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确认识道德的“应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希仁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把道德的“应当”从认识中提炼出来 ,表明人类对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的自觉。对“应当”的认识 ,就是对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解决矛盾的必要性的反映。道德的“应当”是真与善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它的客观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对人的应然性要求。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应当”的思考和选择。人们作出道德“应当”的选择 ,不仅要靠个人的觉悟和智慧 ,而且也要靠社会或集体的正确、细致、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张将道德区分为"道德应当"和"道德必须"两个层次.首先,从基本特征上说,道德应当是劝导性规范,而道德必须是约束性规范;其次,从价值意蕴上说,道德应当是自由的选择,而道德必须是平等的要求;再次,从直接根源上说,道德应当源于个人人格,而道德必须源于社会契约;第四,从核心内容上说,道德应当集中表现为奉献,而道德必须集中表现为正义;最后,从社会功能上说,道德应当是"内圣"的道德支持,道德必须是"外王"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当与是——从道德命令到道德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云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现代伦理学特别是境遇伦理学实现了伦理思维由作为道德命令的应当到作为道德关怀的是之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肯定道德领域的意志自由和拓展道德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教学公共性是大学教师应当恪守的基本教学道德,要求大学教师不能以学术自由为借口在课堂上讲授违反教学公共性的知识。大学教学公共性具有公益性、共在性、共价值性,主要包括教师身份的公共性、教学权力的公共性和教学知识的公共性三大核心要素。大学教学非公共性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大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个人角色方面的非公共性,表现在大学教师的教学价值观、角色扮演、教学均衡性、教学管理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教学公共目标的实现和效益。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道德建设要针对大学教学非公共性问题,夯实大学教学公共性的价值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深化大学教师的教学道德公共性认知,提高教学道德能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曹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70-173
明晰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从"职业教师"向"专业教师"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道德从"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教师劳动的专业特点出发,教师应当享有获得尊重、获得人格尊严保障、获得教学话语表达、获得荣誉和公正评价等道德权利;同时,教师除了履行在社会交往关系中的普通公民的道德义务之外,还应当主动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自觉地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不断加强道德自律,增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专业道德义务感。 相似文献
6.
李翔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9-44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大学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大学教师是与大学相伴而产生发展的,是大学办学的主体。大学因大学教师的高水平而成为大学,大学为大学教师提供了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场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大学教师的学术地位,大学教师的学术地位使大学处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前沿。因此,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有大师级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134-141
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受困于学生的"道德应当"如何实现,纠结于学生在道德上"应当"何为,苦恼于学生缘何"知而不行",从而使这种道德之"应当"所关联的知行问题成为德育的现实困境。德育的知行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学生道德应当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德育整体思路和德育顶层设计的系统问题。德育要走出知行困境,除了从对象、环境、历史等若干客观因素上考虑外,还应更多地从整体上用系统的思维探讨,如何从理念上转变德育的思路,如何从实施策略上改进德育的设计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温凤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179-180
教师道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教师的道德品质比其他行业的道德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从总体上讲,教师道德是衡量教育的标尺,只有教师道德完备,才能将优良的文化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从“被发展”走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117-121
大学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因素之一。当大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大学教师的发展因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偏离了大学的使命时,需要对大学教师的发展重新认识。大学教师的发展包括其自主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大学教师的被发展是因外在因素使其屈从于外部的规约和控制而具有被动性。当外在客观条件满足主观需求的时候,大学教师发展的自我能动性会呈上升趋势,通过外部条件内化为自身发展需求,从而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高校师生道德审美的和谐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媚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
高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注入审美要素,强调道德的美学品格,通过持之以恒的师生和谐互动,发掘道德之美,在学生中形成以德为美、以德为荣的良好道德氛围.高校师生道德审美和谐互动有其特定的内涵与作用.高校师生道德审美和谐互动应该坚持道德为主、审美为辅;双向互动、相与促进;自主、和谐、发展;以情感人、以境动人;道德熏陶、艺术感染;审美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高校师生道德审美和谐互动的途径有如下几点: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环境建设,发掘教师之美,贴近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大学生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清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97-99
本文在对现代道德人格与健全道德人格、理想道德人格进行了简略区分的基础上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应以把传统道德人格中的优秀特质、时代要求的特质和社会主义要求的特质有机统一起来的现代道德人格为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叶智辉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2):15-22
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除了包括自觉性、能动性、自主性和超越性之外,还涵括了道德心理的成长过程以及道德主体性“知、情、意”的圆融统一。道德本能或善端的设定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可能的前提和动力。活化传统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资源,尊重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加强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培植大学生个体道德主体性意识,发展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兴趣和道德实践能力,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李丽娜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2):52-56
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是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保障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党员的率先垂范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提升个人品德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斯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5-77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新时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及时抓住时代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重新审视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力求构建以现代化的德育思想为指导,融知、情、意、行、理于一体的德育育人体系,研究和探讨大学生道德养成之途径。 相似文献
17.
谢定国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而形成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内在道德品质。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和社会公德意识,大学生才能培养起良好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谈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建清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9(2):32-33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时期,健康的道德人格对高职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学生道德人格基本构成要素应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健康的竞争与协作意识,公正、公平和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独立自主、自尊自爱自强的品质,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生态文明和环境道德理念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出发,对高校教职工思想道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高校贯彻落实这一目标、任务,必须提高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发挥高校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和辅射作用。重点进行“三德”、“三观”教育,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把“四有”教育真正落实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必须讲政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刘芳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9-51
由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形成多方面的挑战,使大学教育面临日益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大学教师素质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就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是职业、能力、创新、身心素质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