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对汉初大臣张良的故里进行了新的考证,否定了诸多工具书的"今安微亳县东南"说,肯定了"张良故里在今河南禹州".文章依据文献记载、地方史志资料和实地的勘察,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张良故里不是在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地域,而是在韩国地域;不是在东"城父",而是在西"城父"(亦称"父城");不是在今河南省郏县、宝丰县的古"城父"地区,而是在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古"城父"地区,即张得乡.这样,文章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张良的故里是河南省禹州.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汉初大臣张良的故里进行了新的考证,否定了诸多工具书的"今安微亳县东南"说,肯定了"张良故里在今河南禹州".文章依据文献记载、地方史志资料和实地的勘察,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张良故里不是在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地域,而是在韩国地域;不是在东"城父",而是在西"城父"(亦称"父城");不是在今河南省郏县、宝丰县的古"城父"地区,而是在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古"城父"地区,即张得乡.这样,文章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张良的故里是河南省禹州.  相似文献   

3.
孙武故里乐安说忽略了许多实质性问题.首先,割裂了孙武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其次,忽略了"食采乐安"中食采的实质,把"食采"地定位于故里;再次,忽略了孙武奔吴原因"谋为乱"的实质,把"谋为乱"定位于"发生内乱".孙武故里乐安说与<春秋·左传>、<史记>两部民族文化遗产相违背,经不起历史检验.孙武故里为古齐都今临淄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4.
孙武故里说法不一,但共同点是"乐安"说.据先秦史料<春秋·左传>载,把孙武故里定为古齐城(今临淄)是正确的.孙武祖父孙书伐莒有功,食采乐安时,孙武已是少年;从孙武的家族史看,孙武不可能离开齐城到乐安去学习和生活;从孙武的文化程度看,当时是"学在官府",高等教育在国都,离开齐城绝对达不到高等教育水平;<新唐书·宰相世纪表>中记载孙武奔吴原因是"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田鲍四族谋为乱发生在齐城,不是发生在乐安,很明显孙武是由齐城奔吴.  相似文献   

5.
学界以孝道作为曾子思想的核心,统率诸德,构建曾子的思想体系,却忽视了《曾子》十篇不同篇章之间内在的思想歧异,我们从思想核心、对待生死的态度、人生境界、道德修养内容及目标等方面分析了《曾子》十篇的内在思想矛盾,主张《曾子》十篇应划分为内外杂篇,《曾子立事》、《曾子制言》(包括上中下三篇)、《曾子疾病》五篇为内篇,《曾子大孝》、《曾子立孝》、《曾子本孝》、《曾子事父母》四篇为外篇,《曾子天圆》为杂篇。《曾子》十篇不同篇章之间内在的思想矛盾,可能是成书于不同弟子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回乡见闻     
黄积芳 《老友》2012,(3):21-21
阔别故里几春秋,假日归来探亲友。惊叹家乡生巨变,亮丽村景夺眼球  相似文献   

7.
曾子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曾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其教育理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曾子教育理想的哲学基础是义;曾子教育内容的哲学基础是孝;曾子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是其修养方法。曾子思想的核心是孝。孝是根本;礼、仁、义等其他道德由孝而生。实质而言,曾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孝。曾子实践教育理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过程是正是的过程。孝即是,也是实在。曾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亦即是,也是实在。曾子教育的过程就是恪行孝道的过程,也是正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楚平王时的采菱城和城州屈——兼论屈原祖籍汉寿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秋吴楚争衡时期,楚平王在内忧外患中为巩固统治,对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恢复了陈、蔡诸侯国的地位,减少对外战争,实行"城州屈"和筑采菱城"为舟师伐濮"的措施.历史文献和汉寿出土的文物,显现出沅水下游常德、汉寿在楚国及屈氏家族地位的重要.由此可见,屈原祖籍汉寿说并非臆说.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古籍文献记载、历史地理沿革、逻辑推理辨析,意在考证老子故里在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鹿邑县东太清宫,而不在今安徽涡阳县。  相似文献   

10.
常德澧县在六千年前已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城头山古城,至少在春秋后期常德的中心城市已移向沅水流域,前523年楚平王在西郊白马湖畔所筑的采菱城是常德最早的古城,并在实际上起着楚国陪都的作用.隋代樊子盖因善卷改枉山为德山,决定了德山、常德的名称内涵.发展至明清的砖城,常德城又在改革开放的德治中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