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试图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四种含义加以统一的过程中,海德格尔逐渐认识到,或许只有“真理”意义上的存在(是)才是“存在(是)”的基本含义。而这也正是在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读中,海德格尔对真理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的原因。这种关注使真理、“实际生命”(此在)、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即存在者之存在)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此在及其逻各斯具有不同于世界上的现成之物的存在方式,它是在与存在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存在者的存在起显示或揭示作用的存在者。这就是说,如果“存在”有某种统一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意义就在于“存在者的存在在此在中并通过此在的明察显现”,换言之,不同存在者的存在意义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是在此在的生存着的理解中显示它们的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一、真理观念的概念解析海德格尔关于真理问题的集中表述出现在他1930年的演讲稿(论真理的本质)中。他的真理观可以通过对真理的本质是本质的真理这句话的阐示揭示出来。海德格尔认为这句话不是陈述意义上的命题,本质的真理不是做为宾词来述说主词真理的本质,恰恰,本质的真理自身就是主词,即真理是本质的。援引海氏自己的表述可以更好地来领悟这句话的意义。他讲:“在本质之真理的问题中,本质一词做动词解;在这个还停留在形而上学表象范围内的词语中,我们思的是存在——作为存在与存在者之间运作着差异的那个存在”。①真理是本质…  相似文献   

3.
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终只能表现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虽然规律的标准特征要通过实践的手段作用才能实现,但是,由于规律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具有彻底决定性,因此,规律最终表现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领域中,人们既要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又要强调规律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命题,才是彻底意义上的检验真理。  相似文献   

4.
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尤其是启发法)的述评,论证了“启发法无所不能”或“启发法毫无价值”观点的片面性,只有继承和发展波利亚的教育思想,方能探求数学教育真理  相似文献   

5.
逻辑证明在认识真理、检验真理中到底起什么作用?逻辑证明与实践证明之间关系究竟如何?这是当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们认为,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对待这个问题,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模糊看法,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图就此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意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  相似文献   

6.
真理的意义     
究竟什么是真理?这个问题是哲学古老而基本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表明: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决过。有些哲学家虽然对真理进行研究且得出了一些真理定义,但所有这些定义都充满了问题。于是真理的意义问题被迫让位于意义的意义问题。真理的意义只可能在真理与意义的相互关系中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通过逻辑证明,人们也能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这样似乎就产生了如下的逻辑矛盾:如果逻辑证明能够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实践又怎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我们认为,不能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上的巨大意义,但它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人针对“真理只有一个”提出“真理是多元的”主张。他们依据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前提极不一致但对某一领域同样适用的现象,认为这些不同的真理(理论)是等价、平权的。因此在理论上,主张用“真理多元论”代替“真理只有一个”的观点;在实践上,提倡竞争,反对“独断”,主张真理寓于各学派之中。真理到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真理是等价、平权的,还是不等价、不平权?弄清这些问题,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真理和谬误的互含问题的讨论,颇有一些时日了。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是互含的,真理之中有谬误,谬误之中有真理;有人则持完全相反的态度。还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的互含,只是指因素、成分意义上的互含,而不是真理、谬误自身意义上的互含,王  相似文献   

10.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第四次人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本文通过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明末清初“三大家”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四次文化繁荣时期人本主义思想的论述,指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划时代意义,并指出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充分发掘人的自身价值,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