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左翼作家的联合组织。一九三○年三月二日成立于上海。当时参加成立大会的四十余人(参加发起者五十余人)。会上,通过了理论研究会、国际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选出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为候补委员。鲁迅在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左翼”成立后,大力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反对国民  相似文献   

2.
一老舍曾经说:“关于洋车夫的生活,我很熟悉,因为我小时候很穷,接触过不少车夫,知道不少车夫的故事,但那时我并没有写《骆驼祥子》的意图。”是什么引起他创作《骆驼祥子》的欲望呢? 一九二八年,我国文艺战线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较大的论争,即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及他们同鲁迅、茅盾之间的论争。在论争中,大家初步阐明了文学的阶级性、作家的世界观、革命文学的对象和形式等问题,并强调了要反映劳苦大众的生活和斗争,进一步明确了革命文学的实质和任务。一九三○年三月,党领导下的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左联的理论纲领宣告左翼作家要“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的“左联”,是我国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在革命最艰苦的年代里,竖起的一面鲜艳夺目的红旗,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更好地学习“左联”的战斗业绩,尽可能完整无误地记录它光辉的历史,现补正两点在它成立时的史实。关于“左联”成立大会上通过成立的研究会在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左联”成立大会上,共通过了十七件提案。国内较有影响的王瑶同志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丁易同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同志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在谈及这十七件提案时、都说其中通过成立的研究会只有三个,即“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冯雪峰同志的文学活动,几乎贯串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历史阶段。他所涉猎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无产阶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活动家,他的辉煌业绩主要在三十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一)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的左联,是我党领导文化革命深入的成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回顾左联的光辉历程,我们不能忽视雪峰在其中所起的组织、领导者的作用。特别是把鲁迅团结在党的周围,从各方面支持、配合鲁迅的战斗,使鲁迅成为“左联”的旗手和主将,雪峰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左联成立前,他一方面向鲁迅传达党在成立左联问题上的指示精神,一方面又和鲁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午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秘密杀害了何孟雄、林育南、柔石等二十四位烈士,①其中有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李求实、胡也频、冯铿、柔石、殷夫等五位同志,一般称为“左联五烈士”。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了抗议和揭露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在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五日,②出版了《前哨》(第二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纪念战死者专号”即纪念柔石等五位作家和另一位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盟员宗晖。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年一月一日创刊于上海的《萌芽》月刊,在它酿酝出版的时候,正是《太阳社》、《创造社》的一部分人员与鲁迅先生的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内部论争结束不久。在党的领导下,一个新的左翼文学的阵容即将成立,《萌芽》的执笔者大多是后来新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的重要骨干。《萌芽》月刊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及外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名著方面的介绍是作出了贡献的,鲁迅译的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就曾以《溃灭》的译名连续刊登于《萌芽》各期上。《萌芽》月刊对以胡适、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所宣扬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进行了剖析和抨击,把他们一伙为国民党效劳的反动嘴脸揭露无遗。鲁迅的《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好政府主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文章,成为刺向《新月  相似文献   

7.
“左联”自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以后,就有多种刊物成为“左联”的机关刊物。这些机关刊物,大都是“左联”成立之前,鲁迅、柔石、郁达夫、冯雪峰等人以及原来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引擎社、南国社、艺术剧社等团体的成员所办的;有的是在“左联”成立之前就已创刊,而中间转为“左联”机关刊物的,如鲁迅,柔石等人编辑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代左翼革命文艺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具体领导下,以共产主义者鲁迅为主将,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心,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怎样看待鲁迅与“左联”,以及三十年代左翼革命文艺运动,是我们与“四人帮”在文艺战线上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叶紫,原名余鹤林,是我国三十年代为革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左翼青年作家。1912年叶紫生于湖南省益阳县月塘湖乡,1933年,他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春,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决定以革命文学创作作为“郑重”从事的“事业”。1939年10月5日,这位年仅27岁的青年作家,却不幸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在短短几年的文学生涯中,叶紫用心血和生命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多但弥足珍贵的作品。 叶紫以小说创作为主要成就。他生前出版了两部短篇集《丰收》、《山村一夜》和一部  相似文献   

10.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最初发表在《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上,后来由鲁迅收入“比较锋利”的《二心集》中.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原来依附于北洋军阀的“新月派”看到封建法西斯王朝的建立,蒋介石一时得势嚣张,便立即改换门庭,于一九二八年三月创办了《新月》这一反动刊物,积极充当新军阀蒋介石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急先锋.“新月派”的干将梁实秋,在一九二八年六月号的《新月》上抛出了《文学与革命》一文,竭力鼓吹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和“艺术至上论”公开断言:“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而“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并露骨地诬蔑工农群众和颂扬人民公敌蒋  相似文献   

11.
《语丝》是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创刊于北京的一种周刊。一九二七年冬移至上海,一九三○年三月十日自动停刊。 《语丝》在上海出版时曾先后经鲁迅、柔石、李小峰编辑,这一点无可异议。但对于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把孙伏园说成是《语丝》在北京时期的编辑,我们却不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化革命深入"的重要标志。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作家的思想建设、文艺与革命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远大目标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表现了鲁迅对于先进文艺前进方向的构想。《意见》不仅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仍将发挥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化革命深入"的重要标志.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作家的思想建设、文艺与革命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远大目标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表现了鲁迅对于先进文艺前进方向的构想.《意见》不仅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仍将发挥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来函照登     
《延边大学学报》编辑部同志: 《学报》1981年第三期《江涛烈士传》一文个别文句有错误,应予更正。 1、第62页第17行“翌年三月九日伪“满州帝国”成立,这时应改正为“这时”伪满州帝国已经成立(三二年三月九日成立)或者把翌年改为“三二年”,“这时东北完全变了样”,改为“东北已经完全变了样”。 2、第63页第3行“得以保释放”更正为“得以取保释放”。 3、第65页第10行“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应更正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4、第66页17行“下令对此部队”改为“下令对决死队”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我国文艺界主要输入日本、西欧的文艺思想;二十年代中叶开始,一批革命作家将目光从西欧和日本逐渐转向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作为苏联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的主要的无产阶级文学团体,“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中国左翼作家的视野。这些作家是把“拉普”理论作为在中国发展左翼文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参照系。本文试图对我国作家译介“拉普”的情况作一粗略的概述。我国译介“拉普”(包括其前身“十月”文学派)从一九二六年蒋光慈的《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开始,至一九三三年周杨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2日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60周年,我在上海的“左联”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参观了展览会,倍感亲切;并引起诸多回忆和思考。我于1933年至1934年间在香港参加过普罗文艺活动,并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所以对那个时期在“左联”影响下兴起的香港普罗文艺运动的史料特别关心。但是纪念馆的负责同志告诉我没有香港左翼文艺运动的资料。有的同志还认为只是到了抗战时期,内地大批作家南下,香港才有了革命文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文协”在汉口成立,郭沫若、老舍和“丘八诗人”冯玉祥等或题词或献诗,对这个“值得向全世界骄傲”的组织表示热烈祝贺。前一日,即三月二十六日,《文艺战线》第二卷第一期出版特辑,刊载了他们的题词和诗。现照录于下: (一)郭沫若同志题词 统一文艺战线 巩固精神国防  相似文献   

18.
1935年,自称“第三种人”的杜衡、韩侍桁、杨邮人等作家与左翼之间不断发生争论并趋于对立,其在文坛的生存境况也逐渐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成立星火文艺社并出版《星火》月刊,用重述自己的文艺理论和与鲁迅等左翼人士互相攻讦等方式,力图引起文坛的关注,改变自身在文坛的不利局面,但是这些自救的努力并没有取得这些“第三种人”集团成员自己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28年3月25日“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以下简称“纳普”)的建立,标志着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日本左翼文艺团体开始了消除分岐、走向联合、共同对敌的第一步。这是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史、“左联”史和左翼文学史的叙述,完成形象重塑、身份认同、重构历史、接续传统等多种意图,充分体现话语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左翼文学”回忆对社会框架十分依赖,呈现出明显的“集体记忆”特征,打上了社会主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深印记,但“个体记忆”又常常逸出“社会框架”,对集体记忆构成冲击与反抗,使得左翼作家的回忆呈现出微妙的张力。然而无论如何,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都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深度影响了我们对左翼文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