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小城镇是农村诉大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完成十五大确定的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鉴于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选择是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城镇,使乡镇企业、资金、劳动力尽可能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发展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对部分地区小城镇的普查资料,回顾和总结我省小城镇建设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对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发展成就的描述,阐述了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最后就我省九十年代小城镇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创新机制,以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司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全国城市化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它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率,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给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也促进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善.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小城镇战略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规划不合理、大量浪费耕地等.为此,<中国21世纪议程>规划了我国今后小城镇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里,首先便涉及着可持续发展的测度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杭州桐庐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对其城市化建设有利条件以及农村人口转移难、小城镇功能较弱等难题的分析,提出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城市;融入"长三角",接轨大都市;处理好建设新农村与城市化的关系;以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建设等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小城镇是一项关系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又是拉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宁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已经把小城镇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有了良好的开端,并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发展状况,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定量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大: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关性较小.从短期看,农业经济发展对人口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影响,而从长期看,人口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却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农业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对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小城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进展,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非农人口所占比重看:80年为15.8%,85年为18.2%,90年为20.8%,95年为21.9%,98年为22.6%...  相似文献   

9.
一 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小城镇建设.各地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等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路子.有利之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我国应该走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分析论证了我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现阶段兴起的农村小城镇,实际上是当地农村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和聚集地,由于乡镇企业是目前农村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主体,因而只有在乡镇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逐步向小城镇集中的情况下,小城镇才能发展壮大。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次,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也是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强的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小城镇是城市的雏形,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正愈来愈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因此,笔者对桐庐县城市化建设问题作了点粗浅的调查分析,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真正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走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是支撑,城市是载体,工业实力发展强大了,城市载体功能建设完善了,就为农村从事农业产业人口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在城市化途径上,我积极赞成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少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从单位面积产出来看,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综合发展成本,是人口少于10万人以下城市的1/6~1/8,小城镇每平方公里提供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大城市的1/3。要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中小城…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齐  郑爱 《山西统计》2003,(12):19-19,2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且要求“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建没和改革的“新思路”。从大同市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看,走城市化发展道路,既是顺应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也是全市走向:厂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城市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和改…  相似文献   

15.
上海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大幅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银行1988年各国的发展数据显示,国际上人均GNP达到320美元(低收入国家)、1380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193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324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和17080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5%、56%、58%、62%和78%.1997年上海市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但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除上海是一个城市不宜与国家直接相比外,郊区城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更正     
陈智 《四川省情》2005,(8):42-42
解决“三农问题”、真正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走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是支撑,城市是载体,工业实力发展强大了,城市载体功能建设完善了,就为农村从事农业产业人口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在城市化途径上,我积极赞成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少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从单位面积产出来看,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大中城市中社会保障工作的落实情况明显优于小城镇和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也明显偏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9年11月12日于上海发布的(2009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表明:2009年小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有明显提升,居民的社保满意度首次超过城市,但社保覆盖率仍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上海2010年发展规划目标,城镇体系等级共分五个层次,即中心城、辅城、二级城市、地方小城市、乡镇.依据这个总目标,上海郊区小城镇体系建设的方向主要侧重于后三个层次,但每个层次城镇的发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上海城市体系发展宏观上的科学性与微观上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就此对上海市小城镇体系建设合理化问题作一些分析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一、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城市规划法》,小城镇属于城市范畴。小城镇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终选择。我国农村人口近九亿,剩余劳动力达四亿多,实际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才二亿多,如何将剩余劳动力发挥其巨大的劳动潜能,使其得到合理的安排,给其出路,最直接的办…  相似文献   

20.
张瑜 《浙江统计》2014,(6):23-25
江苏1978-201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以小城镇以及以城市作为空间载体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同。其中,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等政府因素是城镇人口比率增长的主要解释变量,而产业结构等市场因素则是城市人口比率上升的主要动力;户籍制度对两种类型的城市化水平均有影响,但效果不明显,FDI则对江苏城市化有抑制效应;外贸对两种类型空间载体的城市化作用方向相反。因此,江苏实现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需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同时,发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能动性干预,双管齐下、优势互补,促进城市化空间结构进行优化,推动城市化向更高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