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崔明德教授是一位非常勤奋也很有思想的民族史学与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他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论文,以及已出版的《先秦政治婚姻史》、《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和《中国古代和亲通史》等多部专著,都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在自己的论著中也引用过他的学术观点,在为硕士、  相似文献   

2.
我国汉魏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一部窥探才性、品鉴人物的理论著作,也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系统论述人才问题的专著。遗憾的是古往今来对此书有专门研究的人甚少。近年来,随着人才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崛起,《人物志》研究渐趋活跃。全国各种人才学的报刊杂志和著作文章多有介绍论及。但有关《人物志》研究的专著迟迟未见问世,直至朱永新、刘崇德所著的《才性之谜——<人物志>注译与研究》新书的的出版,方才填了这项空白。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刘劭的《人物志》是人类试解才性之谜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么,《才性之谜》则是《人物志》人才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墨子·尚贤》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翟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阐述自己政治主张的主要论著之一。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从政治思想史角度研究这篇论文,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文则试图从人才学上进行一些探讨。 人才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学科。但是它的一些范畴,古人曾经进行过一些探讨和研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魏人刘劭所著的《人物志》一书,不仅通过多种角度、多种途径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长期受到广泛注意、在当时争论也颇为激烈的才、性、名、实等问题的基本看法,而且对考察、鉴别、荐拔和任用人才、个人素质对政治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治、人事问题,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既吸取和总结了前人及同时代人在这些方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成为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地讨论人才心理思想问题的集大成著作。本文拟就该书中所反映出的政治观与人才观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道的争论者》评介程捷一部好的思想史,对所有具备一定知识的人,都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因为思想史不仅限于一家或少数几家的思想,如中国思想史,它包括了中国几千年最重要的和次要的思想家的心灵和观念的活动。即使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也包括了从先秦到汉代“罢黜百家、独...  相似文献   

6.
刘劭的《人物志》一直以来被当成是一部人材学著作,而该书中所渗透的逻辑思想却不太受重视。笔者将谈谈《人物志》中隐含的“名实观”、“论辩思想”、“推论方法和分类形式”等逻辑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人才学系统性理论著作刘劭《人物志》的才性品鉴法:一是《人物志》人物品鉴的现实针对性;二是其人才分类对传统阴阳五行思想的吸收与借鉴;三是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对《人物志》按德、法、术三种标准分出的十二种人才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四是其具体的人才考察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学科点创建于1950年,奠基者是对中国思想史、社会史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先生。1934年,侯老专著《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出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多种中国思想史著作。抗战胜利到建国初期,侯老和他的科研集体完成《中国思想通史)(5卷6册·260万字),这是第一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通史著作。侯老和他领导的科研集体被称为候外庐学派。该学派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优良的传统。这里仅概括介绍两点:一是将社会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结合起来;二是善于组织集体科研.打攻坚…  相似文献   

9.
《法苑珠林》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中被忽略的一部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公元7世纪社会知识总结、不同文化整合的现实需要,它所反映的思想与当时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王充是我国东汉著名的思想家。王充的著作据称有多种,但流传至今只有《论衡》一书。王充在《论衡》中阐发的关于论证的逻辑思想,其中特别是对于归纳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是对我国古代归纳思想的总结和发展,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一、王充归纳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及基本特征。 《论衡》是对东汉时期天人感应论和纬迷信泛滥进行激烈抗争的产物,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王充曾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论衡》的宗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日:疾虚妄。”(《论衡·逸文》,以下凡引《论  相似文献   

11.
科举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一千多年来,它不仅对中国的教育、政治、文化和社会风俗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东亚和西方一些国家的教育考试与文官考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古今中外学者从史学、文学、政治学等角度研究科举考试的论著汗牛充栋,但专门研究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著作却寥寥无几,且限于断代。《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下文简称《视角》)是刘海峰教授继其科举断代研究论著《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之后,从教育方面研究整个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部力作。这部新著是…  相似文献   

12.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四部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这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书写理念可以概括为总体性历史元叙事.总体性历史元叙事作为一种本质主义的理论范式,将文学存在视作政治元叙事的表述工具,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推广到文学史的阐释之中.这种文学史观念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作者怀着真诚的政治热情,试图运用当时的主流文学观念去研究新文学史,但是理解未必很透彻、运用未必很圆熟,而且受流行的教条主义的影响以及现实政治规范的制约,因而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今天回顾这一段文学史书写的历史现象,人们可以从得失成败中获得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岱年先生一生在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同时,还对中国伦理思想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讨,并出版了多部颇有影响的专著。早在30年代,张先生在其所著《辩证唯物论的人生哲学》、《品德论》、《天人简论》等论著中,就初步阐述了中国古代的伦理学说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宣扬了一种刚健有为的人生观。到了50年代,张先生又在从事中国哲学史多种著述的同时,撰著出版了《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正如书名所提示的,张先生那时已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作了“初步研究”。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张先生的研究工作中辍多年。当张先  相似文献   

14.
一谭嗣同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因素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民主思想。他说: 几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札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王阳明、王船山、黄梨州之书。从谭嗣同的读书笔记《石菊影庐笔识》来看,它涉及我国古代著作几十部,他对其中不少的书都写有心得,可见,谭嗣同从我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吸取了营养,其中也不乏古代传统的民主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庄子》的“递相为君臣国,人人可以居之”,墨子的摩顶放踵之志,都对谭嗣同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因素的形成起了作用。谭嗣同在《上欧阳瓣姜师书》中说孔子是主张兴民权的,孟子“畅发民  相似文献   

15.
哲学的《易经》和《易经》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发展规律看,《易经》是一部以筮书为形式的古代哲学著作;从《易经》成书的时间、作者的政治地位及成书的目的看,《易经》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著作,《易经》的思想主旨是周人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发展规律看,《易经》是一部以筮书为形式的古代哲学著作;从《易经》成书的时间、作者的政治地位及成书的目的看,《易经》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著作,《易经》的思想主旨是周人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形成了以萧公权和吕振羽为代表的两个研究范式。刘泽华在三十多年的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以扎实的著作恢复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并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新范式。他在政治思想史研究突破了以往僵化、教条的阶级分析法,但又并未完全放弃阶级分析,他认为阶级分析依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刘泽华是从历史学进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之后,他一直在努力拓展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领域,提出要加强统治思想的研究、加强社会普遍政治意识的研究和民本思想研究,以此提升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对毛泽东思想史的研究进展较快,从专题研究到整个学科体系的研究都有一些论著。对国外毛泽东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国内也翻译出版了一些著作。在国内有的高校还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史课程。因此,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都遇到了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起点问题。它关系到毛泽东思想史的科学体系,确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笔者已看到的国内外论著中,对毛泽东思想史的起点问题,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专门研究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三百年间中国学说思想史的开拓性著作。侯外庐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是“五四”以来有关近三百年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批判总结。  相似文献   

20.
老子“无为”思想对领导工作的启发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经典作品,它不但是一部探讨本体论的哲学书,而且是一部政治哲学书。它把人天合一,提出了人类社会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和解决方案,有人称它为“帝王术”。《道德经》中提出了统治者从事政治活动的最高境界,并对如何达到最高境界进行了探讨,这就是以“无为”为核心的政治手段体系。老子所提出的在政治领导中的“无为”思想对今天的领导工作,仍然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