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也是她所有作品中被研究最多的一篇.其中主人公曹七巧几乎是无法撇开的话题.关于她的"疯狂",关于她的"变态",关于她的阴险,关于她的丑恶,这使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臭名昭著的妻子和母亲原型.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由于她特殊的情感经历及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许多女性主义批评者不认为其作品具有觉醒的女性意识。其实,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对曹七巧被扭曲的女性的抵抗性生存状态的描述,就表述了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郜:张爱玲是八十至九十年代大陆文学界的热点,她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现代文学史一个重要环节的认识,还直接影响到当代文学创作。王安忆、贾平凹、苏童、叶兆言等一大批青年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对张爱玲发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各自创作中留下清楚的痕迹。1995年9月,张爱玲...  相似文献   

4.
陈怡 《理论界》2013,(1):140-142
"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是张爱玲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也正是这样一种叙述风格使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张爱玲小说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其小说别具一格的悲凉风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张爱玲1943年创作的小说采用了"封锁"下爱情的建构与破灭这一情节模式,通过对其人生经历、心理感受、性格特征等因素的糅合,该模式得以形成,成为了张爱玲悲剧决绝的爱情观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童牧林 《云梦学刊》2004,25(3):73-75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富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作家。她的身世经历、心灵积淀与文化熏染,使她善于人生之思,在她的文本思想和处世态度中显示出耐人寻味的庄玄色彩。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一位女作家.本文从她的独特人生际遇与生命体验出发,认为悲剧生命意识和悲剧文化心理决定了张爱玲认同凡俗人生的求真求美的文学观.她把写出"人生味"(也即"人生安稳的一面")视作衡量作品真实性的准绳,对小说艺术性更是孜孜追求,由此构筑起独一无二的张爱玲的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7.
谷宇 《兰州学刊》2012,(6):210-212
张爱玲和白先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小说的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二人都擅长人物描写,并通过景物、衣饰、生活用具来设置时代背景,表现人物身份、地位以及个性特点,都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艺术,受《红楼梦》影响很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女性书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和她笔下的人物都是生于“乱世”之中的女人,她用生于乱世之中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抒写了乱世之中女性的“悲”歌,她笔下的女性世界在同时代作家中是独领风骚的,她的女性书写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个体,运用意象叙事是她的特长。张爱玲以夜这一特定意象的悲凉美学意蕴,为她诸多作品中的人物命运铺上了一层悲凉的底色,夜的意象蕴含着作者的人生体验、认识与感悟,展示了作者的精神悲剧。夜意象是张爱玲情绪记忆的显现,是一种凭借她自身的感受和心灵体验的记忆表现。悲凉的夜意象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感叹,表达了女性命运的悲观情绪,将悲剧的美揭示给人看。  相似文献   

10.
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作为城市文化的书写者,她的散文与新兴城市文化标志--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电影为切入口,从张爱玲和电影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她的散文艺术.从中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不管是对生活细节的钟爱,还是私语流言的率性真诚,都不难发现电影之于张爱玲散文的影响的真实存在,包括其散文的取材、写作艺术等等,均受到了电影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家庭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常见的叙事角度.在现代家庭小说写作上,存在着一条逐步深化的叙事传统.从张爱玲家庭小说中的哲学观念、情感结构、叙事模式和精神承传等方面来看,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是鲁迅的精神传人,她的创作从整体上为中国现代家庭小说写作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精神深度.  相似文献   

12.
贺玉庆 《船山学刊》2005,(4):156-158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异类作家,她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又接受过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她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传统文化对文艺创作的制约和影响,大胆提出异于传统的文艺观,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海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首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至今,海外研究她的学术进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7~1984年,以旅美学者夏志清,台港的水晶、林以亮等为代表,在文学史或专论中,较中肯地评述了张爱玲的创作实绩,但高估了她的才华和技巧,溢美之辞随处可见,几近认定张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这未免有吹捧过度之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于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分析,张氏小说的特色在于强烈的历史意识、丰富的想象,对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在人生观察透彻和深刻方面无人可比。水晶对其小说中玻璃与镜子的意象暗喻的把握觉颇有新意,同时采…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她以崭新的感性经验修补了中国现代文学曾经异化的人性系统。在现代文学人性系统中,理性本体与感性本体是统一的,但在五四后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对文学功利性的理性吁求过于强大,导致文学发展中人性体系发生了异化,感性本体日益被边缘化甚至被排除。张爱玲通过反传奇、反浪漫的笔法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在文明毁灭的极端状态下探到了人性的感性内核。张爱玲对人的感性本体的把握并没有使她完全抛弃现代文学的理性本体,她以自己的方式继承着现代文学的启蒙传统。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作家张爱玲以冷静和同情的笔调在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中深刻地剖析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情爱欲、生存欲和财物欲被扭曲后所产生的破坏力 ,刻画了现代女性在旧式大家庭中痛苦挣扎以及沉沦的轨迹 ,塑造了一个性格乖戾的抗争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
萧红和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优秀的女作家,她们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之子”,两人的经历相似,有着共同的逃亡之旅,这使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边缘的人文立场,在对男权文化的反抗中成功地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她们以自己的艺术才华继承了和发扬了汉语的神奇魅力,是中国20世纪女性汉语写作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卢云峰 《理论界》2005,(12):183-184
张爱玲的散文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肯定人生,她那独语式的个体语境、深深的市民情结与孤独感和苍凉美的浓郁渗透,观照了芸芸众生的寻常人生。张爱玲散文苍凉与凡俗的底色提升了她散文的艺术品味,奏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一首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女作家 ,她以其敏锐的心理感受能力 ,对人情世故、普通人微妙心理的把握 ,凭借浓淡相宜、参差对照的丰富色彩 ,“心理人物”的塑造 ,独具匠心的心理结构手法 ,给作品蒙上了一层迷幻的心理之光 ,创造出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心理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9.
袁良骏 《晋阳学刊》2011,(3):116-126
改革开放前,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均只字不提张爱玲,美国夏志清先生的张爱玲研究也并非源头,早在上海"孤岛"时期,已出现了第一批研究张爱玲的学者,其中以傅雷为代表。早期的张爱玲研究肯定了张爱玲小说的成就和文学地位,为重新审视张爱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都说张爱玲是一位海外华文作家。其实,张爱玲的主要作品,都创作于50年代之前,而且大多写中国大陆的社会生活,理当归人“中国作家”之列。可是,“张爱玲在一般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列名的”。这也实在太过冷淡了这位颇有才华的女作家。台港及旅美作家倒是挺看重张爱玲,不但出版了她的主要作品,而且把她的创作成就摆在与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现代著名作家“等高”的位置上。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甚至称张爱玲为“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①;“中国当代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o。他还认为,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