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论人文关怀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论述了人文关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并分析了在经济、政治、文化、法治、教育、环境建设中彰显人文关怀的一些基本作法与和谐社会彰显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强调应重视和发挥人文关怀思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伟大社会工程的内涵,并强化了它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具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自我和谐的四维结构.构建和谐社会应注意解决社会分配不均、三农问题、新兴中产阶层-白领阶层的成长、贪污腐败等问题.其普泛性原则与领域有:社会"三个尊重"理念的形成,普遍的诚信制度与问责制度的建立,"第三次分配"水平的提高,关怀弱势群体和关注社会高危群体等.  相似文献   

3.
道家人文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在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中,深入探究这种思想的价值和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仅从道家人文思想的研究现状和内涵入手,探究道家人文思想的存在意义和发展空间,旨在启发更多人关注道家人文思想,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4.
论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关怀思想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层次性和普适性,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文关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体现人文关怀,就要改善人们的生存状况,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文化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内核,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和谐文化要体现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是人类解放与自由追求在和谐文化中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确立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文关怀习惯,正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在和谐文化中追求人文关怀的重大现实价值。和谐文化要体现人文关怀就应该做到:追求正义公平;坚持以人为本;承认主体主义;重视心理疏导工作;实现人文关怀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胡云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1):111-114
在构建人文社会和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要把城乡居民作为人格化的人来度量其生存与发展,要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身份歧视,以此来调整城乡关系及其发展方向。因此,一要体现生命权与生存权的人文关怀;二要体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一步。适应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情况,坚持协调多样化利益格局基础上的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因而,产生于并代表着市场经济的,强调自由、平等、权利、诚信的,具有浓重人文关怀和道德传统的契约文化,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指导思想及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彭波  李洁  叶英 《淮海文汇》2013,(3):23-24
正现代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的意义和作用。人文关怀包含了人格塑造和尊重,是社会理想、生命价值、生存境遇的统一,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人文关怀的本质对教育发展与改革、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了执政党的人本关怀,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针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我们要建立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蕴毋庸置疑,而审美关怀又是人文关怀的终极关怀,审美关怀对于主流价值的引导包括和谐社会理念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审美维度进行思考与实践:包括思想政治课讲授过程中美育的渗透、增设美育相关的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积极利用社会美育资源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富裕民生、突出改善民生、奋力发展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全力服务民生。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必须重视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本身亦即政府内在的价值追求。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由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传统政府体制的束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偏弱,现阶段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必须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生态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当代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就现阶段中国的情况而言,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应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把生态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人生存的高度来认识,需要以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观支撑,使自然环境真正成为“人的无机身体”。  相似文献   

14.
“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政策机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创新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经济体制转型和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为内涵的经济制度创新始终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然而,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创新面临着路径依赖、制度博弈以及生态限度等困境,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实现必须积极寻求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人的身与心的和谐。在人的基础上谈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揭示和谐社会的人本内涵,就是要从理论的高度论证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及其符合人自身发展的理论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合理性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如同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大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体系。"四大文明"的协调建设与和谐共进,将极大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也只能是经济上富裕,精神上高尚,政治上民主,生态上和谐。  相似文献   

18.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和不懈追求,生态文明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人类文明,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在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尤其要强调生态和谐,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生态和谐需要环境法治作保障,环境法治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法律思想中极为重视和谐统一,以道法自然的无为而治为其治国之理想境界。而要实现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必须持有三个法宝,慈、俭和不为天下先。保有慈心,就会远离苛税战事,达到社会和谐。崇尚节俭,爱惜民财,才能广积少费,和谐有效地利用资源。谦下不争,君主就可以王有天下,贤人能重用,国际间达到和平共处。老子的和谐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发展.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这多个方面,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