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世平 《科学咨询》2008,(18):60-60
语文教学既然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教和学,而是根据各种情况,创设各种氛围,构建高效的课堂,更有效地去教书育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而各种学习氛围的创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沃土,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注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职语文教学应从挖掘人文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技巧、创设审美情境等方面,紧扣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4.
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飞速地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景,营造气氛,可以使课堂形象生动,突破重难点,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情感得到升华。让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就语文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进学生智力及身心健康发展。课堂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本文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健康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优化学生心理状态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等方面做个浅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进了语文课堂,语文老师纷纷走下圣坛,创设民主课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积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与学生展开民主平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建构有效地课堂教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科学预设,达成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  相似文献   

8.
冉伟 《科学咨询》2013,(1):51-5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审美的品悟。如何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让美读走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莫治明 《科学咨询》2009,(12):71-71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进学生智力及身心健康发展.课堂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本文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健康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优化学生心理状态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等方面做个浅析.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思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晚的课堂教学睛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氖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喜悦,笔者以为须在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对话"理念变革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对此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基于此,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对话形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开展高质量,高效益的"对话",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语文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了对话,从而实现高效对话:  相似文献   

12.
蔡川 《科学咨询》2010,(14):59-59
“对话”理念变革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对此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基于此,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对话形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开展高质量、高效益的“对话”,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语文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了对话,从而实现高效对话: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就像灯塔一样,提供了教学指导,改变陈旧死板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取而代之的就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大胆的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乐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后,要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教师转变观念,认真备课,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构建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结合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趣,教学目标明确,检测手段得当,评价中肯公允,实现堂堂清.这是实现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然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感悟到语言的、艺术的美的熏陶.高效课堂才能高声大笑  相似文献   

17.
正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如何在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1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1.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问题肯想、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然而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活性,缺乏生命活力。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在教学实践中,就反比例函数图像教学过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重视拓展现有的语文教学范畴,提升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教育深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全面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建立起一个深度的语文课堂,发展学生的语文认知,大力推进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拥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应重视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对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进行尊重,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找到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迁移能力。在深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让我感触颇深,加强课件在语文学科课堂上的有效使用,这就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也突破了现代语文教学中以课件为主打的语文课堂机械化的运作,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也使语文教育沿着春天的足迹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