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礼进行曲     
王三婚礼的主持人是位军人。到底是军人,主持起婚礼也那么有板有眼,像喊队列口令,铿锵有力:“新郎,新娘,向左转,一鞠躬,拜父母!向  相似文献   

2.
<正>在神经科学界有一种说法:神经科学是生命科学的最后前沿。作为神经生物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鞠躬长期从事束路追踪、神经内分泌学、大脑边缘系统及化学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初次得悉院士大名——“鞠躬”,不禁让人头脑里联想起这个词的本意,浮现出行“鞠躬”礼时上身向前弯曲的一幅剪影。走近鞠躬院士后,陡然感到那幅“鞠躬”剪影一下子有了生命——鞠躬院士的一生,正是对着科学、对着祖国行着那恭敬的“鞠躬”礼。  相似文献   

3.
《人才开发》创刊整整20周年了。这个刊物的品位高、内容好,为国家的人才开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作为读者,向社长,主编及全体工作人员在此鞠躬致敬。二十岁,人气正旺,前途无限,贵刊  相似文献   

4.
佚文 《人才瞭望》2014,(7):96-96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的世界纪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打破。  相似文献   

5.
突破心障,才能超越自己。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三十五次创造撑杆跳领域的世界记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记录,迄今为止,还没人能够打破。  相似文献   

6.
不是每座城市都能培植、宽容诗人的,成都人以自己的城市盛产诗人而自豪。然而,在当前物欲横流的商业时代,成都诗人何去何从?他们如何生存? A"职业诗人"生存堪忧近日,成都三位年轻的诗歌爱好者坐在记者面前,流露出了对诗歌和当下诗人生存境况的关切神情。  相似文献   

7.
10月2日上午11时,95年“友谊奖”活动工作组所在地——友谊宾馆贵宾楼10214房间的门又一次被轻轻叩响了,日本专家水野道男先生和夫人站在门Q,亲切真诚地同工作人员—一告别,他们将飞往陕西的工作地。走廊里静悄悄的,他们是最后离开这里的获奖专家。随着一声轻柔的铃响,电梯门开了,笑容满面的水野道男先生和夫人走进电梯,他们转过身来,向大家鞠躬致谢。电梯门又静静地闭合。这一刻我猛然想到,一个盛大、光荣的庆典就此圈上了句号。这是继1991年我国正式设立“友谊奖”以来组织开展的第5次授奖活动了。至199/1年底,应邀应聘来到…  相似文献   

8.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曾到天竺山游玩,看到两片玲珑巧石,甚是喜爱,便拾回家中欣赏。后来竟闭门思过,悔不该拾回两片本属当地特产的巧石,惭愧不已,如坐针毡,不仅把两片巧石归还给公家,还提笔写下了自省诗句“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惟向  相似文献   

9.
困狗     
他是训犬员,一位特立独行的职业训犬员。他的训犬场是一大片废弃的厂房。 刚刚踏进他的领地,就有一群狗围上来,不咬,也不叫,只是身前身后地围着你,狗眼里写满警惕,让你举手投足都不得不小心翼翼,更不用说弯腰拾点什么拿点什么了。  相似文献   

10.
挺起腰板,拾起做人的尊严。苗家人房屋的建筑最有特点,一个不大的屋子里面可以有几十个房檐和门槛。平日里,苗寨里的乡亲们就背着沉甸甸的大背篓从外面穿过这些房檐和门槛走进来。令我不明白的是,虽然有这么多的障碍,可从来没看见他们当中有人因此撞到房檐或者是被门槛绊倒。要知道,对于一个外乡人来说,即使是空手走在这样的屋子里也会经常碰头,摔跟头的,何况,他们的身后还背着那么重的背篓。后来,我请教了一位当地的居民,老人家告诉我,要想在这样的建筑里行走自如,就必须记住一句话:可以低头,但不能弯腰。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障碍,看清楚脚下的门槛;而不弯腰则是为了有足够的力气承担起身上的背篓。  相似文献   

11.
人生导师     
正记得有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但是我还想为这句话再加一句,那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和言行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并且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的人生中起着人生导师的作用。"我的外教就是这样一位人生导师,他用自己的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初见:韩国外教的90度鞠躬教我们大一的外教走后,又来了一位新的外教。"长什么样子呢?"同学们个个都很好奇。私底下,大家  相似文献   

12.
蔡建军 《人才瞭望》2014,(10):103-103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32岁考中进士,走进为官的队伍。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敢直言、爱民众、重自律、讲廉洁、干实事的好官。  相似文献   

13.
逸兰读书时,成绩很一般。 一日,她翻杂志,杂志用两个整版介绍一位诗人。 诗人剃寸头,戴眼镜,T恤衫下的两条胳臂,肱二头肌鼓鼓的。再看他的诗作,才华横溢。逸兰瞬间被吸引了。 这时,逸兰十七岁,高三。对未来,她突然有了清晰的目标——去西北,直指诗人执教的高校。  相似文献   

14.
背景资料:连日来,郭德纲徒弟殴打记者事件被媒体炒得纷纷扬扬,8月3日下午,德云社举行打人事件道歉会,李鹤彪到场给伤者鞠躬致歉,郭德纲经纪人王海同时提出3点质疑。4日凌晨,郭德纲在其博客上发表一篇名为《有药也不给你吃》的文章,并在文章结尾写出:“有句话与诸君共勉:在人群中生活,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狼性!”的句子力挺徒弟。如何看待郭德纲及其所为,在媒体及网上形成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请教余光中.诗人的作品离不开现实.如何处理生活和浪漫的关系。自称三分之二是诗人、三分之一是学者的余光中用“人乎其中.出乎其外”来解释现实和浪漫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诗人以美为艺术追求,以流云为心灵的形象表现,通过清丽的物象使诗歌意境明晰可观,这是诗人在《流云》诗里的表现技巧。物象与意境结合,使人从物象之中自然洞察到诗歌意境的绝妙,美贯穿着整个物象意境,给人以奇高的艺术境界享受。  相似文献   

17.
生活百科     
百合 《人才瞭望》2013,(11):22-22
【10大短命生活小习惯】 第一名:缺乏运动;第二名:跷二郎腿;第三名:如厕看报;第四名:刚睡醒立刻下床:第五名:连续使用电脑3小时以上;第六名:弯腰搬重物;第七名:用力排便;第八名:喝水太久;第九名:喜吃烫食;第十名:喝过量咖啡或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美国现代诗人卡明斯的一首短诗中的语言变异和标点符号来分析肯明斯在诗歌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讨论了诗人采用这些手法的用意和效果,并且强调文体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9.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十四行诗感情奔放,语言华美,使英国十四行诗体具有了完美的形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本文从"真、善、美"的角度,评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崔万立 《人才瞭望》2009,(8):103-103
荷尔德林坚信“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大地之上的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的踪迹”。海德格尔从荷尔德林的诗的阐释中发出了一个追问:诗人的天命乃何?那就是:吟唱着在踪迹间道说大地上的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