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新中国十七年与20世纪80—90年代,其中出现过两大批评范式,即心理学批评范式与政治批评范式。心理学批评范式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是民国时期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的一股重要潮流。新中国早期,文艺批评界将英美乃至西方现代派文学一律贬斥为“反动”、“颓废”、“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政治批评范式由此诞生,并出现了第一次范式转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爆发的现代主义文学大论争是两种批评范式所代表的不同学术理念和价值取向所表现出的公开对立状态,而90年代批评界“话语上的改口”是第二次范式转型的标志。在两次范式转型过程中,学术话语的历史传承与“话语平移”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而当下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评价的“合法化”状态,是学术研究的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来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的研究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20世纪不同批评立场之间的交锋。英美研究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开放性争鸣、30至50年代的新批评质疑、60和70年代的整体研究、80年代的回顾总结、90年代以后的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读等阶段,整个研究历程体现了职业批评家对伍尔夫的艺术家批评从批判到逐步接纳的嬗变。中国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从社会、历史、创作、形式、批评、境界等多个层面观照并阐明伍尔夫小说理论的内涵、本质与价值,与英美批评形成了互补。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文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受后现代主义理论,在近40年的理论旅行中,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中完成了从哲学思想到社会文化再到文艺批评的理论杂糅过程,并以“介绍式”“概念式”“套用式”“运动式”等方式实现了话语归置,最终导致生硬的理论催生、明显的理论研究跨界现象、突出的理论的强制阐释等现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拿来理论”,后现代主义使当代中国文论充分融入“理论的全球化”过程。但经过了理论旅行、话语应用和知识传播之后,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论话语缺乏问题方式与思想表达上的同一性,造成了思想话语空间的混乱、空疏、简单和重复,反映了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思想板结状态,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深入当代思想文化的肌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世界范围的课程发展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课程研究运动的蓬勃发展、20世纪5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及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领域的反思之后,课程领域的变革随之呈现出日渐加剧之势,从"化人"的课程向"人化"的课程的演绎构成了这一时期课程变革的主线,同时也昭示着今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对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过程的考察、分析和借鉴,结合我国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局面,在"人化"的价值取向主导下,把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对我国正在展开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有其不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自身特点,它与当时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与英美不同的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身就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产物,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腾飞恰是很好依托了历史性出现的重建家园之文化精神的结果,70~80年代的社会福利化进程又催发出了依赖集体和国家的个体享受主义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使得9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和政治瓶颈。  相似文献   

6.
语法化现象一直为功能学派的研究热点,通常认为语法化具有语音弱化与附着、语义弱化、词形变化三条主要的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式学派的语言学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语法化研究的领域。他们以最简方案中的理论为研究框架,结合历时句法学的观点提出在语法化过程中涉及结构的简化和语义的弱化。形式理论框架下的语法化研究为形式理论和语法化现象找到了新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语言学家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对词类去范畴化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动词为研究对象,尝试在经典范畴理论框架下重新审视此类语言现象,旨在为研究词类去范畴化的本质属性提供新的视角,加深对词类去范畴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发展领域,妇女/社会性别与发展范式萌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它既植根于主流发展轨迹与历史遗产,又是对后者的解构和超越。该领域处于发展研究与妇女研究的交界处,既有厚实的学术底蕴,又受到主流发展努力以及诸多社会运动的滋养,遂形成了自成一体、熔理论与实践于一炉的知识、话语和实践体系。时至今日,从历史与理论视界出发,回顾国际发展界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的嬗变,检视妇女发展话语的机构化与制度化进程,并就这些权力话语对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边发展机构和各国政府发展议程、政策及项目的巨大影响做一个系统梳理,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话语结构、属性与功能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症候。随着80年代的终结、现代性的断裂、消费革命的发生与全球化逻辑的形成,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范式,最终陷入阐释的焦虑与贫困。本文考察了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性特质及其在当下的阐释焦虑,并从新的社会文化结构与话语生产机制出发,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出局部的话语修正。  相似文献   

10.
绅士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城乡社会空间发展现象,其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并于20世纪末进入国内,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绅士化研究经历了理论构建期、实证分析期、转变发展期与乡村振兴期四个主要阶段,其研究广泛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背景,对国内不同学科针对绅士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探讨国内绅士化研究的历程,从理论本体性研究、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乡村振兴中的乡村绅士化研究、居住空间分异与利益相关者以及地方情感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总结研究的内容与特征。未来将呈现出逐步正视绅士化研究价值,重视研究的实践目的,关注政府干预与政策引导,突出使用者的主体地位等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众媒介作为人们了解外在世界的渠道,建构着人们对于社会的观点和看法。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涵化理论致力于探讨电视对受众建构社会现实的影响。它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假设,针对各方的批评和置疑不断充实完善,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近年来,对涵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究使其日益趋向更为周密和完整。  相似文献   

12.
纵览和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在群体性抗争理论的研究发现,虽然学者们在各自的学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多个理论框架,但从研究的视角上大致可以归为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政治学分析和文化框架分析三大路径.西方的群体性抗争研究最先出现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经历了一系列大规模社会运动后,美国学者开始从社会政治学视角进行反思,形成了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九十年代以来,受欧洲传统的影响,美国把话语、符号行为和情感作为社会运动研究的一个重点.上述三方面的研究都对群体性抗争形成的机理机制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欧美国家的主流政治理论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古典自由主义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法西斯主义也随着二战的结束而归于失败,而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则持续辉煌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但此时社会出现急遽变迁,它们难以做出积极的回应,于是新自由主义崛起并取而代之成为欧美主流政治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也开始遭遇重大挫折。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即“第三条道路”政治理论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4.
女性文摘     
胡玉坤、郭未、董丹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4期上撰文《知识谱系、话语权力与妇女发展》中指出,在国际发展领域,妇女/社会性别与发展范围萌发于上世纪70年代。它既植根于主流发展与历史遗产,又是对后者的结构和超越。该领域处于发展研究与妇女研究的交界处,既有厚实的学术底蕴,又受到主流发展努力以及诸多社会运动的滋养,遂形成了自成一体、熔理论与实践于一炉的知识、话语和实践体系。从历史与理论视界出发,本文回顾了国际发展界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的嬗变、检视了妇女发展的话语的机构化进程,并就这些权力话语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边发展机构和各国政府发展议程、政策及项目的巨大影响做了一个系统概理。梳理表明,女权主义发展思想与实践业已在主流国际发展界赢得了重要一席之地。从wII)(妇女参与发展)崛起前“社会性别盲”的主流发展,到WID运动中专门设立针对妇女的项目,再到关注社会性别关系,最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努力,它们无疑都是世界妇女发展进程中的一座座里程碑,然而无论是以渐进改良为取向的“妇女参与”,还是更激进的“妇女与发展”和“社会性别与发展”,抑或作为当下战略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它们显然都不是解决妇女发展问题症结的“万灵药”。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欧美国家的主流政治理论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古典自由主义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法西斯主型:也随着二战的结束而归于失败,而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则持续辉煌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但此时社会出现急遽变迁,它们难以做出积极的回应,于是新自由主义崛起并取而代之成为欧美主流政治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也开始遭遇重大挫折。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即“第三条道路”政治理论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6,(4):83-86
任何一种话语体系都是特定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话语逻辑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并经历了从"平民主义"话语到"建设"话语的流变,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以"话语"作为政治分析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进行探源和解读,是从新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态和价值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时间经验,也是一种鲜明的空间体验。20世纪80年代散文以空间叙事的形式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空间体验,这种空间叙事蕴含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成就,尤其是以战场与牛棚、广场与工地、乡土与山野等为代表的空间叙事表征了社会主义现代性。从形式方面来说,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空间叙事运用了历史化、政治化和美学化等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政治意识和美学精神,始终洋溢着对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想象与追求。总之,社会主义现代性是20世纪80年代散文空间叙事的总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与社会间的冲突、妥协甚至相互包容的关系是贯穿现代政治研究进程的主线之一,也构成了政治学理论的基本面向。20世纪70年代中期,自由民主秩序以胜利者的姿态向非民主国家渗透与扩张,"公民社会"理论承载着反国家主义的积极理想强势复兴,然而,其内部潜存着既消解理论对手又自我消解的逻辑困境。公民社会研究复兴近20年后冷战结束,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学知识话语从"制度"向"治理"转型,社会资本理论接力般以反个人主义的新面目填补了公民社会脆弱的伦理观,亦迎合了世界政治学知识话语的新变化,提出了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政治绩效解释机制。近年来与全球化潮流伴生,主权国家间移民加速,国、族结构异质化且精英多持多元文化主义,国家认同削弱,社会凝聚力下降。当前东西方学界均试图超越国家—社会二元分立的分析框架,从普遍主义的"公民社会"撤退,国家与社会一体考量的"国民社会"成为"社会"角色的新面向。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主要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共中央的大力号召与精心指导下,逐渐兴盛于延安地区的一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思潮。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史学群体的形成、治史机构的设立和扩大,以及历史教育的普及与展开这"三驾马车"之间的积极配合。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共党史、农民问题、民族史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学术成就,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在史学理论、史学思想以及治史方法上的鲜明时代特征与学术风格,使之不仅成为整个中国史学得以新陈代谢乃至成功转型的关键一环,更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以后的发展树立了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20.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基督教对华传教战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传教士为中心、建立传教机构管理和资助下的教会、雇佣本地助手从事传教活动的旧模式被否定,建立自立和本色化教会的新理论逐渐形成.这种由西方传教理论家和来华传教士发展起来的理论,主张中国教会应走向自养、自治、自传之路,建立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相融合的本色教会.在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运动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来华传教士通过教会合一运动、向中国教会移交传教事业等行动,将新的传教理论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