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对汉代的法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经》之所以对汉代法制产生重要影响,与先秦儒家对《诗经》的政治教化功能的高扬、《诗经》在汉代的广泛流传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汉代是中国古代法制儒家化的开始阶段,《诗经》在汉代法制儒家化的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汉代统治者在立法、司法活动中,均引用...  相似文献   

2.
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提倡的“礼治”、“德治”、“人治”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这个过程便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它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决狱是其开端,以经注律是其深入,以经立法是其完成。《唐律疏议》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律哲学批判》中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鴉片烟。”这句名言引用到中国社会思想领域上来,真是千真萬确的。中国自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的建议后,儒家一直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用来麻痺中国人民的思想工具。随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性,儒家思想也相继延续了二千年之久,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领域中所起的影响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当  相似文献   

4.
陶文娟 《东方论坛》2014,(6):127-128
正具有明显伦理本位特征的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中国当代伦理仍与儒家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近十余年来,关于儒家思想与儒家伦理,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代表性著作如杨清荣《经济全球化下的儒家伦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黄慧英《儒家伦理:体与用》(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三联书店2013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女诫》的内容、产生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并从世风、作者家庭环境及作者本人的因素着重论述了《女诫》产生的原因。班昭的《女诫》集儒家妇女观之大成,它的问世是泛儒时代的产物,是与她那个唯儒独尊的家庭分不开的,是班昭心理扭曲和对社会主体曲解的结果,成为古代礼制残害妇女的一个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6.
嵇康和颜之推都服膺儒家教化,又分别出现游离于儒家的道家与佛家思想,他们的家训文《家诫》与《颜氏家训》深刻地体现了两种思想的矛盾,从生平身世到文章创作对两者进行对比,反映了二人的思想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游离的道家与佛家思想是时代的烙印所造成。  相似文献   

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本文从传播的角度,指出这一事件使儒学传播形态产生了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儒家思想从自由化向权力化转变,其二是儒家文本从知识化向经学化转变,其三是儒家创始人从常人向圣人转变.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不仅对中国思想史,而且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庞德一生都致力于向美国人包括欧洲人介绍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思想,认为儒家思想是拯救混乱、黑暗西方的精神危机的灵丹妙药。庞德的《诗章》引用了诸多《论语》等中国儒学经典的词句,并且很多地方直接使用汉字,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全面考察《诗章》可知儒家思想对庞德的影响之深刻,儒家主张的秩序、和谐和个人的内省修身,是庞德文学主张和精神诉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研究汉律最具参考意义的历史文献当属《二年律令》和《奏谳书》。通过对其分类研究,明确各种律令的含义和特征,并结合汉代的史实,进一步了解颁行这些律令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在对汉代统治者"独尊儒术"思想深入理解的同时,也可以清晰地归纳出汉律的儒家化进程。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及礼治,这些天然地契合了汉代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内在需求,因而汉律的规定便具备了浓厚的儒家色彩。汉律被认为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在法律发展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历史价值当然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0.
论儒学与两汉师生关系刘厚琴儒家学说以调整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指归,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理论。汉代"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学对汉代师生关系影响如何?这就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人师"'呢...  相似文献   

11.
儒家政治理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中,儒家政治理论虽然随时代变迁不断演进,但却始终在封建政治体制中扮演着理论基石的角色。尤其是自西汉初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政治理  相似文献   

12.
孔子在世,本是布衣,正如《孝经钩命诀》所言,“孔子在庶,法无所施,功无所就”,但创建了千古不灭的儒学。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改变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原貌。以后,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由于统治者的需要,继续尊崇儒学,甚至奉为儒敬,可是距离儒家的真实意图,便越来越远了。今天为了探索真正的儒家思想,所以提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这一名称,目的在于区别战国以后假孔子之名的儒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流传于秦汉之际的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在解释《春秋》时,既有阐释儒家思想的一面,又有受其他学派影响、且背离儒家思想的一面,黄老学派即是代表.在汉初儒家学派与黄老学派的正面冲突中,《春秋谷梁传》实际上起到了在理论上支持黄老学派的作用,也表现出了它与儒家学派的某种分歧.  相似文献   

14.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因此他的文论思想深受三教的影响,而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影响最甚。以《文心雕龙.序志》篇为切入点,可从人生志向、创作动机及论文方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创作的影响以及刘勰对儒家经典文学化的创造性阐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四库全书》及其《总目》所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分析,着重论述《四库全书》及其《总目》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以及它的出现对当时和后世目录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中国学者都认为中国儒家文化对梭罗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作品体现出与儒家思想的深度契合。然而有西方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儒家思想对梭罗的影响非常有限。要厘清这一问题,就需要进入中英文的具体语境进行考察。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共有十处引用了《四书》,分析《四书》原文和英语引文的内涵和目的,就会发现梭罗毫无例外地抛弃了这些儒家语录原文所携带的儒家思想,而是将其改头换面,用来表达他所主张的个人主义。《瓦尔登湖》的英语引文和《四书》原文的涵义和目的经常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中国学者往往将梭罗的英语引文默认为《四书》原文,利用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脑补了很多《瓦尔登湖》中并不存在的思想,与只能凭借英语引文的西方学者相比,其结论必然大相径庭。一旦将《四书》引文置于《瓦尔登湖》的英文语境,就会发现梭罗对中国儒家语录的引用,并非为了表达对儒家文化的亲近或认同,而是为了利用中国《四书》古典、异国的情调来达到点缀、修辞和美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因此故,历代统治者对孔子尊崇备至,尊儒、崇圣、祭孔活动愈演愈烈,这充分体现在曲阜的碑刻中。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纵深发展的今天,世界文化也日趋多元化,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统一或独尊的传统思维模式已被打破,那么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儒家思想是否还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还有其生存价值?本文就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作了论述,认为儒家的诸多思想在今天无疑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由东汉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汉书·艺文志》将《易》置于群经之首,《六艺略》置于十志之首,又将"儒家"置于《诸子略》之首,可见班固对儒家的重视,也充分体现出他的尊儒思想。本文从《汉书·艺文志》的诞生背景、所列儒家著作的编排次序逐一分析其中的尊儒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儒宗心法》的阅读,发现太谷学派对儒家经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