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扬州古城及城郊,现存的牌坊就有多处。但作为苏式牌坊的重要代表之一,蜀冈之上、大明寺前的“栖灵遗址”牌坊可谓历史悠久、名闻遐迩。牌坊正面题有“栖灵遗址”,背面则是“丰乐名区”四字,题字皆为篆书,古拙凝重。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下诏全国30个州建立30座供奉佛舍利的宝塔,于是在大明寺前建成了栖灵塔,塔高九层,高耸入云,极为壮观。该塔在唐朝会昌三年(公元843年)不幸毁于火灾,后来,人们便在寺门前建了这座“栖灵遗址”牌坊,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10,(7):13-15
西递村 西递村:黟县碧阳镇东南8公里,现有386户1212人。村落形态完整,保存有古民居224幢,古祠堂3幢,古牌坊1座,古桥梁3座,古街道、巷道、水口环境基本保存完好。2000年11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间县牌坊     
单县古城,因其历史上牌坊多而精闻名天下。据民国本《单县志》记载,从宋代至清末,单县建坊百余座。民国末年还存有34座。城内主要街道上,凌空飞架着一座座精美的牌坊,从而形成了牌坊街和牌坊园子等街名、地名,给古老的县城增添了几分肃穆庄严。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尽兴浏览了祠堂后,又会不会注意到刚进祠堂前,郡一座座高高挺立的古建筑呢?这就是牌坊,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修建凯旋门类似。但是,凯旋门毕竟不是牌坊代表的意义也迥然不同,牌坊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文化标志。在古代官方将其称之为“牌坊”,而百姓中则称其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5.
古城石牌坊     
石牌坊,潮州俗称为“亭”。自明代以来,潮州建有牌坊143座,分布在城乡各地,其中以城区太平路的牌坊街最为壮观,共有45座,其余散落在城区街巷和城外的有98座。这些古牌坊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标示具府学宫,不一而足。石坊气势轩昂,工艺精致。在它们身上,粗犷与俏丽两种风格得到巧妙、完美的结合。牌坊建筑多为3开间3楼4柱全石结构,古朴大方,雄浑壮观。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至解放初期,这些牌坊大多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6.
黄洁 《家庭科技》2013,(2):49-49
家住北京市顺义区的郭大爷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到了应该尽享天伦的年纪,郭大爷却把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原来,1989年,郭大爷两口子与几个子女签订了一份《分别赡养协》,约定大儿子负责赡养母亲,其余两个儿子负责赡养父亲。因为当时女儿已出嫁,分家时没有将财产分给女儿,所以协议中并没有约定女儿应该承担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姿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此时,楼下已是一片火海,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以及两个雇工都被困在火中。  相似文献   

8.
“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梅州大埔茶阳镇,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距今390余年,为纪念当时父子同中进士,父亲饶相(江西按察副使),儿子饶与龄(中书舍人)所建。整座牌坊为花岗石预制件叠架而成,高12.5米,宽465米,共为三层檐顶。四根正柱、八根附柱并列四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坊顶亭盖为仿木古雕凿件。中间一横匾,  相似文献   

9.
任市陶牌坊     
在达州至万州开江县任市镇,有—座巍峨高大的陶雕节孝牌坊,系清光绪8年(1882年)清庭诰授五品奉政大夫、邑人张九封之妻、妾所建,名为任市陶牌坊。陶牌坊南北朝向,端庄秀丽,为四柱三门式牌楼建筑,高12米,宽11米,厚0.8—1米。由四根冲天方柱、五对抱鼓式护脚和十道横梁架结坊体。建造过程非同凡响,按总体设计的图纸,分割成两百个构件。陶胚件是按制陶工艺流程,用经过淘洗的粘土加食盐、棉花、糯米浆处理后,再施一层陶衣。成型的陶胚经过晾干后入窑烧制,呈红褐色,坊体便用各式构件拼砌而成。其造型独特,用料考究,风格别具,为全国罕有,巴蜀一绝。  相似文献   

10.
母爱的姿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位雇工都被困在大大中。孩子们被叫醒后,个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翻过墙头。父亲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孩子们越来越近了。5个孩子中,  相似文献   

11.
在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歙县许村,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寿承恩”坊和“双节孝”坊。前者因属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尊老牌坊,后者因属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小牌坊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2.
从建福宫拾级而上,经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阁,雄伟的牌坊矗立于长长的石级之上,地势极为险峻。天然图画坊,建于清光绪年间,为重檐歇山式木穿斗建筑,面阔三间8.35米,进深28米,高63米。天然图画坊贵在天然,放眼望去,远处龙居、天仓、乾元诸峰堆绿叠翠,葱葱茏茏,  相似文献   

13.
徐氏宗祠位于鳌峙塘村东的东江岸边,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由本村徐兆魁倡议并捐资千四百五十两银所建成。该祠为二进硬山顶砖木建筑,建筑面积为1141.34平方米。该祠曾作重修,首层屋背卜仍保存“民国十九年石湾吴宝玉造”的彩陶塑,重修碑仍存祠内。大门后为一座石木结构牌坊,坊额正面刻着西县肖云举题、南海朱完书的“南州正胍”四字,其第一进屋脊则以石湾大型堆塑釉陶装饰,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是一组稀有的陶瓷艺术品。  相似文献   

14.
薄荷片推荐: 留耕堂为番禹沙湾火族何娃人氏的太宗祠,在番禹市沙湾镇内。建于1275年,是一座由砖、木、石、牡蛎构成的古建筑。主要特色是柱多(112条)、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宏伟。祠堂所需的木材大多是从越南和柬埔寨采购的,故而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至今,祠堂内保存着丰富的砖雕、灰雕、木雕,大都神采飞扬,精巧逼真。各处保留很多名家撰写的牌坊和木刻楹联,也是难得的古建筑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为祁门沙堤叶氏谱写序,该宗谱至今保存完好,曾氏文字历历在目,可谓一大发现。 近些日子,外地人说胡雪岩是杭州人,而且弄得热闹得很。章亚光说,胡雪岩的籍贯还用争么?——编者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个村里住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孩子的母亲已去世,老人要管理稻田,就把家务交给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非常懒惰,老人从田里回来时,发现他们一件家务活也没做,连饭都没有做。  相似文献   

17.
余家牌坊     
余家牌坊,又名节孝坊。位于澧县车溪镇牌楼村。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为旌表澧州贡生余继泰之妻罗氏而建。据说余家子孙十年精心建造,几乎耗尽家产,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牌坊竣工。余家牌坊造型精巧奇特,结构严谨牢固,装饰华丽,雕刻精美,整体典雅雄伟,图案题材丰富,雕刻手法多样,人物造型优美生动,花鸟、禽兽等都显得形神兼备,惟妙陆肖,栩栩如生。经过百余年风吹雨打,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牌坊为六柱三间九楼式石牌坊,整个牌坊全部用祁阳白石雕刻而成,通高21.7米,面阔8米,进深5米。  相似文献   

18.
继续上行,便来到五洞天,垮角的牌坊显现出了地震灾害的破坏力。再往前便到了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三清殿是主殿,建于192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各1尊,  相似文献   

19.
余氏宗祠是广东东莞市东城区余屋村的一幢明代古建筑。它坐北朝南,五开间凹进合院式布局,面宽21.7米,进深52.7米,占地面积1143.59平方米。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木作梁架结构。红砂岩石基础,青砖墙体。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头门、牌坊、中座、后厅。整个建筑物保存完好。头门明间、次间高,两梢间略低。前廊用四根红砂岩石柱和山墙承重,两侧置塾台,门额挂“余氏宗祠”匾,另有碑刻“余氏祠堂记”一块,记述余氏家族从宋到明南迁东莞定居的过程。为研究东城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母亲已年近八旬,丈夫已故,有两个儿子。母亲在我家生活,由我们夫妻二人照顾。我们夫妻俩都是工人,收入不多,又供孩子上大学,日子过得很紧巴。而我弟弟,买了两辆出租车,每月收入几千元。他以父亲死后放弃遗产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母素的义务。请问:他这样做合法吗? 于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