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学技术学: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学的建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科学技术学不是要取代自然辩证法,而是自然辩证法的延伸和拓展。作为自然辩证法指导下的一门新兴学科,科学技术学以科学技术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社会功能以及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目的是使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学的建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科学技术学不是要取代自然辩证法,而是自然辩证法的延伸和拓展。作为自然辩证法指导下的一门新兴学科,科学技术学以科学技术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社会功能以及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目的是使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界文革前的研究焦点是阐释和解读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同时对某些"异己"的科学流派思想予以非理性的批判。然而,"非正统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即理工科出身的自然辩证法爱好者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精神,深入贯彻并灵活运用于20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之中,使国内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与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始终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学术对话。自然辩证法具有马克思主义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个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采取取消主义的态度是极端错误的。改革开放后,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基本构架为辩证自然观、辩证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并且向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扩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前沿与自然辩证法传统蕴含着一体性:系统科学群加深了对辩证自然观和科学中辩证法的理解;科学哲学有利于深化对科学观中"科学本性"的辩证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逻辑使得科学方法论原理更为精致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当代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进一步夯实了科学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是既成的历史事实。当年将自然辩证法改成科学技术哲学,并在后面加上括号,特意说明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时度势做出的决定。就学科体系而言,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恩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科学哲学的重大区别就是它和自然辩证法的一体性。不容忽视的是,否认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不仅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有违整个科学技术哲学界的共识和情感,而且,有可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尴尬和负面后果。保持科技哲学的教学体系和研究系统两层楼结构下的多元化格局,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从R&D看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发展、演化,并展望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脱胎于独具中国特色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在学术走向世界、视野逐渐开阔的同时,也不免感染了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后现代相对主义瘟疫;科学技术哲学应当自觉地继承自然辩证法尊重科学、弘扬理性、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在哲学和文化层面上重新定位;必须高度警惕形形色色改头换面的现代蒙昧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史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础,又拓展和充实了其研究内容。科学技术史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影响具有交互性,二者相互促进,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的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8.
创新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大学生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学校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要重点加强创新精神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材中缺少对这一问题的深入介绍,没有把相关的这一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老化和僵化。文章拟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和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化两个层面,对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释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阐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文章指出档案学研究、档案工作实践应该以自然辩证法为指导,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档案工作者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从而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普及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文化的精神品质,探讨了创新文化的当代意义,提出了传播与普及创新文化的三条基本路径,从而揭示了只有更好地普及创新文化,才能更有效地在全社会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科学结构、科学革命与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理论是科学赖以建构的最核心的理论范式,在这一部分所发生的变革往往会形成通常意义的科学革命。相对于科学发展的常规性和非常规性(革命性)两个阶段,存在着常规性和非常规性两种不同性质的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以及保守性和创新性两种不同的研究态度。创新性的研究态度要求科学家们要具有理性怀疑的科学批判精神。科学在自我批判中进化的性质要求造就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教学应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就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科学研究过程的分析,点燃学生头脑中智慧的火把;二是注重研究方法的培养,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三是注重哲学兴趣的培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未突出对受教育者思维独立性和创新灵活性的培养,致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尽管并不缺少继发创造性,但不大容易表现出原发创造性。而创新主体究竟能否激发其原发创造性,是个关乎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力图超越通常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倡导科学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层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目前国内理论界出现的片面强调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片面强调“和谐”而回避矛盾、否认“斗争”以至否认辩证法,甚至以“科学技术哲学”取代“自然辩证法”等现象,在本质上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不利,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介绍广谱哲学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的若干应用,包括广谱哲学与自然观教学、广谱哲学与科技观教学、广谱哲学与方法论教学等。教学实践表明,把广谱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回答自然辩证法中的疑难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变革的实质是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代替旧的物质主义哲学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超越物质主义哲学体系为前提,以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为根本,以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是“改变世界”的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本位、“革命的实践”和以社会进步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必然成为推进创新精神培养的指南。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不但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思维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武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启创新思维的钥匙;为创新思维提供科学原则;为创新思维指明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