下同出一辙的文人了,就其表现也绝非简单的一个概念所能综述,其情态之多样,行为之矛盾、思想之复杂,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代。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3,(6):157-163
"晚明"是一个与现代学术体系相伴而生的历史表述,人们在建构这一宏观、整体性概念时,是从传统史学资源中汲取的话语形式,又删汰了这一历史表述形式所暗含的一治一乱、一兴一亡的朝代循环史观,并将一种"现代"意识和历史进化观念灌注其中,进而生发出一系列关乎中华文明整体性演进、变革的重大历史命题。"晚明"之"晚",不仅是有明一代颓败与迟暮,而是中国"传统"的解体、蜕变,及其自我更新、涅槃重生的历史关口。有关"晚明"的历史表述及其阐释,在历史理性彰显的同时,蕴含着更多的、引人瞩目的当代关切和现实情怀。  相似文献   

5.
叶克飞 《东西南北》2014,(15):71-73
禁毁书籍与奴化教育始终并行,最终使得清朝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对传统风骨和人性摧残最烈的一个朝代。 雍正六年(1728年),护军参领郎坤向皇上递了一份奏折,结果倒了大霉,遭遇“革职,枷三个月,鞭一百发落”的严厉处置。他犯了什么大错?奏折中有句话“明如诸葛亮,尚误用马谡”,坏就坏在这:“援引小说陈凑”。  相似文献   

6.
《青岛画报》2014,(1):18-29
约在14世纪末期,明朝一个名叫万户的士大夫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在一把椅子上绑了47个自制的火箭,自己坐上去,双手拿着一只大风筝。他设想的是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探路人。从那时起,中华民族探究空天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就像嫦娥奔月的传说,总是连接着我们与太空的誓约。自1956新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以来,梦想逐渐成为现实。而今"嫦娥"终于"落"月,随之落定的,还有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的历史地位。这是中国航天的新高度,也是中国梦想的新起点。从嫦娥登月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与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存在背离现象,但有时也用来指称政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国号"为代表的各个政权的自称,在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下,这种"中国"自称与各个政权皆自称"中国"的统称仍然存在背离现象,只有在历史上中国处于统一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号"才会出现某种重合,这种重合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最终完成,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与"国号"才最后实现了统一.另一种情况是后来的政权在追述本朝历史或议论以前各个朝代时,对历史上以中原地区为主且有相互递嬗关系或没有递嬗关系但为自己政权所继承的多个政权的通称,这种通称虽然与一些"国号"也会出现某种背离,但基本上符合古代中国历史实际,并成为我们认识前代历史的一种准则,今天认识中国历史疆域也应该遵循这种准则.  相似文献   

8.
正个人没有突如其来的成功,国家也没有一蹴而就的强大。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久前曝出的一则大新闻,让西方世界集体炸锅了!被誉为"北极圈上的能源明珠"的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正式投产,这一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北极LNG(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1650万吨液化天  相似文献   

9.
正大唐盛世,虽然诞生了文人画鼻祖王维,却没有更多可以让文人画滋生的土壤,要知道,"文人"这个概念是在北宋时才流行开来的。宋代有名的文治盛世的历史背景,让文人群体持续扩大,并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文人画便随之兴起,成为两宋文人当政的一个衍生物。其中,推动文人画  相似文献   

10.
何萃 《求是学刊》2014,(3):148-154
由于诗、词、曲、赋等各体文字的普遍使用,"非整一性"成为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小说文体最主要的批评。一般所谓"中国小说"或"白话小说",按其性质本应分为三类:一是"话本",本质上是说唱艺术的文字遗存;二是"世代累积型"小说,亦本为说唱艺术,但大多经历了明清书商或文人程度不一的编改;三是明清文人独立创作的"文人小说"。故唯第三类才是真正意义的小说,西方学者的批评仅对应第三类才真正有效。诗、词、曲、赋等各体文字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时本各有其用,在"文人小说"中此类文字在不同作品中,其文本"整一性"也各自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现存所谓"小说"还原至其所产生的历史语境,我们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李金宇 《阅江学刊》2012,4(3):139-144
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对后世的景观题名、诗歌画作、饮食烹饪等方面影响很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有重文、重人品伦理、崇尚自然的传统,以及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桃源”情结。在后代文人心目中,辋川别业不再只是一个具体的、没有生命的园林,而是一个承载了中国文人审美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理想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2.
《青岛画报》2011,(12):54
"作为国际化大企业的必备素质,首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不可能持续成长的,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企业。"这是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在一次演讲时的一段讲话,而这也正是青岛啤酒这个百年品牌始终坚持的信念。作为世界级知名品牌,青啤展现了中国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品牌形象,及其执著追求最高品质产品的不懈精神。继承了青岛啤酒的百年品质,年轻的青啤地产以"国内地产知名品牌,创建一流地产开发企业"为企业愿景,起锚扬帆,翻开了青啤集团新的篇章。2011年5月起,青啤地产系列品牌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随着"红色记忆之旅"的行程,青啤地产以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走  相似文献   

13.
从寡妇财产权的变化看两宋女子地位的升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里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朝代。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地位低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两宋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政治上看,在唐代,无论是统治集团中的女性(如高宗皇后武则天),还是劳动女性(如睦州农民起义女领袖陈硕真),都有人公开称帝。但到宋代以后,不管她手中握有多大的权力,最多只能垂帘听政而已;从经济上看,根据“均田令”,唐时寡妻妾尚能从国家手中分得30亩口分田,如是户主每人还可受永业田20亩,到宋代就完全没有这种照顾了;再从婚姻关系上看,唐代女子的再嫁,可谓十分平常,且很少发生财产问题上的纠纷,到宋代末年,各种阻力就大为增加,她们的财产权进一步遭到剥夺。当然,有宋一代女子地位的显著下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武继平 《浙江学刊》2007,19(5):88-92
佐藤春夫在他近50年的创作生涯中扮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作为文学家著述甚丰,而且对我国文人郁达夫影响颇深;作为"国策文人",也写下了大量为"皇军圣战"击鼓助威的作品。由于资料的匮乏,过去对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前者,后者几乎无人顾及。近年来学界虽偶有论者言及佐藤的小说《亚细亚之子》,但由于没有汉译本和第一手史料等原因,致使一些想当然造成的谬误不断出现。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旨在还原佐藤春夫及其"大东亚共荣"构想以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5.
徐永明 《浙江学刊》2004,(6):125-133
婺州文人群体是形成于宋末,历经元代、迄于明初的地域性文人群体,这个文人群体人数众多,影响巨大,使婺州几乎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文化的中心,这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一区域文人群体之构成及其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作一具体的分析和描述,以期人们对这一地域文人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吴兆骞赎归反映了清初特定的政治文化生态。康熙帝虽对吴兆骞所献《长白山赋》"览而称善",但他绝非像一般文人那样仅仅着眼于其华美的词采,而是看重其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意义。吴兆骞归京后参与以容若为中心的花间草堂文人雅集,并非只为以文会友,而是有着深隐的心理动机。康熙帝所推行的"文治"策略及当时满汉矛盾的缓和,是吴兆骞得以赎归的根本原因。通过吴兆骞赎归这一事件也可觇视江南文人心态之变迁。  相似文献   

17.
正老舍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武林高手。他这样一位足够"文"的人物,是怎么和"武"扯上关系的呢?文人习武,这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优良传统,是谓文武双全。可惜,后来,武风渐渐衰弱下去,文人真的变成了纯粹的文人。不过老舍例外,他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武林高手。老舍这样一位足够"文"的人物,怎  相似文献   

18.
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也是中国版画画谱出版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画谱创作是晚明文化思潮和文人品味风尚影响下的产物,具有相似的风格和审美特征,追求"精雅之趣"、"天然之韵"和"灵动之美",反映了晚明文人多元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正古琴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关系之密切,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乐器可以代替。"士无故不撤琴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琴艺逐渐成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必修功课。古琴,在古代只称"琴"(近现代引入西方乐器后才被叫做"古琴"以区别),又常作瑶琴、玉琴、七弦琴,  相似文献   

20.
杨晔 《社科纵横》2007,22(11):139-141
色彩本是一种自然存在,但经由人之手,就成为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研究色彩与文化历史的关系,不仅可以有力拓展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空间,也可从一个侧面透视出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但以往的研究却很少有人对此加以关注。本文正是从这一历史空缺中走入,通过"色彩与地域文化"、"色彩与政治"、"色彩与认知"、"色彩与社会人生"、"色彩与历史选择"五个方面,对色彩与中国历史地理的关系进行了集中而又颇具拓展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