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美龄在纽约文/梁旦图/文心身为蒋、宋两个望族的大家长,宋美龄在纽约却过着“一般人的家庭生活”。前不久,宋美龄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一栋公寓中欢庆了95岁生日。蒋孝勇夫妇带着孩子友柏、友常、友青,飞来纽约为老夫人祝寿。三个曾孙从小就与宋美龄很亲,在台北...  相似文献   

2.
六十七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出于战略考虑,盛情邀请当时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访问美国,宋美龄欣然接受。在访美七个月期间,智慧超群的宋美龄发挥了她卓越的公关才能,最终说服了美国立即停止对日本的战略物资供应,与中国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本,还为中国赢得了数亿元的美援,在中国史诗般的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正1943年,宋美龄访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之时,英国也向宋美龄发出了邀请。英国外相艾登向中国驻英大使顾维钧保证,一定用最隆重的仪式来接待宋美龄。一向矜持的英国绅士为何也仿照美国人做起了宋美龄的发烧友?  相似文献   

4.
一 1948年元旦,天刚蒙蒙亮,鞭炮便连续不断地炸响在南京城的里里外外。一片喜气祥和的新年氛围中,谭祥面带愁容,轻轻地下了车,在瑟瑟寒风中挺直了身。 谭祥是来见干娘宋美龄的。昨晚与干娘通了电话,宋美龄在电话里说:“明天元旦,什么事非要大清早过来?”  相似文献   

5.
贺伟 《老年人》2013,(9):43-43
人们都知道,“美庐”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庐山的别墅。实际上,蒋介石、宋美龄在庐山还有另一栋别墅——摩顿别墅。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张学良没有输给蒋介石,而是输给了宋美龄。 张学良还说过:只要夫人活着,我就要把秘密守住。这是一个什么秘密?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首次进入上海。当张学良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美龄还是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闺秀。两人当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少帅一见面,立刻为宋美龄出众的气质倾倒,称她为“美若天仙”,宋美龄也为张学良的风度倾倒,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此后两人频频约会,宋美龄带着这位关外年轻的“胡帅”出入于上海的社交界,而从少年起就在青年基督教会接受过洋派熏陶的张学良也礼仪得体,风度翩翩,跳舞、游泳、高尔夫球,无不老道精通。两人一时成为十里洋场的最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7.
《公关世界》2016,(6):118-119
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宋美龄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绘画是她终年爱好,她曾向张大千学习山水画,拜黄君璧、郑曼青为师,学习花鸟画。  相似文献   

8.
正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恋爱与婚姻,坊间传言众多,蒋介石在自己的日记里也有一些记载。蒋介石对宋美龄产生爱慕之情是第二次在广州见面。1926年6月30日,蒋介石日记出现"往访大、三姊妹"的记载,"大",指大姐宋蔼龄;"三",指的就是宋美龄。7月2日,宋美龄将回上海,蒋介石日记云:"美龄将回沪,心甚依依。"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说明蒋介石已经对宋产生爱慕了。进入1927年,蒋介石日记中关于宋美  相似文献   

9.
陈清清 《公关世界》2008,(11):23-24
在中国抗战期间,深谙公关之道的宋美龄曾先后访问过印度、美国、加拿大、埃及等国,为抗战的中国助过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0.
宋美龄的百岁之秋文/曹元明一、她对庐山、重庆、西安记忆犹新今年3月23日是侨居美国的来美龄女士九十九岁大寿。明年就该是她的百岁华诞了。中国有句古话“做九不做十”,九十九岁寿辰应该当作百岁大寿来庆贺的。宋美龄今年生日时可以说有喜也有忧。忧的是海峡两岸近...  相似文献   

11.
王丰 《老年世界》2007,(9):10-10
王丰是台湾著名资深媒体人,也是蒋介石、蒋经国和宋美龄传记的权威撰稿人。他最近出版了《蒋介石死亡之谜》一书。  相似文献   

12.
张发财 《中外书摘》2010,(11):85-86
西安事变后,宋美龄在去西安的飞机上拿出一把枪交给美国顾问,说:“如果叛军对我不礼貌,你直接枪杀我。”  相似文献   

13.
提起服饰,人们多会想到重型台上的霓裳、历史剧里的道具装、时尚先锋们的奇装异服,而实际上,服饰除了审美、体现一定的文化反思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直接刺激人的心理,通过暗示,完成社交使命。蒋介石去世那年,蒋纬国的军衔是中将,根据国民党的规定,当了14年中将若还未晋升上将,则应强制退税。上将是终身制,而时任“总统”的蒋经国并不打算给他的兄弟晋衔。宋美龄即赴美定居,这天,蒋纬国赶到官邸送行,他一改往日家人聚会着便服的常规,穿了一套军服,还配了全套勋章勋标,一进门就向宋美龄行军礼。此时此刻,蒋氏新…  相似文献   

14.
上海初识宋美龄蒋介石与宋美龄初次相见在何时?何地?董显光的《蒋总统传》将时间定在陈炯明兵变之后,地点则定在上海孙中山寓所。董书初版于1937年,经过多次增订,是国民党的官书。其书对蒋虽多阿谀之词,但关于蒋、宋见面的时间、地点一类说法还是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大陆游客在台北的圆山饭店有幸品尝到了宋美龄女士的独门养生早餐。坊间盛传这套以清淡为主的餐饮,正是蒋夫人能长年保持健康的养生秘方。实际上,宋美龄能活106岁,其养生之道不仅体现在饮食上,还涉及作息起居、衣着服饰,心态调整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山鉴 《老年世界》2009,(17):17-17
邓颖超与宋氏三姐妹,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因为保护儿童运动而走到一起。几位夫人常常一起去重庆,看望保育院儿童。此后的五十多年,邓颖超与宋美龄一直有书信来往,保持了良好的友谊。  相似文献   

17.
邬君梅,《末代皇帝》里的文绣、《建国大业》里的宋美龄、《蜗居》中的宋思明夫人,《人物》杂志曾评选她为“50位世界最美丽的女人之一”,美国电影艺术学院还聘请她为奥斯卡终身评委。  相似文献   

18.
秦风 《中外书摘》2008,(12):30-31
随着越南战争的扩张与升级,坚持反共国策并配合美国围堵中共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也逐步卷入越南战火之中。1968年2月底,蒋夫人宋美龄女士发起救助南越难民的号召,全台人民热烈响应,纷纷捐出衣物、食米和现金,台湾与南越的关系逐步走向高峰.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春夏秋冬,每天凌晨5点左右,当整个士林官邸还被灰黑的天幕笼罩着的时候,蒋介石便穿着睡衣起床了。他一手拿着一支钢笔型的小手电筒,借着微弱的灯光,轻手轻脚,摸索着走进盥洗间洗漱。此时,“夜猫子”宋美龄刚刚入睡。  相似文献   

20.
正蒋介石一生承认的女人共有四位:原配毛福梅、侍妾姚冶诚、妻子陈洁如和夫人宋美龄。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宋美龄,可让蒋介石一生惆怅、愧疚、惦念的,却是陈洁如。一见钟情陈洁如生于1905年,原名陈凤。1919年夏,在张静江府邸,蒋介石对14岁的陈凤一见倾心,随即展开猛烈的追求。最初,陈凤的母亲因为年龄和地位的悬殊拒绝了他,但蒋并不气馁,多次登门,坦诚自己的婚史、妻妾和子女情况,发誓永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