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通过对史料、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节序词所蕴涵的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由此进一步探究了节序词所展示出的宋人诗意化人生,即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的高品质追求,以及从词体本身和宋代文人这一特殊文化群体出发,论证了节序词所外化出的宋人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2.
节序浓缩了人们对于特定时序的感情 ,它的优美传说、特殊风俗更赋予词人抒情言志的广阔天地 ,使宋代节序词呈现出与其他题材迥异的迷人魅力。宋代节序词除了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层面向人们展示了“祛灾、祈愿、祝福”和“赏心、乐事、良辰”这两大宋人节日民俗生活主题 ,更以婉曲深致、多角度的抒情主题丰富着节序词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3.
宋代节序词既向世人展示了五彩纷呈的节日欢乐场面,同时人生的孤独与哀愁也使其蒙着一层阴暗的悲戚愁绪.宋人节序词的突出特点是明快与阴暗两种悖反的意境同时存在.这种两反意境的共同存在既是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所致,也与节日特有的时空局限以及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有关.  相似文献   

4.
文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既能感知岁时节日的气氛和节序带给人类的情感冲击,又能将其诉之于笔端.节序时令的特殊时空特点,容易触发词人敏感的创作神经,激发各种情感的宣泄.综观二千多首节序词,节序映照下的文人心绪主要表现为四种:其一,"士不遇"的愦懑所带来的宦游之倦和孤独之感;其二,赏心乐事伴随的闲雅之致;其三,光阴苦短、美好易逝寄寓的哀伤之情;其四,家国背景激发的阔达之慨.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表现饮酒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明,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入诗,以酒寄意。诗酒合一使陶渊明更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使其诗文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刘辰翁的节序词集中摹写了南宋灭亡后的节日情状,反映了国家沦亡后传统节日风俗的变异和遗民们对自身归宿的迷惘和彷徨,以及对艰难时世的痛苦体验和感怀,词情悲苦而词境深沉,深厚的情感底蕴和丰富社会内容使其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也极大地提高了节序词的境界与品味。  相似文献   

7.
一个社会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都不是最终目的。人们不是为了效率而提高效率,也不是为了公平而追求公平,在公平和效率背后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展开,显现为效率、公平及其关系。反过来,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实际处理,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作为最终判据。  相似文献   

8.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时间如白驹过隙,尺波电谢,转瞬我们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这20年都会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作为一所成人高等学院,与全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一样,我们有过曾经的辉煌,也有过低谷的迷茫;有过生源满堂的拥挤,也有过室无满座的清冷。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曾经走过,而且还在走着一条充满矛盾和坎坷的路。  相似文献   

9.
刘克庄的节序词很少描摹节日的繁华热闹和民风民俗,也很少沉醉于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而是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感情,对百姓的关心体恤、对时局的忧虑痛心、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自我在悲慨与超脱之间的挣扎等,都表露在他的节序词中,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诗歌意象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意象世界带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并夹杂象征主义特色。相对闻一多而言,徐志摩在诗歌音乐美的实践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中国新诗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表象上看,徐志摩诗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在诗歌内部,又有一个单纯的线索,即对自由、美、爱三位一体人生理想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1.
从词、物、意三者关系的角度审视古典诗歌创作中的语言问题,可以看到,语言之表情达意,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词"与"意"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包容和承载,而蕴涵着相互激发和感兴的契机,是一种双向交流的互动关系;但语言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充分实现,依赖于其与现实物象达成本质同一,基于语言与世界图景的同一关联。现代论者往往过分强调语言的独立价值,而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语言问题正体现在词与物同一契合的追求中,这种契合是语言训练的积极成果,是诗意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兴"论,实际上已隐含了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步上桥就有一步凌空的感觉,思想的网被切断了,一切的负担都卸了,只余下空洞的躯壳,面对那仰首可亲的明月,伸手可触的桥栏,俯首可见的碧水,和碧水中稀疏的朦胧的灯影。  相似文献   

13.
李煜、李清照 ,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 ,人称“词家二李”。他们生活的年代相错不过百年 ,又都经历了由幸福到不幸的过程 ,相似的生活经历影响了其词的创作风格。就“二李”的生活背景、生平经历、作品创作加以比较 ,重点阐述了其词作风格的真实性、创造性、艺术性 ,即“真”、“新”、“美”  相似文献   

14.
阿诤 《社区》2005,(18):1-1
据媒体报道:某社区为几只流浪猫专门召开了协调会,讨论是否应该继续喂养它们。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我们关注的视点已经扩展到与我们同在一个星球上的其他动物及其生存权的问题。与强大的人类相比,小动物们是与生俱来的“弱势群体”。因此,在人类的话语体系中,便有了“任人宰割”这样的词语。如果对诸如此类的成语追根究底的话,那么其词源应该就在于人类对这些弱小生命的“主宰”之上。  相似文献   

15.
《华人时刊》2010,(3):12-14
芳春草树萌动,百花新生,大地如茵,繁花似锦。漫步街头,樱花簇簇,各类报纸不时提醒着大家:2010年上海世博会己进入倒计时。 随着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各国自建馆和各类主题馆等建成,行走在浦东南路上的人,已经能够清晰地欣赏到中国馆方正的棱角,以及中国馆身后庞大的世博建筑群。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经历了三次转变.这种转变既是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同时更体现着作家对社会、时代的不同感应,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追求.在写实性上,政治理想、生存状态、生活困境成为各自的中心话语;在批判性上,创作主体的政治批判性,欣赏主体的对批判性的选择,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共同反思成为各自不同的话语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宴游、娱乐的角度看,因欢度佳节而产生的节序词,本应是欢乐的协奏曲,但到了命运多舛的苏轼笔下,便产生了多种情感意蕴:或抒发良朋佳会之欢,或描摹伉俪绸缪之乐,或表现手足离散之苦,或抒发壮志难酬之懑.或感叹人生如梦之幻。  相似文献   

18.
茨威格的一生有33年时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度过的,他的理想和信念的形成,辉煌的文学成就的取得,都与那个太平时代密不可分.世界大战剧烈的"地震"把他抛到一种与过去生活迥然不同的生活中去了,他的著作从自己的语言环境中消失了,一生热烈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化为泡影,作为犹太人又被迫重温犹太民族两千年的苦难史,他彻底绝望了!于是,"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了他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西方政治学中政治体系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观以及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系概念的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指出无论是对国家抑或是对政治体系概念的分析都应从两个层面上来展开,一是国家或政治体系的本质,即国家或政治体系是一定阶级的专政,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对社会实施领导和管理的政治权力或者国家权力,这主要表现在以国体和政体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制度之上;二是国家或政治体系的实际运作过程,即国家政权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政党、国家政权机关与社会团体的关系之上。长期以来,我们对前一个层面的问题已有十分充足的了解,而对后一个层面的问题则主要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政治体系概念来进行阐释,其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无产阶级专政体系对国家或政治体系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考察的经典分析理论,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了,或者说是被西方政治学的政治系统等分析理论遮蔽了。因此,在使用政治体系或国家的概念时,应注意它们不同层面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音步以双音节为主,从阅读与说话的表达方面来说,对于奇数音节的句子,最后应是一个三音节音步。从音节的角度看口语表达,三音节音步的语速比二音节音步快,短句的语速比长句慢而清晰。在口语表达或创作口语表达的作品时,应根据内容与情感,注意与不同音步、句子长短上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