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荀子不是从礼到法的过渡桥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韩非、李斯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和李斯曾经师事过荀子。许多人向来认为,荀子培养了韩非和李斯这两个著名的法家,而韩非和李斯则继承并发展了荀子关于法的思想,建立起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史上从礼到法过渡的桥梁。有些人还将李斯、秦始皇所实行的焚书坑儒政策,也说成是来源于荀子的学说。“四人帮”在其“评法批儒”的闹剧中,更是把荀子和韩非、李斯扯在一起,给荀子戴上“法家”的桂冠。事情真是这样的吗?荀子与韩非、李斯之间的实际关系究竟如何?把这个问题探讨清楚,对于了解当时政治思想斗争的情况,研究春秋战国秦汉的历史,不是没有益处的。本文就此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就教于学术界。荀子是战国末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他寿命长,阅历深,治学范围广,所收授的弟子不少,这是没有疑问的。除了韩非和李斯之外,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学生。《荀子·议兵》篇中提到的陈嚣,就是其中之一。据记载,传《毛诗》的大毛公,传《鲁诗》的浮邱伯,传《左氏春秋》的张苍等人,都是荀子的弟子。至于参加收集整理荀子著作的弟子,恐怕也有相当一批人。这些弟子都很尊崇荀子,在编辑他的著作之后,特地加上  相似文献   

2.
王黎明 《理论界》2022,(5):30-36
荀子是先秦时期我国著名的无神论者,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对“天”的认识上,荀子对“天”进行了唯物主义解释:天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天人相分,各有各的职责;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在认识论上,荀子坚持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知行观上,认识到“行”对于“知”的重要性。荀子对鬼神、卜筮、相人等迷信行为持批判态度。他站在无神论的立场,批判和分析了有神论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用自然科学知识解释了自然界的一些怪异现象。同时,由于阶级立场、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荀子的思想也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这导致他的无神论思想具有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3.
儒学是一种与科学管理哲学相映辉的人文管理哲学。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在人文管理思想上不同于孔孟 ,他以“人性恶”为基础 ,在管理的组织观、控制观、价值观、原则观、人才观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文管理模式 ,对历代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以古为鉴 ,为当代管理寻获一些启示。  一、“人性恶”的管理人性观荀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去恶变善 ,即“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荀子·性恶》,下引《荀子》只注篇名 )。他明确区分了先天的“性”与后天…  相似文献   

4.
王符的治学指归上通荀学,致其政治思想超逸汉代一般学者。荀子以治学修身为政治根本,王符以此为治政前提。王符以礼法为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是对荀子观念的继承发挥。荀子的礼法关系理论和法治思想被王符继承下来并根据特定的时政进行了发展。荀子以任贤为治政的基础,王符的贤臣准则突出地体现了和荀子贤臣观的承传关系。王符继承和发展荀子学说,不仅由于学术理论上的承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时事使然。  相似文献   

5.
关于荀子的学术性质 ,古今共有三说 :儒家 ,法家与“自成一体”说。笔者认为 ,这个问题需认真探索。在《荀子》中第一位的概念是“隆礼” ,即“礼”是他的思想核心。《荀子》中也讲“法” ,但始终未将“法”作为其最根本的范畴 ,所以荀子本质上非法家。荀子的思想核心是“礼” ,儒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二者完全不同 ;而且 ,荀子对孟子的“仁政”、“性善”、“天命观”等 ,都持批评态度 ,因此荀子也不能为儒家。认为荀子在学术上“自成一体”有一定道理 ,但对“自成一体”要具体化 ,否则容易将其说成“杂”家。荀子应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独立学派———荀家。 1.司马谈关于百家的划分未将“礼”作为一家不科学 ;2 .“礼”原是春秋时期早于儒、法两家的社会上广为流行的“礼治” ;3 .“礼”只是儒、法两家产生的思想前提 ;4荀子将“礼”又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 ,使其成了一个有完备理论系统的学说  相似文献   

6.
荀子礼法论     
礼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但荀子的礼与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其突出表现在理论层面上荀子是援法入礼,在实践层面上是“隆礼重法”.荀子以礼为本,这决定了荀子的思想内核仍是儒家,追求的是“内圣外王”之道,但其又内蕴着法家的法的思想因子,这又决定其非醇儒.荀子礼法观凸显了荀子思想的多重面相的综合性特质.  相似文献   

7.
荀子人性论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荀子的人性论与孔孟有差别,他以性恶论作为基础,强调礼义之“伪”。而“伪”是加于“性”才能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性伪合”。以“性伪合”的主张做起点,荀子设定了两个目标,即“成圣人之名”和“一天下之功”。但是局限于理论的建构,荀子其实是偏向外王事功上作论的,荀子的礼法思想是其理论学说的重心,而礼法的主张受人性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 1990年10月5日至9日,山东孔子学会、临沂地区社联等单位在临沂市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荀子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甘肃、陕西、广西、山东等各地的专家和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及专著近30篇(部)。与会学者对荀子的思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所集中讨论的问题与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荀子是与孔子、孟子相并称的一位先秦儒学大师,而其思想又并非是象孔、孟一样的纯儒。以往学界对其“不纯”之处多指他主张礼、法并用或有法家“异端”思想。这次与会者更提出荀子思想中具有“黄老”倾向。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天道观方面。在对“天”的认识上,荀子遵循的是一条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哲学路  相似文献   

9.
荀子的思想     
一、荀子的时代荀子名况字卿,又叫孙卿。战國末期(公元前4—3世紀)趙国人。他是先秦时代的儒家大师,是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学者,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对于中國封建帝國的統一局面起了理論上的推進作用。荀子处在我國从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变的时期。当时在社会發展上正是新兴的封建地主勢力和沒落的奴隸主贵族势力的斗爭快告結束的时期,在思想發展上正是“百家爭鸣”的局面由分爭轉向总結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由分裂到統一的历史階段中,荀子的思想是非常矛盾和复雜的:他一方面吸取了百家学說的精华,在哲学思想上發揮了一些積极的唯  相似文献   

10.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早年游学齐国稷下学宫,中年的大部分时间在稷下学宫任教,期间访问过秦国,居留过赵国,晚年在楚国的兰陵度过。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教学和著作,培养的著名弟子有韩非和李斯,撰写的著作保留至今的有《荀子》一书。荀子学于儒家而背儒,他综合百家之学,通过解诸子之蔽,取百家之长,建立了综合诸说并以“课名实相符”为特点的荀学。荀子的思想“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观其善行,孔子弗过”,“德若尧禹”,可是“世少知之”(《荀子·尧问》)。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荀子及其荀学占据了显著而又醒目的一页。历代思想家以及政治家对荀子及其思想议论纷纷,有褒有贬,时而奉为圣人,时而打入冷宫。从荀子地位的浮沉升降中,多少可以看出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衍变,也强烈地启示后人:不可低估荀学的价值,不可忽视对荀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荀子强调对不同事物的“类”的区分,他从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出发建构其理论体系。荀子的理想人格即圣人人格思想就是沿此思路而来,他提出圣人人格的根本特征是知通统类,核心是明礼义之统。荀子又把他的圣人人格思想贯彻于社会治理构想,从而提出了圣王以礼治天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中国文化史、哲学史与儒学史上的大家,贡献卓著,影响深远.但是,对于荀子的评价和定位,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宋儒及现代新儒家将荀子视为“不醇之儒”,也有学者将荀子与思孟学派作为儒家的两极对立起来.为此,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荀子的思想特征及其在儒家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与意义.我们认为,荀子是先秦学术思想史的集大成者,他针对时代提出的问题,较为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儒学与中国哲学.荀子是现实主义儒学传统的奠定者,在外王学,即统一中国及其制度文明的理论设计方面发挥了较为重大的作用;在方法论上,发展了分疏、析别的思想传统.其超迈前人的学术贡献表现在天人关系、人性学说、社会理论与礼治建构、认识论与逻辑学等多个方面.荀子同时开启了几道思想闸门,后世对他的不同评价说明他有着巨大的思想张力,对荀子的批评史也将成为荀学思想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廖名春 《河北学刊》2012,32(5):1-4,15
荀子是中国文化史、哲学史与儒学史上的大家,贡献卓著,影响深远.但是,对于荀子的评价和定位,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宋儒及现代新儒家将荀子视为“不醇之儒”,也有学者将荀子与思孟学派作为儒家的两极对立起来.为此,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荀子的思想特征及其在儒家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与意义.我们认为,荀子是先秦学术思想史的集大成者,他针对时代提出的问题,较为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儒学与中国哲学.荀子是现实主义儒学传统的奠定者,在外王学,即统一中国及其制度文明的理论设计方面发挥了较为重大的作用;在方法论上,发展了分疏、析别的思想传统.其超迈前人的学术贡献表现在天人关系、人性学说、社会理论与礼治建构、认识论与逻辑学等多个方面.荀子同时开启了几道思想闸门,后世对他的不同评价说明他有着巨大的思想张力,对荀子的批评史也将成为荀学思想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分配与消费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国富民是荀子经济管理思想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在广泛吸取、综合先秦众家学说的基础上,荀子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与消费方面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管理原则与措施。这不仅丰富发展了古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容,而且对我们当今的经济管理实践也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制礼导欲、物欲平衡”——荀子分配与消费管理的总原则与目标 与其他经济思想一样,荀子的分配与消费管理思想也是以其欲望论为前提的。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①是人生而具有、自然客观的本性。因此,在…  相似文献   

15.
管仲对荀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管仲和荀子的思想都曾激起过人们智慧的浪花。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儒道法等诸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荀子在齐国的时间很长,年方十五就到齐之稷下拜师求学,后来“最为老师”,三次蝉联稷下学宫的泰斗(“祭酒”),受齐文化的影响很深。荀子以其综合批判的方法,对管仲既有政治活动上的评判,又有思想上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李巍 《人文杂志》2023,(8):16-25
荀子以“本始材朴”言性,实际是因袭了道家的修辞传统,因为以“朴”喻性主要是道家文本特别是《庄子》中的典范譬喻。但道家对人性之“朴”抱有美好想象,因此推崇性朴、贬低教化,这又是荀子不能接受的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论述,虽然名义上针对孟子,却在思想的客观呈现上与道家的性朴观念尖锐对立。尤其是,荀子对人性恶的主张可被视为对“本始材朴”之性做出了与道家截然相反的判断。因此在荀子眼中,性朴并非中性,而是本能地趋向于恶,也即性朴与性恶是可兼容的。那么将荀子刻画为性朴论者,以瓦解其作为性恶论者的传统形象,这种名为“性朴论”的流行解释就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荀学的核心,而荀子的礼学体系则是在礼性关系的基石上构架起来的。从“礼性之关系”、“礼性相分对立之根源”和“礼用之于性”三方面,探究了礼性关系。在荀子那里,礼性关系之所以呈现这种状貌,从思想根源上考究,无疑与荀子主张性恶论直接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以礼学为核心的荀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本身不存在自相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对先秦诸子百家作总结式的大思想家 ,其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思想皆相当丰富 ,所以人们在对其主流思想作深入研究的时候 ,往往忽视了对其非主流思想———生态伦理思想的探究 ,这是与荀学研究的繁荣局面不相称的。当今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现代生态伦理学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 ,为此 ,对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就摆到了我们面前。一、“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意识我们说 ,荀子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是与其“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意识分不开的。荀子在《荀子·…  相似文献   

19.
在不少论著中,常常流露这样一种论调:“荀子是重人生而轻自然”。但从现存的史籍看,荀子的自然科学思想相当丰富,是他的前辈及同时代人所无与伦比的。荀子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畜禽兽一而专车,鼋罨、鱼鳖、鳅鳝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富国》)荀子在批判墨家学派“为天下忧不足”的生产观点时讲这番话的,他认为广大土地上生产的五谷、瓜果、六畜、鱼鸟、昆虫等物极为丰富,足供人们生活之需要。表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0.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中既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儒学,又兼容了法家的思想理论。他改造了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强调“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的作用,将“德治”与“法治”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和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当前我们研究和加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