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贯彻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省儿童福利工作,安排部署加强孤儿生活保障和推进儿童福利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甘肃省民政厅于2011年7月25日在平凉市召开了全省孤儿生活保障儿童福利规范化标准化现场推进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出席,并对甘肃近年来孤儿生活保障和儿童福利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工作启动迅速、进展顺利,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发展较快、一些机构规模令人振奋,专项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卓有成效,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强调,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全面体现了三个最早;最早以省级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孤儿保障实施意见的省份之一、最早启动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工作的省份之一、最早开展儿童福利信息系培训班和利用信息系统上传孤儿信息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2.
2014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韭促进司儿童福利处紧紧把握儿童福利制度和体系建设两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试点探索、开拓创新、立足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儿童福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实践,使儿童福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立足困境儿童保障大力推进三个试点首先,进一步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在2013年试点工作基础上,2014年加大试点推进力度,进一步拓展试点范围。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2,(8):12-12
【新政出台】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的出台,全国儿童福利工作走上了系统化、体系化建设的道路,为落实好国家政策,在民政部的引领下,黑龙江省随后陆续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黑政办发[2011]23号)和《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儿童福利机构向社会开展服务的指导意见》(黑民福[2011]66号)等政策性文件,儿童福利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工作内容更加具体化、经常化,此时,搭建覆盖全省的儿童福利保障组织网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11,(8):63-63
根据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规划,为五省十二县的每个项目村都配备了一名儿童福利主任,负责本村的儿童福利工作。经过层层选拔和项目专家开展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培训,120个村的儿童福利主任纷纷走马上任,对项目村的特殊儿童进行关爱随访,帮助辍学儿童复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儿童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等,将项目村的儿童福利服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新形势下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拓展、机制创新及促进困境儿童实现永久性安置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于2011年12月6日至8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了全国儿童福利和收养工作经验交流会,各省级民政部门负责儿童福利和涉外收养工作的业务处室负责人及福利院院长共计24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张世峰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正民政部与联合国儿基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合作开展的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和民政部在部分地区开展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先行先试"试点工作,是近年来民政部根据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站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高度,在儿童福利领域所开展的两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通过4年的运作,初步建立了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信息监测制度、儿童福利信息报告和反馈制度、儿童福利主任队伍、示范区多部门联动制度、儿童福利服务平台等等,当地儿童福利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民政部在江苏昆山、浙江海宁、河南洛宁、广东深圳开展的适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儿童救助与福利保障相衔接的“大儿童福利”格局,就是要把儿童权益保护、儿童紧急援助等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建立、健全和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儿童救助、保护和安置机制,让需要得到保障的儿童得到相关机构的庇护,确保管理部门按职权做出裁定后,由相关的福利机构进行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工作。《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儿童福利工作的目标和内容。201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60号),作为首个省级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具体构建了浙江省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今年浙江省人代会将"完善孤残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列入省政府考核民政工作一类目标,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陆颖 《社会福利》2010,(12):6-8
2010年11月30日民政部2006~2010年度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项目工作总结会议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旨在总结5年来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项目工作,部署今后一段时期需开展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来自云南、山西、河南等艾滋病防治重点省(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负责人就5年来本省区开展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代表处派员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深入到陇川县实地考察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安置保护机构,并带着学习和生活用品到傣族村寨入户慰问了艾滋病致孤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会议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徐建中副司长主持,陆颖司长出席会议并作了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儿童福利保障对象的范围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而逐步拓展的,从孤儿到困境儿童最终目标是所有儿童,儿童福利呈现从补缺型向普惠性不断转型的轨迹。过去,儿童福利仅限于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现在已进入了以全体孤儿为福利保障对象的新时期,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已将机构内和社会散居孤儿统一纳入,并确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各级民政部门积极贯彻国办精神,努力构建完善的孤儿福利保障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拓展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加快中国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儿童福利,从广义上讲,包括负责儿童社会福利工作的组织机构、儿童生存和母婴保健措施及机构、有关儿童工作的法律和相关保护政策、儿童受教育权益等保障措施。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政府为收容“三无”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而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孤残儿童福利的主要力量,机构不断扩大发展,职能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12.
多措并举 开展特殊教育工作 根据孤残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特殊教育工作.针对福利机构集中收养的孤儿、弃婴约90%患有不同程度残疾的状况,儿童福利保障内容逐步从单纯"养育"向"养、治、教、康"全面发展,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于残疾婴幼儿,各地进行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开展手术矫治和专业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儿童福利政策的重大突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于2010年11月出台,国家第一次直接通过现金补贴的形式为福利机构内外的孤儿提供制度性保障,标志着中国在儿童福利政策方面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儿童福利的观念和认识发生重要转变。从福利理念上看  相似文献   

14.
全国现有57万孤儿,其中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10.9万,社会分散抚养的40多万。如何既做好散居孤儿的保障工作,同时又不断提升机构的养育水平,实现两者兼顾,一直是民政部门着力探索的内容。自《国务院办公斤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如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已经开始依托儿童福利机构成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旨在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提高儿童福利水平。2013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3]33号,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保障福利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分散抚养孤儿的权益保障做出制度性安排,也为进一步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14,(5):63-63
正2014年3月21日,云南省盈江县儿童福利服务示范区在县民政局召开儿童福利主任工作培训会。会上,盈江县民政局叶超刚副局长传达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传达了在瑞丽召开的全国儿童示范项目和制度建设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第二,介绍了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和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开展"先行  相似文献   

16.
徐建中 《社会福利》2013,(10):15-17
儿童福利机构是孤儿保障工作的专业机构,是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在儿童福利事业总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切实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之一:构建服务网络。2011年5月江苏省民政厅出台了《关于抓紧建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各地依托儿童福利机构,以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为方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普遍建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并辐射和带动社区儿童福利服务的开展。中心要基本做到"六有":即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有满足工作需要的设备器材;有专人负责,并建立工作队伍,配有包括从事儿童教育、医疗护理、法律事务、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满足工作需要的专项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制度;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服务项目。目前全省有60%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工作。在民政部的正确指导下,全省儿童福利工作从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按照构建现代大民政的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儿童福利政策和管理体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和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推进全省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进儿童福利政策创制和制度设计。2011年6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对孤儿的安置、养育、康复、特教和成年后住房、就业以及"困境儿童"保障都作了制度性安排,成为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比较系统的儿童福利政策,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由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去年浙江省民政厅设立了儿童福利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9.
盈江:全面提升福利主任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开展好盈江项目区儿童福利示范工作,2013年2月1日,盈江项目区组织10个项目村儿童福利主任在民政局会议室召开了为期一天的儿童福利主任培训会。  相似文献   

20.
正首先,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有系统化的思维所谓系统化,就是把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的工作纳入到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中去思考,去设计和推动。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有两大支撑:一是各类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主要包含儿童福利的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它是以津贴的形式,通过现金发放到困境儿童或其监护人手中。二是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主要包含基层福利服务机构、站点、人员和其他专业化服务机构,解决提供服务的问题。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纳人中国儿童福利体系这个大框架中去定位和思考,在政府制度性保障的基础上,着力提供福利服务,发挥补充作用。其次,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有规范化的举措所谓规范化,就是民间机构要像政府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一样,规范运行、按章办事。为此必须做到三个规范:一是理念要规范。对待养育孤儿、弃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