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整风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思想革命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2年的延安整风,令人终生难忘。2月1日毛主席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在这个报告中,毛主席以精辟的论述,深刻的分析,生动的语言,把开展整顿三风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要求,都讲得很清楚。他指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教条主义不如狗屎!这样大喝一声,使许多人猛醒过来。《反对党八股》列举八条罪状,把文风提到了党风的高度,使人耳目一  相似文献   

2.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它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同为指导当时我党整风运动的基本文献。 一九四二年,全党的政治思想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曾经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危害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这三股歪风,已经“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了。但是,过去的“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左”倾机会主义的恶劣影响,还没有来得及  相似文献   

3.
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中心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在这次整风运动中毛主席发表的《整顿党的作风》及其它光辉文献,为整风运动制定了一整套理论、方针和政策,是使整风运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新贡献。当前,紧密结合揭批“四人邦“的实际,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整顿党的作风》一文,重温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贯彻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中提出的要在全党开展一次由于“四人邦”破坏而造成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整党整风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以”是古代汉语里一个用法较多的虚词,它的一些用法在现代汉语里仍在沿用。值得注意的用法有下面四种: 一、用在动词前面的“以”用在动词前面的“以”,它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它前面可有逗号,也可无逗号。如: (1)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团结抗战以求解放……(《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37页) (2)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为了更好地领导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了一场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运动,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学风、党风、文风不正的问题,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歪风,树立实事  相似文献   

6.
写作应是内心积蓄的倾吐,但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多不从“一己心灵之体验”出发“,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为应试而模式化的训练,学生没有独立的思维和思考。古代的八股文毒害当时的读书人,现代的应试作文毒害我们的后代不亚于八股文,八股文已经寿终正寝,而应试作文却还盛行。”①我把当前中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以内容的假、大、空和形式的程式化为主要特征的不正常的写作状况称为中学生作文八股现象。八股式作文体现了一种颓废的文风,更严重的是它扭曲了人性,毒化了心灵,阉割了个性,扼制了创造。破除作文八股现象是当今作文教改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7.
华主席号召我们:“要把被‘四人帮’糟踏破坏的我们党的优良学风和文风恢复起来。”今天,我们在清除“四人帮”帮八股的流毒,切实整顿文风的过程中,学习鲁迅关于文风的论述和他的战斗文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毛主席在专论文风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以及其他一些论著中,多次提到鲁迅,号召我们学习鲁迅。做革命人,写革命文,鲁迅为我  相似文献   

8.
一、对党的整风教育运动的历史回顾党的整风教育活动作为党的动力之源,一直伴随着党的成长。综观84年党的历史、经党中央文件决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整党整风前后共有七次。第一次是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延安整风运动首创用整风解决党内问题的新形式,促使全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空前团结,意义极其深远。第二次是1847年到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每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党风,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党风.那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风(以下简称“党风”)呢?党风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1]他又说“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2]概括地说,党风既是指党组织的作风,也是指共产党员个人的作风,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  相似文献   

10.
卫兴华 《中华魂》2012,(17):9-13
一、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意义1942年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党普遍的整风运动。这个运动的思想与理论准备,在1941年就开始了。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1年9月1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讲话。1942年2月1日和8日,又先后做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演说。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反思、总结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教条主义严重错误的教训,在革命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历程中发生的“左”倾错误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批评、反思和总结“左”倾错误的主观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反思和总结在革命道路上城市中心论的“左”倾错误,创造性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反思和总结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排斥中间阶层的“左”倾错误,形成了争取最多数同盟军的统战理论;批评和反思在组织问题上宗派主义的“左”倾错误,形成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满族在入关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相当成熟,统治经验也十分丰富.清王朝建立时,它的经济、文化水平都落后于被它占领的广大汉族地区的发展程度.因此,满洲贵族在建立新的封建王朝的过程中,大量沿用了明朝的各种制度.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以“八股取士”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形式是在明代兴起的.而清代则正是在八股文弊端百出的情况下,继承和沿用了“八股取士”制度.按照清代规定,读书人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合格者为生员.生员经过省级乡试,合格者称举人.举人再参加京城的会试,合格者即为贡士.贡士经过在皇宫里举行的殿试,成为进士,取得进士资格的都可以授予官职.在这层层考试中,所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六大”以后,按照共产国际的决定,在莫斯科设立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下简称中共代表团)。中共代表团在共产国际期间做丁大量工作,然而1935年中共代表团决定撤销满洲省委,按四大游击区改建四个新省委和两个特委。学术界对中共代表团改组东北党的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对东北党改组的大方向还是对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决定”。笔者认为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以来,八股文名声欠佳,如党八股、官八股、学术八股、学生八股等语词所示,形形色色的反八股之声不绝于耳。单从文体学角度看,八股文凝结了精巧美雅的结构意识和修辞意识,较好地解决了文体创作中定法和活法的辩证关系,长于辨物析理,便于判分定等,因而是一种既适用于考试选拔又有一定借鉴价值的集成性文体。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的提出,根源干解决认识和改造中国这一时代课题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思想路线,它与主观主义相对立;作为工作作风,它贵在求“实”;作为文风,它反对形式主义的党八股。“实事求是”的哲学真缔是科学地界定和充分发挥革命的自觉能动性。它要求从实际出发,通过“求”发现客观规律,努力改造认识能力,实现能动地改造世界。“实事求是”是开创中国革命特殊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和历史起点。邓小平把它规定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真正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将党史教材中关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内容概括为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等四个方面,可使教材内容重点突出,有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中共的历史上,王明集“左”右倾错误于一身,其根源在于:是错误的国情分析带来政治上的“左”右摇摆,是盲从共产国际导致政策上的忽“左”忽右,是根深蒂固的主观主义使其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王明的教训又一次证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朱德总司令从华北前线回到延安后,除亲自倡导和组织南泥湾大生产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协助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担任军事高级学习组组长。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曾经给革命造成危害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进行了严肃的揭露和批判。他说:要想做成几件事,只有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世界上的大事,常常是那些老老实实的人干出来的,有些人刚念了几天书背了几条原则,就自高自大,以为是万能,毫不虚心,这是不好的,结果一定是害自己,害别人,害革命。有些人脱离群众,只知道处处卖弄教条,搬运行不通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19.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影响最大的典型形象之一 ,从文化层面解读以范进中举为中心的“范进现象” ,深入剖析明清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 ,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和社会文化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六年,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剧烈的社会大变动之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国际上,苏共“二十大”大反斯大林以后,修正主义思潮泛滥,帝国主义掀起反共大风潮。国内,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不甘心失败,资产阶级右派蠢蠢欲动,妄图使匈牙利事件在中国重演。党内少数人发生动摇,刘少奇一伙同国内外敌人相互呼应,大肆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不准无产阶级继续革命;一部分党员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有了新的滋长。为了教育全党,认清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毛主席、党中央决定在一九五七年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